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

佛在菩提树下,究竟悟到了什么?真懂的人不多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来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陀,佛陀在没有成道之前,与我们人人都一样,所以悉达多太子悟道成佛后,说了一句话:“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成佛后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就是,佛是人人都..

解密佛教:古人如何“开悟”?真知道的人不多

“开悟”一词,源自《法华经》,关于开悟,经中如此记录:佛以一大事出现于世,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简称开悟。那么,古人如何“开悟”呢?真知道的人不多。我们知道,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所谓的修行或者“开悟”并没有自修..

嘎玛仁波切:学佛后,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导语:身陷轮回,是因为没有智慧。如果学习了佛法,却没有运用在自己的身口意上,遇事还是无法解决,甚至产生很多的误解。佛教徒通过闻思修佛法,懂得反观自心,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用心去理解和领悟,智慧才能增长,自然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七章)01

第三十七章只眼胜千日01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七章)岂局已见,生上慢心,终不妄斥如来无上甘露不可思议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难思圣教。像南阳忠国师这样,绝对不困在个人成见中而生增上慢心,所以他始终不会说不需要看经教,也绝不认为妄用一个方法瞎用心就可以,因为佛说的这些经典..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梦参老和尚主讲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谈一下。我们学一部经,要如何学好、学会?学了经就要去做,要跟我们自己的身心结合。也要懂得因缘法,因缘具足了,一切事物就..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梦参老和尚讲述吴碧涛居士整理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为什么要讲占察善恶业报经?有些人对这个名字没听说过。不但你们诸位居士没听说过,有两位老和尚他问我来讲什么?我说占察善恶业报经,他楞了一下,他说没听过。我说这一回你就听听吧!我给你讲讲。当然这些个老道..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六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第六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主讲福田相品第七“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五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善业道品第五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尔时世尊说是颂已,于众会中有无量百千众生曾误闻法,谬生、空解,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闻说此经,还得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合掌恭敬而白..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四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梦参老和尚主讲现在开始讲〈有依行品〉,“有依”是指依着三宝,就能够产生种种的功德力量。“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金刚藏菩萨就提出问题了。他问:“佛说的这法,好像..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无依行品第三

梦参老和尚主讲地藏菩萨的戒律法门第三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梦参老和尚主讲“尔时会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植善根,住第十地,具诸菩萨摩诃萨德。即从座起,合掌礼佛,而说颂曰:功德藏慧海我今问所疑愿慧海垂听为我除疑滞我等今渴仰德藏胜法味及最上义味举众..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梦参老和尚主讲“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现在我们开始讲《十轮经》正分。这一品的经文,就是地藏菩萨所要讲的十轮;而..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一讲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梦参老和尚主讲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谈一下。我们学一部经,要如何学好、学会?学了经就要去做,要跟我们自己的身心结合。也要懂得因缘法,因缘具足了,一切事物就..

星云大师:《心经》第11课01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1课丨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什么是空的真实样子?01一、无我的状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再从否定上来解释空。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什么是空?“不”。什么是空?“无”。说到“是诸..

念《地藏经》是我们脱离三恶道的保障

很多人修行,还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修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道友们要明白,我们今天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生脱死,不能把修行当表面功夫做,消磨时间,浪费光阴。大家修地藏法门,修《地藏经》,就知道地藏菩萨是从十一劫来,庄严娑婆世界,成熟众生,靠的就是他地狱誓度尽的菩提..

星云大师:《心经》02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0课丨机缘到了,开悟的因缘就成熟了02二、香严智闲禅师开悟的故事过去佛教有一位香严智闲禅师,在百丈禅师那里学道;后来百丈禅师年老了,指示他向沩山禅师学道。香严禅师很聪明,年轻有为,到了沩山禅师那里,沩山禅师说:“师弟,听师父说你闻一知十,闻十..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2一念普贤现全身是故教诸菩萨,却生想念,殷勤三礼,普贤菩萨方以神通力如应现身。那么,《华严经》描写智慧‘善巧智身’,本来‘了无可得’,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用空念一边去找普贤找不到的,这个道理..

