红尘

南怀瑾老师:没有发起这种心,学佛都是空谈

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维,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出离世间的心没有发起来,是无法谈学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

盘点佛教与树的不解之缘,愿心中菩提落地生根!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的公益性事业,也是佛教历代传承的优良传统。佛教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佛陀的生平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涅盘于娑罗树下、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并且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也和树..

千万不要小看了放生,功德大得超乎想象

放生的历史由来以前,印度有位信奉外道的国王,名叫“车金”,他喜欢食用新鲜温热的血肉,从而宰杀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来,堕生在地狱,受到各种痛苦。长者阿难向佛陀禀告了这一情形。佛陀说那是喜食血肉而屠杀了许多生命的果报。之后,阿难专门为此放了许多生命,使此人从恶趣的..

嘎玛仁波切:不求人人满意但求无愧己心

身处红尘的居士弟子们,在世间法上面,很多事只要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就连伟大的释迦牟尼佛都有人挑剔,找他的缺点,何况是凡夫俗子呢?静命大师曾说过:“连佛陀都没有办法让所有众生欢喜,何况我等凡夫啊!”还很清楚得记得我二十四岁那年,在塔公与老上师――尊贵的土登曲吉..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

佛智长老的传奇人生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他7岁出家,24岁任方丈衣钵,重建千年古寺,还教授过众多的高僧大德,缔造了一个佛教界的传奇!他就是――佛智长老。佛智长老,临济正宗第四十六世、昭觉寺第十五代法嗣、应天寺前任方丈。他世寿109岁,与佛结缘百年,临终后竟然天降祥..

何以安心?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

达照法师全家的故事

达照法师全家的故事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最难披!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想要出家是很难的,不但需要拥有宿世善缘,还需今生家人的支持!浙江却有这样一户人家,一家6口人,5口人先后出家,剩下的1口人当了虔诚的居士,一直住在寺里吃素念佛种菜烧菜,服务四众!其实,早在他们出家之..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

嘎玛仁波切:别为自己的嗔恨心找理由,犯了错要知道反省,反省之后能坚决改过

1很多人为自己的嗔恨心找理由,将所有罪过都推卸给别人,仿佛天底下最好的只有他,别人都有错。这种将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认为自己永远没有错的偏差想法,是现代人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最大根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除了佛陀完全清净之外,菩萨、罗汉有时还有不及的地方。所以,凡夫..

红尘太累,不如出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的颓废选择有人认为常伴青灯古佛是件非常文艺范儿的事但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那么出家,有什么样的条件?出家,到底意味着什么?1出家,到底出的什么家?电视剧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大不了我去出家”,似乎出家是人生困境时的..

真人真事:天仙下凡迷失红尘,转世为娼天打雷劈!

唐玄宗时,李林甫先后为相十九年,此人极为聪明,而且工书善画,可惜心术奸险,嫉妒贤能,每次看到有人才望功业超过自己或为皇上器重地位逐日提升,他心中就非常憋屈,必然千方百计要铲除眼中钉,或者表面故意甘言奉承,暗中却使阴谋陷害,所以人称口蜜腹剑。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能熬得过世间的大风大浪,也许修行成就的速度比出家人更快

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处在于,修得好不好,是无法用皈依或修行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当然,如果平常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念经持咒,一定和比较少把精力投入修持会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通过诵经、拜佛和平常的修炼,自身的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言语上有没有发生改变?最主要是我们..

嘎玛仁波切:自己能创造佛法吗?

2009年底,我们在新加坡办法会,来了个印度尼西亚某某“大王”的太太。在马来西亚很多人喜欢叫“大王”这个称呼,什么“汽车大王”、”轮胎大王”、“香蕉大王”都有。来了这样一个叫“大王”的女士,还带着自己的先生。我坐在法座上,准备讲课,她跑到旁边的喇嘛位置上坐了下来。..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信的。在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孙翰的人,这是有记载的。他死了以后到了阴间,到阴间了,黑咕隆冬一片,突然间,天乐绕耳,光明遍照,包括阎王爷,就是赶紧恭恭敬敬地倒头就拜,说西归的大师到咱们这儿来了。这个孙翰当时也觉得很奇..

