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嘎玛仁波切:随喜的善根,无法称量

随喜他人,获同等功德有一次,胜光王迎请佛陀和弟子到皇室,供斋四个月,并供养一切受用。在应供期间,有个行乞的老妇人心想:“国王实在很有福报,今生才能转生为财富丰饶的君王。而且,连伟大殊胜的佛陀和僧众,都可以供养那么久,可见他过去和今生的功德之大,未来的功德更是无..

嘎玛仁波切:愿意助人为乐,一定是有福报、有能力的人

摘自《了烦脱俗》有能力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很有福报。比如施给饥饿的人一口饭,给他十元、百元,以及更多的财物;寺庙募款、灾区急难救助、随喜认捐的种种善事,都属于财布施的范围。布施时,以非常清净无私的心奉献,不管布施多少,都有很大的功德。布施的重点在于清净纯正的发..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我们刚刚看师长写的序文,讲到「学习的关键,端在『诚敬』二字」。而引到经典当中特别重视诚敬的态度,首先,「《曲礼》曰:『毋不敬。』」这个「毋」就是没有,没有什么时候能不保持这个恭敬的态度。所以《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诚敬心一不见,当..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以涅槃的常乐我净为体

我们都知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证体。比如《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涅经》以常住佛心为体。那么本经是以什么为体呢?这部《阿弥陀经》是从事相上来建立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是事相,这个事相是以涅的常乐我净来建立的,所以我们把涅的这四..

嘎玛仁波切:随喜福德智慧比自己高的人,慈悲对待能力比自己差的众生

我们学佛,发心要利益天下所有众生,不能因为有人过得比你好,条件比你强,你就嫉妒。难道他必须过得比你差,能力不足,你才去同情他、利益他、救度他吗?修持行菩提心,不是只有同情弱者,而是没有富贵、贫贱、高位、卑下之分的。我们要去除傲慢心,也要放下嫉妒心,随喜福德智慧..

知道自己业障很重,修行事倍功半,苦无对策?消除业障的强力法宝来了!!!

【转贴】知道自己业障很重,修行事倍功半,苦无对策?消除业障的强力法宝来了!!!生命不是今生才有,它就像无止境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水流的背后是业力在引导。当善业起作用的时候,我们身体健康,事情如意,修习佛法也很顺畅。但是当过去的罪业表现出..

修行的功夫就在生活当中,你得关关通过,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验

如果自己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小小的挫折就心里不高兴,恚也起来了;小小的利益欢喜,贪恋就生出来了,这是佛菩萨都无能为力,就是帮不上忙。真正帮得上的,他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自新,这是帮忙的人最喜欢的。功夫在哪里?功夫就在生活当中,我看到不顺意的我生不生气?要真不生气..

八万四千种法门,哪一个才是最灵法门?

我们学佛人常常面对种种宗派,种种法门时便有些措手不及。古德云:“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取一法不是佛法,舍一法亦非佛法。”选择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十分重要,然而选择法门,并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来选,而最好是依权威的祖师大德的开示,或圣人名师的指引而作抉择。选择契机..

嘎玛仁波切:明明以前没见过这个人,却感觉对他很熟,搞不好你前世欠他的债还没还完

学佛,要学佛陀怎么净化业力,如何让福慧不断圆满的方法。很多业力在没有产生果报之前,是可以净化掉的。佛陀传授给我们这种净化的方法,他当时怎么做的,我们就应该怎么跟着他学。比如你买了一台手机,在手机里下载了很多内容,有些是干净、正面、积极的;有些是不净、负面、消极..

什么是真正的佛教

佛教注重的是了生死、出三界,最终成就佛道。佛出世之本怀,诚如《法华经》所言,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并非只以做善事为本务!倘以做善事为本,而以断烦恼、了生死为末,实是本末倒置!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佛陀在《别解脱经》中,给了我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常人极难知道的改变生辰八字决定命运的奥秘!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到挫折,或病魔缠身,甚至多灾多难时,都会来找我这个命相学者占卜,问问今后的前程如何?何时会行好运?如果占出的卦象是吉利,当然满心欢喜而去。若是占出的卦象仍然是不利的,则会愁容满面,灰心丧志。为人占卜十余年,阅历了..

邪淫好色之人都长着一双“桃花眼”

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一般脑子里经常想一些乌七八糟的色情事情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两只眼睛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这在相书..

《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前言】清朝末年,印光大师驻锡普陀山时,定海知县曾礼请大师讲经弘法,大师因语言隔阂之故,于是派一位法师去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师不讲佛经,而讲一般的世间善书,这是用心良苦。“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佛法与世法的分别在于心,不在于法,法本身没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分,..

一篇非常好的戒邪淫文章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淫”真的那么可怕?难道“淫”比杀人放火、抢银行还更可恶?听过、见过也接触过不少行为不检点的人,也没见他们受到了什么处罚,而且,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又有几个是规规矩矩的,他们不也好好的?况且“性”是人的天性,为什么要去压抑甚至泯灭它?其实,“万..

