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

寿康宝鉴福善案三,谈谈行善得相子的冯商

宋朝时,江夏富翁冯商,到中年还没有儿子。他妻子常常劝他纳妾生子续嗣,以尽孝道。后来,冯商在京城做买卖,碰巧买了一个姑娘准备做妾。价格成交后,立契约签字画押,交钱领人。小姑娘买来后,冯商问她是哪里人?小姑娘只是哭涕流泪,什么也说不出来。在冯商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讲记

净土法门:《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讲记(第一集)1993/2台湾高雄元亨寺档名:07-04-01方丈老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这一次学人有机会来到宝刹,应老和尚之命,与诸位同修说一点佛法,结结法缘。老和尚非常慈悲,要我讲《大佛顶首楞严经》,正好是贵宝刹的讲堂落成,这好像是诸佛..

信愿法师:安心念佛,阿弥陀佛一定救你

《无量寿经》讲,菩萨的心是“不请之友”,菩萨心对众生的救度,是不必你的请求,主动救灾救难,主动救度凡夫――一切苦难众生。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不请之友,不必我们跟阿弥陀佛请求,拜托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不必,为什么?佛心,大慈悲心,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们了解这个道理..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

一是大悲悯念末法时期为众生作津梁。佛成道时,已经是浊世,何况现今末法时期,正是斗争时代,越来越衰败。从此以后,都是依赖这部经的神力,救拔余下的众生。难道不是悲心到极点,预先垂手救度?所谓已经是浊世,就是人的寿命平均二万岁时,正进入劫浊。释迦佛出世时,人的寿命平..

佛说不能以女身作佛,而《法华经》讲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是否矛盾

佛说,女人有五不能,因为女人有五障,又叫五漏: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因为: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五、佛是万德圆满..

佛说不能以女身作佛,而《法华经》讲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是否矛盾

佛说,女人有五不能,因为女人有五障,又叫五漏: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因为: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五、佛是万德圆满..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十三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二十三章生死两幻命何寄01如《大涅经》云:复次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大涅经》是佛快要圆寂的时候说的。永明寿禅师现在引用《大涅经》讨论..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71-77集圆满)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第七十一集)1996/4美国圣荷西档名:02-031-0071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零九面,第六行,第七十段开始:【理趣释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这个意思很清楚,跟前面所讲的一样。重要的是前面曾经说过,『寂静』就是涅盘的意思,梵语称作涅盘,我们..

信愿法师: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开示: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一)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二十八段文。下午从第二十九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家看讲义第七页,第二十九..

净土圣贤录白话:宋延寿(莲宗六祖)

宋延寿(莲宗六祖)延寿。字冲玄,浙江钱塘王姓人家的子弟。年少时即在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年间,主持税务的工作,常常用官方的钱来买动物放生,因此被判死罪,牵引前往市街大道准备处刑。钱文穆王派人暗中窥视他的行为,只见他脸色安然自如毫无改变,因此下令无罪释放。然后延..

净土圣贤录白话:石晋志通

石晋志通志通。俗姓张,陕西凤翔人,出家之后,游行到洛阳,遇到日三藏法师,此法师专修瑜伽行(唯识)教法,志通礼拜奉事他为师。钱文穆王时(西元九○八~九三二年),向东游历到吴越(江苏浙江一带),入天台山,在智者大师的道场,看到了往生净土灵异瑞相的传记,因此发心愿生极乐世..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21-25集)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第二十一集)1996/4美国圣荷西档名:02-031-0021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五页,从第三段看起:【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这是古来大德他们综合《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看出内容不同之处,推想世尊当年在世是多次的宣讲。沈居士在..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16-20集)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第十六集)1996/4美国圣荷西档名:02-031-0016请掀开经本,从第十六页看起:【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大经合赞》就是《无量寿经》,《合赞》是夏莲居老居士编的,依经论古德对於这部经、这个法门的赞..