怎样的心态才能使修行成功?

问:怎样的心态才能使修行成功?索达吉堪布答:革日秋戒旺修的伏藏品《宁提七句祈祷文》中云:莲师顶礼修行的本尊之后,说:“后世具有缘分的善男子,如果你们寻求莲师我的救护,就要先住于寂静的圣地或屋室,对名利地位等世间八法生起强烈厌离心。在这种厌离心的驱使下,修行一定..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齿牙皆衰,老弱无力,家中大小无不嫌弃。长者听说出家功德无量,心生欢喜。出家的利益高于须弥山,比巨海深,也比虚空还广大,为什么呢?由于出家的缘故,未来能够圆成佛道,三世诸佛没有不是因为舍离红尘俗家,出家修行而成..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有”,西方确实真的有,取这个寓意。益大师是非常有名的大祖师大德,肯定有好多追随者,他们问话的时候总是说:善知识,应该怎么样修行?包括现在大家也..

宏海法师:益大师法语

(第一讲)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中又到了开示的时间了。一开始将这个实修群的定位给大家讲过了,后来又有新加入的群友,那再说明一下,这个群定位就是以实修为主,在线上体现。所以在我的设想中,它..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永观师一时惊讶、感动,不觉脚步慢下来,与佛的脚步越离越远,正在踌躇的时候,阿弥陀佛忽然回头对他微笑着说:“永观,迟矣!”永观法师感于阿弥陀佛的悲心,为了永志..

宏海法师:藕益大师法语

(第一讲)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中又到了开示的时间了。一开始将这个实修群的定位给大家讲过了,后来又有新加入的群友,那再说明一下,这个群定位就是以实修为主,在线上体现。所以在我的设想中,它..

阿弥陀佛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腾讯的网友们,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阿弥陀佛的圣诞,那么借机在腾讯跟大家见面,非常欢喜。说到阿弥陀佛都知道,但是阿弥陀佛到底是何许人也,怎么成就?影响为什么能如此之大?倒是可以借机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

宏海法师:藕益大师法语

(第一讲)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中又到了开示的时间了。一开始将这个实修群的定位给大家讲过了,后来又有新加入的群友,那再说明一下,这个群定位就是以实修为主,在线上体现。所以在我的设想中,它..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不存宝界华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但自净心生极乐,此中贤圣许追陪。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万行不如修白业,一心何苦恋红尘。法王立誓丘山重,迷子思归涕泪频。若解反观观自性,抛来掷去总家珍。娑婆..

曾文杰:心心之火11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作为佛弟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疲。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够遍访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对学佛大有助益。但这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每每自夸跑了多少著名道场,拜了多少佛菩萨像,并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佛学资本,丝毫不在心地法门上用工夫。慧律法师等大德高僧对此多有..

嘎玛仁波切:拥有珍贵清净的法脉传承,更要敢于发愿实修实证

身为藏传佛教的弟子,能够身处在如此清净的法脉传承中,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以传授经验诀窍为主的教法,比较容易修,不会因为理论很多而找不到重点,因而可将所有传承上师们的经验诀窍,直接运用在修行上。一旦运用后就会发现,持戒变得简单多了。因为人的身体和言语还比较容易控制..

被误解千年:“看破红尘”竟然不是出自佛教

“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

顺治皇帝为何坚持退位出家做和尚?幕后原因揭秘

网络配图[原标题]历史探秘:顺治皇帝为何一定要退位当和尚顺治出家之谜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究竟顺治出家,世人并没有完全的答案。有人说顺治一向好佛,顺治脱去龙袍换上袈裟,是为除去世间烦躁,修身得道。更多的说法是顺治出家只为董鄂妃一人。顺治出家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文..

嘎玛仁波切:生活工作是修行吗?

人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生活就是修行,家庭就是修行,工作就是修行。但其实这些绝对不是修行,工作不是修行,家庭不是修行,生活更不是修行。但是,它们是可以拿来作为修行的对境,可以“变成”修行的。比如,一大早起来发心,你要想: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利国利民,为了天..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2、于平常处见禅境。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老实常常在,聪明非久长。7、利益众生的事决不能错过。8、对了就去做,别跟他闲嗦。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10、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四大皆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