定弘法师: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果在六尘里头攀著,攀缘六尘,寻求六根的这种快乐,那是倒。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告诉我们宇宙怎么来的。这一弹指的时候很短暂,五分之一秒,五分之一秒里头有三十二亿再乘一百再乘一千,是三百二十万亿这么多..

广行法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底线

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代表经典是《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邻里,言语谨慎,做事合乎规则,对人讲情义懂得感恩报恩,常怀惭愧之心、谦让之心和为他人着想的爱心。佛家: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贪婪、不恨、不..

一个白眼狼的忏悔

看了louwaishui戒色文集,里面有一篇文章说到真诚的忏悔能排出体内的病气,我过去垃圾事、恶心事做的很多,所以我要借这个平台忏悔一下我的邪淫史以及罪业史,我知道我的忏悔还没到真诚的程度,但我还是希望能把身心的病气都给排出去,让自己更快恢复,让自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一..

我身边的真实邪淫惨报,邪淫彻底摧毁一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此,我深刻忏悔往昔犯下的诸多邪淫罪业。每一个被邪淫伤害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美好的过去,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和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从小喜欢读书,五岁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编造童话故事,到初中时把家中的藏书看过多遍,直到发现一本非常特别的书,..

30岁了,活成这样都是因为邪淫

我叫张洋,家是河南的,我于198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爸妈弟还有我,是四口之家。时光飞逝,转眼间我30岁已过,父母亲也渐渐变老,然而此时的我却没有一点30岁的样子,我的现状是:17年师范学院大专毕业到现在,换了7份工作,每份工作都以能力不够或是承担坚持不了而辞掉..

小时候的恶习毁了我一生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回顾自小至今的种种经历,可以说,邪淫害了我一生,也许是生生世世,也害了我的六亲眷属,我的亲生父母,我的孩子。最近我每思及于此而痛心疾首,奈何也无死路可以走,这就是轮回的可怕呀!我也算听懂了一点点佛法的智慧吧,晓得面对苦报恶报,不能自杀,寻死解..

假设:忏悔能减轻业障

亲爱的佛陀我忏悔:请让我用一个故事来表达吧。很久很久以前,有座美丽的城市,有个整天烦恼的青年小明。小明一次在城中租住的小房内,从午睡中醒来,感到身体有些寒冷,手右臂有些发麻,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呆,拿起手机一看,从肚子内传来一阵杂音,仿佛被什么驱使着点开浏览器,..

《百业经》:摧毁傲慢令得解脱92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善业跟恶业产生什么障碍?

「业」是活动,这种活动足以造成障碍,障碍自性的智慧德能,这种业产生的障碍就叫做「业障」。活动当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身、语、意,所以叫三业,三大类的活动。身体是造作,一举一动是造作,语业是言语,意业是思想、念头、见解,只要一有动作就叫做业..

嘎玛仁波切:有恭敬心,顶礼才有意义

1很多人虽然学佛很久,听过许多佛法,却没有融入心中,根本无法调伏烦恼习气,当然也生不起正见和信心,没有任何长进,甚至所作所为,为世人所不容。这种人常将佛法挂在嘴巴上,却在无形中毁坏誓言和戒律,成了佛油子而不自知。2有些人的佛学知识很丰富,能言善辩,甚至成为所谓的..

达真堪布:这种“傲慢”你可以有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尽管是好心,但他人不一定能理解;你为了他好,他不一定这么认为。尽管屡屡会发生恩将仇报之类的事情,但我们的内心不能嗔恨,决心不能动摇。若是真正具有智慧的话,我们不会动摇决心,也不会厌烦。谁也影响不到我们的内心,谁也无法阻碍我们利众的..

念佛就是持戒,持戒就是念佛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有二解,第一种是《净影疏》里面所说的,他认为明心见性是甚深法藏,「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障既除,明现己心」,这叫明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为受持甚深法藏」。前面我们学到此地。现在再看第二个讲法。「(二)《甄解》曰:即闻持三世一切..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谦卑低下很重要。我特别喜欢那首偈颂,就是:窗外有垂柳随风轻摇头示现谦卑相时时低俯首我记得好像这个是六七年以前,在我们家院里有柳树,有一天早晨,突然就出了这么几句话,我就记下来了。我喜欢柳树的风格,它的枝条永远是柔软向下的,从不趾高气扬。做人就该是这样。修行就是..

遇到别人劝你行善,又何尝不是佛菩萨示现?

我们一定要晓得,任何一尊诸佛如来、任何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都称地藏菩萨,这个道理要懂,你才真正体会到「法门平等」,「万法一如」。如果在现前这个时代,任何佛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作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不能用其他的名号。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怎么建立的?是因..

《百业经》:迦叶主尊以慢心故迟得圣果87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81.云驰代龙被啄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他当时已成为众多持明者主尊,名为云驰。父王后将王位交与太子,自己携王妃前往玛拉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