学佛答问(1998.2,21-052)

学佛问答(共一集)1998/2台南净宗学会档名:21-052-0001这个地方,有位同修问个问题,他说:「我明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为何改不掉?」答:你能够有改过的心就很好,习气、毛病是多生多劫养成了习惯,所谓是习惯成自然,这就是难改的原因之一。而实在说,是我们对於改过、改毛..

老法师开示邪淫果报

佛给我们说,“淫欲”这个念头里面是愚痴心,六道众生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就一定要断淫。在家信众,佛没有禁止不淫欲,只是讲不邪淫,但是不邪淫里面含的意义很深很广。凡是一切事情过分,都称之为淫。由此可知,“邪淫”这个含义很深很广。“断淫”有狭义、有广义两个意思,狭义是..

信愿法师:十方恒沙佛舒舌,证我凡夫生安乐(四)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十方恒沙佛舒舌,证我凡夫生安乐(四)《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到六道救度众生,其中到畜生道救度众生,就是在波罗奈国的秽恶之处,波罗奈国秽恶之处有百千万亿的虫蛆众生,就是蚊虫众生。观世音菩萨如何度化这一些虫蛆众生呢?观世音菩萨现..

楞严咒之论降魔、功德、财富、灭罪、清净、救亲、护灾、护法势力、成佛

一、论究竟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二、论降魔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三、论功德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不可说不..

我们怎样修行才能不淫

禅定功夫做得好,才能升天,但一般人升天的第一步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男女关系断不了。所以小乘果位,先从基础来讲。不只男女关系不可以,连遗精、手淫,乃至所有的自慰方法,或者意淫,都不可以。所以小乘第一条戒律是戒淫。不漏精不是指漏精液,修持的人应该在没有发动精液以..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来迎接,正是为了让临终者有正念(二)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阿弥陀佛来迎接,正是为了让临终者有正念(二)临终是我们身心疾苦,最严重的时候,要死了,很痛苦。无疾而终的人终究比较少,甚至有的因为地震,马上就房子倒下来压死的,有的发生一场车祸很快就死了。阿弥陀佛要在临终者,让他见了之后欢喜,可..

受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改命格局

chr()     关键词:大乘普光明藏经消重业、大乘普光明藏经厉害、大乘普光明藏经的作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感应、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功德     遇到很多学佛的师兄,有的因为生活上的问题,资生不具足,有的因为自身业深福薄,无法安心虔修妙法。都说修行能改变命运,..

信愿法师:三恶四趣尽皆停,誓愿舍命见弥陀(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三恶四趣尽皆停,誓愿舍命见弥陀(一)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我们探讨到了第四页的第八行,晚上从第四页的第九行接下去。底下要探讨的内容就是简要的把《法事赞》的一些重点点了出来,来说明念..

佛经中的经典名句:401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02、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注重一点是什么?利益众生的时候,你自己也要修行。菩萨为利益众生不舍身命,但是自己也得修行,自他双利。如果..

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广行布施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律运行的结果。因果律是佛法的基础。佛陀以彻悟的大智慧,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布施。布施的本质是无我。布施的最终成就是无..

宣化上人:随喜有随而不喜、喜而不随、亦随亦喜、不随不喜这四种

什么叫随喜功德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这是第五“随喜功德”,随喜有随而不喜、喜而不随、亦随亦喜、不随不喜这四种的分别。随而不喜,就是出于勉强而去做功德。喜而不随,是虽然欢喜,知道做功德是好的,但是他自己不做,叫旁人去做,说:“你做多..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舍利塔现在还在这里。赵州禅师有一个话头,成为禅宗修行的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就叫“无门关”——现在我们的禅堂就叫“无门关”。这个话头来源于这样一个公案:有人问他:“..

金刚经白话解说

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

大佛顶首楞严经(全文)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大正藏No.0945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

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今人但知咒属密部。而般若心经显部也。是显部亦咒也。此持咒家所忽焉而不察者也。又阿弥陀佛四字。悉皆梵语。使前人不加注释。与大明。准提密部何别。今人但知大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