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

净宗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俗姓时,世代书香,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师生而不沾荤食,少年时即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仿佛与生俱来便有脱俗离尘的夙志。父亲早亡..

净宗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师

一、截流大师的生平事迹截流大师(1626-1682),是清朝著名的净土宗师,讳行策,号截流,清初顺康间(今江苏宜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是宜兴老儒,与憨山(1546-1623同莲池、真可、犍益并称为明末四大师)是好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大师进卧室..

净宗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一、省常大师的生平事迹省常大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弘传净土教法的一位高僧。字造微,浙江钱塘人,俗姓颜,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幼年时即显天资聪慧之相,才七岁便由家亲送往寺院中礼师剃度出家,这时是北宋太祖干德三年(965)。其后经历了十年的沙..

净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一、延寿大师的生平事迹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国时僧人。俗姓王,字冲元,本是江苏丹阳人,后迁居浙江余杭,吴越王钱穆时,曾为余杭库吏。青年时既信仰佛教,戒杀放生。年二十八任华亭镇将。督纳军需。见集市中鱼虾飞禽等,每生慈悯心而购之放生,后来因擅自动用..

净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一、法照大师的生平事迹法照,唐代圣僧,身世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史料中有关他居俗世时的事迹不见记传。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公元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

净宗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承远(公元712—802)唐代僧人,是一位著名的净宗实践家。俗家谢氏,汉州(今四川锦竹县)人,年青时即有志于四方“甫志学始游乡校”,宿根善利且天资聪颖超乎常人。自小接受儒家的教育,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思想境界因之改观。对于儒家经典中主张与理..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一、善导大师的生平善导大师(613—681)是唐代盛弘净土教的一代宗师。(安徽泗州人)。(一说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俗姓朱,十岁时即跟从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的明胜法师出家,归心向佛。初时学习三论宗的经典,间中常有读诵《法华》、《维摩》诸经。如是经历数年的静心..

净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一、慧远大师的生平慧远大师东晋(公元334—416年)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俗姓贾,幼时即勤奋好学。年方十三,便随其舅父令狐氏前往许昌、洛阳一带学习儒家经典以及老庄之学。廿一岁时,本想往南方豫章(今江西南昌)随当时名儒范宣子隐居,但因战乱,道路受阻,未能成行..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在家务农。现有一儿一女。一、入佛因缘一九八四年,末学的三弟因患白血病,久治无效去世,他当年才十九岁,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一九八五年,小妹因小事和父亲争吵了几句,竟想不开..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两世得度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百业经》:(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报以跛脚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百业经》:(82)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七岁证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百业经》:(81)大施主 愿力成熟无人可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论》中曾有..

星云法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

有福报的人常有佛缘,没福报的人总遇魔缘

愿人人都能成就所愿――Mayeveryone’swishescometrue――01谁都能生起慈悲观吗?问:我们怎么样才能生起慈悲观呢?答:慈悲观的产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有善知识的引导、好友的鼓励、家人的影响,以及经常翻阅大乘经论。更重要的是,还..

念佛成就,就再也没有爱别离苦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这就是说,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没有办法代替,因果决定是自作自受。现在这个社会最严重的罪孽,一个是爱欲,欲就是欲望,「情爱与贪欲,实为生死根本」,六道轮回的根本。我们看现在人杀业太重,杀..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一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一章天叹情路绕地长02定功有进退,智慧无生灭禅定境排仍退转,金刚道灭方毕竟。佛告诉你真话!其实妄念几时去得了?我们学佛最大的困难就是见、思惑去不掉。不要著急,要慢慢做功夫,定力深了,才能排除这些妄想。不过,别以为定力深..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5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5(十一)意。意念空寂的修法:须菩提(译名空生)起立自述说:“我从很久远世历劫以来,心已得到无漏的境界。自己能够回忆到过去的受生经过,和历劫中无数次的生生死死。当我初在母胎时,就知道空寂的境界。这样乃至使十方世界,都成空相。同时也可使于一切众生..

