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 更多...

南老师:在我和无我之间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说你苦,不说你乐涅槃。无常、苦、涅槃是佛教的三印,是佛教的根基。无常、苦、涅槃,加上无我,是佛法的四大支柱。然而,当佛陀说《涅槃经》时,却完全相反。他改口说:昌,乐,我,静。原来无常变恒,苦变乐,无我变自,涅槃变净。净土不是特指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所有的众生都知道,一旦他们悟道,他们原本就是在净..

修学很多的法门听闻很多的道理,正​是为了让自己心空无我不执着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性与诸佛性同是一空性,空性无一物,事事不着相不执着平等又平等。从平等的道理空性来讲,众生的灵知与诸佛的灵知有什么差别呢?所有的一切幻相假相,一切思想行为,一切的神通感应都是佛性灵知起的妙用,都是自己的清净空性灵知而显现的幻影。若能见到一切幻相,明了一切幻相都..

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佛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破除执着,亦说有我亦说无我是名中道

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佛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破除执着,亦说有我亦说无我是名中道【破除众生执着,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经》梵行品  “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方便,  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不净说净,净说不净;我说无我,无我说我;于非众生说为众生,于实众生说非众生;非物说..

我们要用“无我”境界,对待别人的议论和评价

人在社会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引来别人的议论和评价,如果你特别注意别人说什么,以及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想法,你自己做事就会产生一种畏惧感,使自己变得很紧张,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很多人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嘴巴里,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怕别人看不惯自己,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都是一种负面的..

学佛经典是“无我

“无我”这两个字,在佛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无我”是学佛人的根基,想成菩萨的人,必须要无我。无我在小乘佛法中就要修了,无论是小乘佛法,还是大乘佛法,实际上用人间佛法来讲就是四个字:自度度人。小乘佛法就是自度,大乘佛法就是度人。佛是靠着自度度人,要先自度,才能度人,自度度人实际上就是佛法的经典。你自己..

无我是佛

佛教主张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因是主要条件,好比种子。缘是次要条件,好比阳光、土壤、空气和水。种子在阳光、土壤、空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分裂,由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水和氧气等元素组成。人活着离不开食物、水和氧气,通过吃喝拉撒、呼吸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人是多种因缘的聚合体..


宏圆法师:通达无我法,是名真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是对上面所说实无有法名为菩萨的总结。凡是说有众生可度,有土可严,就不能称为菩萨;如果菩萨能通达无我无法,我法二执不起,四相之念尽消,不入世间凡情,不落出世圣解,那才能称为真菩萨。自从须菩提再次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再以般若无住之法,说明发心..


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

宣化上人:修道人,必须要达到“无我”,才能法法皆圆

一般修道人,必须要达到“无我”这两个字,才能法法皆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如”当“正如”讲,就是正如世尊所说的。世尊是佛的十号之一,佛是世出世之尊,所以叫世尊。这是世尊所说的。他所说的什么呢?就是“一切法”,这一切法是要无我。为什么要无我呢?这个“我”是真真实实的在这个地方。..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什么这个地方讲阴呢?阴是遮蔽的意思,它遮蔽了我们清净的佛心。所以说,在五阴里面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这个“我”是什么意思?是自在主宰义。我们得不到自在,得不到主宰,也就是说五阴里面找不到一个“我”。底下就讲到了真相,都是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