《金刚经》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为何佛还要度众生?

众生是佛教中的概念,是指一切有情,未成佛悟道之前的所有一切有情,包括人,动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众生还可以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因为它们也是有灵性的,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在《金刚经》中说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既然没有所谓的“众生”,..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1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是故如来为诸菩萨说,幻术文字求其体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世间事物就是那么在变化,这一切都属于幻术的境界,所以佛告诉诸菩萨说幻不可求。幻术的范围包括很广,文字也是不可靠的,..

《佛说阿弥陀经》是指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指南针

佛经中流通最广、诵读人数最多的经典自然是《般若心经》,但是《心经》之外哪部经典流通最广、诵读人数最多?是《金刚经》还是《阿弥陀经》?恐怕真不好说,这两部经典是佛门日常课诵内容,在世俗社会中也有极大影响,都很有代表性。《金刚经》对禅宗影响极大,六祖大师即是听《金刚..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德。何为五德:忠、仁、诚、节、勇。一者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贞不渝。尽心于人曰忠,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曰忠。二者仁:仁为仁义,仁爱和正义,通达情理,性情柔顺,凡事能为别人着想。曰仁。三者诚:诚为真心、朴实挚..

独尊湛现:必须遵守规律,按照程序进行学习

阿弥陀佛,大家好。作为一个修学者,最悲哀的就是误投邪师,而且还执迷不悟,这是最遗憾的事情。大家要知道,做一名老师,可不是说自己随便想做就做,想当就当,必须要经过明师的验证,明师的印可,方可担当此大任。作为一个佛法的传播者,必须要达到明心见性,否则是绝不允许。不..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1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1此明任物自真,称之为神。不为不思、不定、不乱、不来、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应现,名之为通。再来这一段非常重要,尤其诸位学佛想走大乘路线、认识佛法是什么东西?基本上要特别注意。《华严经》讲到普贤境界要我们明白什么呢?明..

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这样忏悔掉这个种子!

南大智文殊菩萨端午节提醒: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这样忏悔掉这个种子!有的人自杀是想逃离痛苦,岂不知自杀后会更痛苦,每隔七天会感受一下当时自杀的痛苦!而且值得有下一个自杀的人死了,他才可能有机会解脱。有的人自杀是想让别人痛苦,我就死给你看让你一辈子不得安生!这..

元音老人:见性与着相之别(初悟之门重点荐读)

一九九五年三月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见性不难。不要在那儿猜谜,「噢,悟道了,看见黄的红的绿的东西了。」不相干的,那是见鬼。见性是见无所见,..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章幻境不栖无住心02神通之秘以是普贤以金刚慧普入法界,于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知一切众生身皆非身,无去无来,得无断尽、无差别自在神通。这就是普贤菩萨境界。普贤境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普贤菩萨境界?要想看到普贤境界,要以金刚智慧..

不是狠人,凭什么戒se?你豁得出去吗,戒油子

戒油子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但戒油子依然可以完成逆袭,曾经我也是一个戒油子,屡戒屡败,但只要坚持学习提高觉悟,就会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顿悟,到时在实战中的表现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希望每一位戒友都能找到并保持住最佳的戒色状态,彻底完成逆袭。加油!什么叫戒油子呢?第一种解释..

圣玄法师:“活在现在”距离“安住当下”中间差了多远?

活在当下龙潭崇信和尚在天皇寺侍奉师父道悟禅师,有一天他突然问师父:“自从我来到这里,不曾蒙受师父您指示心要。”道悟禅师却说:“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崇信禅师很奇怪:“何处指示?”道悟禅师说:“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章幻境不栖无住心01当前位置:无量光明>佛教人物>居士佛教人物>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南怀瑾|发表时间:2014-11-10|作者:南怀瑾[投稿]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

宏圆法师:精进为出世之根,放逸为生死之本

日月灯明佛说完《法华经》,大众心生欢喜。寻即于是日,就是说完《法华经》的当天,佛对大众宣布,“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所以《法华经》的经文都是围绕实相这个体来说,说完《法华经》诸法实相的道理,就为大众说完了,说完..

莲池大师: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