震撼!一则修心故事告诉你什么是慈悲!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所谓的观修慈悲,就是要从自身的苦乐经验出发,细心体会他人的处境,而对他人的苦乐,感同身受。心里要想:「我就是他,他所承受的苦乐,就是我在承受的苦乐。」如此用心相换地去观修。这就是慈悲心的修持方法。就我所知,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来自于对彼..

海涛法师:认识逆境,有助于我们修法、对治

在此末法时期,众生特别容易被痛苦、困难及不快乐等逆境所折磨。这是因为他们脆弱的心智,无法将所经历的困难及伤害视为有利、安乐的因。与其视所有伤害为一种苦,不如将所有的逆境都转变为正面的因素,使自己安乐的因素。认识逆境,有助于我们修法、对治它们,此处简要介绍八种常..

宣化上人:念这个咒,有病的病会痊愈,无病的能开智慧,求什么得什么

谁有诚心,谁就有感应,得到好处。宣化上人开示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这个〈大悲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的神咒。观世音菩萨为怜愍你我他一切众生,发大悲心,倒驾慈航,来娑婆世界,度你我他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得到解脱。所谓「..

宣化上人:如法诵持大悲咒的人,就有这么多护法菩萨保护

如法诵持"大悲咒"的人有这么多护法菩萨保护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说偈敕曰。”“若能如法诵持”:你若再能依照这个法来诵持,什么法?就是“四十二手”的法。我告诉你..

南怀瑾:顺其自然的人并没有彻底明心见性

南怀瑾:顺其自然的人并没有彻底明心见性一切唯心没有错,这个身体也是唯心的,如果只认为心理状况属于一切唯心,这个身体还是转不了,这是第一点。真的认为包括身心的一切唯心,此身没有转不了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此身也是唯心中间的重要东西,此身既不能转,这一种修养..

印光大师:皈依这个名分很容易得到吗?

【原文】皈依之名甚易得,皈依之实极难修。须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并须去心中幻现之贪痴。修性中本具之戒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上劝慈亲,中劝兄弟,下劝妻子仆婢,同修此道。如此,则是自利利人,己立立人之道,常行于日用..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3

(六)法。心空意念的修法:摩诃迦叶(译名大饮光)与紫金光比丘尼(紫金光原来是迦叶尊者的夫人,出家后便称比丘尼。比丘尼是佛弟子中出家女众的名称。)同时起立自叙说:“若干劫前,在这个婆婆世界上,有不位佛出世,名叫日月灯。我有机缘亲近他,得闻佛的法要,依法学习修持。等到日..

意乐圆满

佛法的修学很强调意乐,如果你的修持,老是很沉闷,没有法喜,没有好乐,你今生很难有成就的。哪些法门是能够触动你善根的,你必须要善用这个法门,因为它会给你很大的意乐,你必须从这个地方出发。何谓意乐意乐指的是希求正法之心,对佛、法、僧三宝有欢喜之心。意乐圆满,是指有..

贪在哪痛在哪

贪欲大抵分三种:对名的贪欲,对利的贪欲,对色的贪欲。所以贪名、贪利、贪色皆称为“贪”,我们今天说的主要是对利的贪。因为贪欲的过患很可怕,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曾告诉我们要“少欲无为,常念知足”。佛陀之所以这样教化我们,是因为贪婪、多欲如果不加节制,会给我们带来..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持戒念佛”,“念佛念佛”,分别是三位高僧的亲口开示,现追记于下,供养十方有缘。一、慈悲念佛开示慈悲念佛的是时年一百..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彼妄想甚大,欲一年两年修行,即得五眼六通,又欲知父母之究竟苦乐。此种话,虽是一片慕道报恩之心,若不为说破,后来或致著魔,可怕之极。彼既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求..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04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是本经当中序分中的别序,别序又叫发起序,是说明一经发起的缘由。其他经典大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