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九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九章)02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九章天意但随凡心转真正的三藏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里头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

海涛法师: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

消除过去世或对方乱搞男女关系,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南无月光如来。经常念此佛号,可消除过去邪淫果报。月光如来一展现,邪淫的业障就消除。如果能将“月光如来”名号置于网页顶部就好了,祈愿月光如来给网站最大的加持。并使诸位同修都能记住这个佛号,常常念,消无边邪淫业障。..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八章)03

第十八章多闻方许叩禅关03诸佛遍送醒眼乐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18

辛二、精明内溢拾出蛲蛔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心。亦指观行之心。精行。亦功用也。余可知。辛三、精魄合离空中闻法又以..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是愚痴的人,是糊涂的人,是迷惑颠倒的人。不论他们有怎样的学历、背景或社会地位,他们都是无知的、可怜的、可悲的人。这些人还普遍具有消极、冲动、狭隘、短见等特点。他们普遍担当力不足,经不起生活中的考验,经不起磨难压..

大安法师:《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3-4)

《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3)――大安法师请看下面偈颂:【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这是第三种功德成就“无余供赞德”。无余就是在十方所有世界当中,不会有遗漏,去供佛、赞佛的这种德能。偈颂就说“雨”,就是到他方世界去供佛,雨种种的天华、天乐、天衣、种..

大安法师:《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5)

《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5)――大安法师五逆重罪是要杀害众生,众生受到伤害。他不知道见解上的伤害重于所有的伤害。所以回答,说这个世间没有诸佛菩萨,在这里说世间善法和出世间的善道,没有这些教化众生的法,那世间人做人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不存在的,佛的五戒就是谈仁..

佛经中的经典名句:401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

为什么有时会感到身体很沉重,好像很多东西压住自己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古大德所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什么?是习气,你要不起念,你不就成佛了?所以念起是自然现象,觉要快,念头一起,马上警觉到,「阿弥陀佛」,念头归到阿弥陀佛,不要随着妄念去走。念头看到顺境喜欢,那个喜欢念头才生起来,第二个念头接着又喜欢..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你不合理的加到你身上,无缘无故骂你,如果你不能忍受,那要对着干了,对着干就难免产生什么祸。我在美国纽约,那天早上八点多钟。我那个是三层楼,我打开那个窗户看,听底下吵得很厉害。我向下看一看,一看呢,原来是我们一个..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六根:眼,能见色者是;耳,能闻声者是;鼻,能嗅香者是;舌,能尝味者是;身,能感触者是;意,能知法者是。4、六尘:色、声、香、味、触、法。5、五蕴:色、受、想、行、识。6、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

佛像流泪的原因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颠倒过一生-01-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其实,不论是“虚荣的..

海涛法师:人要修禅定,需业障消除无有冤亲债主福报具足

我们在念经,我们在此修仪轨,就要让自己念头一直变成很专注。所以我讲到这个地方,各位一定要学习专注,如果你没有那个习惯专注、禅修,很容易起心动念,很容易被欲望影响,很容易打瞌睡,很容易跳来跳去,你那个心灵能力,你就安住不了自己,你也没办法影响别人。安住空性无生法..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01

丙二、示答二。初赞许。二正说。丁、今初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妄谓六道是本来有而不可灭。此是邪见。妄谓六道即是性真而不须灭。此亦邪见。妄谓六道惟心而无定处。此是邪见。妄谓六道有定处而非惟心。此亦邪见。妄谓业性即空而不受报。此..

久晃法师:简易实修法

简易实修法久晃法师以此简易实修法供养大众佛子,愿有缘的人们早成佛道。无论你昨天怎样度过,现在的你正开始觉悟,开始投入真正的修行,并进入成就的快车道!想成就佛道,需从以下两个方面修起:一、调整发心,从四弘誓愿开始。二、开发心智,从无相观照开始。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解释净土门的[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解释净土门的[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一)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我们探讨到了《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这一段经文有三个地方比较容易让人家误解:第一个地方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二个..

宣化上人:这一部《金刚经》说的什么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解》序◎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佛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是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大师闻而悟道,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故《大般若经》会会之初,..

十法界和一真法界是怎么来的

《十法界。一真法界。怎么来的》佛给我们讲六道怎么来的?六道是执着才有六道,妄想、分别、执着三个都有变现六道;如果只有妄想、分别,没有执着,六道就没有了,有十法界,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变现四圣法界;假如分别也没有了,那四圣法界也没有了,十法界都没有了..

饭要自己吃才能饱,道要自己修才能成

最近听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个老居士半夜家里突然有人敲门,进来几个人说自己有神通,要给她家佛堂的佛像重新装藏,然后这几个人就在这个老居士家里折腾了一夜,把原先佛像的装藏都掏出来,然后不知道又放了什么东西进去。天亮后这几个人走后,这个老居士才反应过来,怎么就开门让这..

黄念祖: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

《谷响集》本集所答之问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禅、有净、有密,有专修、有兼修,种种不一。故所答亦随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答信摘抄・答A居士(一)劝继续忏悔,念佛求生三月十二日来信收到。此信实是您能否往生的关键,..

宣化上人:先破我执后破法执

佛说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无非是教人破执着。◎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五日开示何谓我执?就是执着“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未了,四相没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永嘉大师有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故我师释迦老子,生生世世,为提婆达多之所谤害,至于今生出世种种破法,无所不至,甚而杀害其命者非一。及..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02、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注重一点是什么?利益众生的时候,你自己也要修行。菩萨为利益众生不舍身命,但是自己也得修行,自他双利。如果..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最后还是没成功,只好躲在树上将自己隐藏起来,树旁池水正好将妇人身影映入水中。此时有一婢女担着陶瓶来取水,见水中妇人身影以为是自己,便言:“我的长相竟..

见坏法者能呵责,当知是人真佛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的误区?慧思大师在讲解《法华经·安乐行品》中,有这样的说法:“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法华经安乐行义》)如果有人行菩萨道的时..

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广行布施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律运行的结果。因果律是佛法的基础。佛陀以彻悟的大智慧,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布施。布施的本质是无我。布施的最终成就是无..

宏圆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第14讲(共15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家请看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这是断第十九种疑,在前面经文中讲,无有定法名为菩提,实无有法而得菩提,既然无有一法可得,难道佛..

金刚经白话解说

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

大佛顶首楞严经(全文)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大正藏No.0945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

禅是一种心法或普遍的事实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心法或普遍的事实,勉强可以这样说。圣严法师在其《禅的世界》一书中,有一篇文章为《禅是什么》,他讲到,禅,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用禅的方法来说,前者是用否定的方法来说明,后者是用肯定的方法来说明。圣严法师认为,禅,既非物质现象,亦非心理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