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

一代大德广钦老和尚,法名照敬,俗姓黄,福建人。二十岁时出家于泉州承天寺,其剃度师为修苦行的瑞芳法师。广钦老和尚刚到泉州承天寺出家时,生活比较清苦,僧众都要出坡。一次收工回寺,由于饥饿,正值饭时,所以他就急于去斋堂吃饭。谁知这时,承天寺住持转尘老和尚却叫住他,让..

如本法师:自性自在,解脱淫欲心

诸位同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欲所牵缠,众生要上升与堕落,都被情欲所束缚而不得自在;鸠摩罗什旧译的译为众生,玄奘大师新译的译为有情,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为伴侣,以情欲为归宿,以情欲为生活..

菩萨的修行方法:四无量心

要想真正地成为一位住世的菩萨,就必须发四弘愿。以表明自己的修行志愿,并当下矢志不渝地依愿行事,力求自己的誓愿,圆满成就。否则,他便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即使已经正入菩萨圣地的,不依愿履行,他便会及时丧失菩萨的称谓,坠入凡夫的境地。因此,四弘愿是衡量菩萨与否的尺子..

学佛后没福报,这种容易犯的毛病,要及时忏悔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习气,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不断进步。在家居士学佛,不同于出家师父,从修学佛法的时间与精力上来说,有一定的差异,毕竟在家居士还要工作、顾家、照看子女等一些家庭琐事,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

读诵《金刚经》消灾业得天赐子

明朝时,秀水的庠生濮可重,娶妻王氏,育有一男一女,家庭本来非常幸福美满。不料突然发生意外,两个孩子都因为痘疮相继夭亡,王氏伤心过度,把两眼都哭瞎了。王氏自幼与佛有缘,深悉佛力广大无边,她深知这种种变故,均是宿世罪业所致,从此发愿忏悔,专心持诵《金刚经》,数年不..

非常灵验消灾、增福、满愿的一部法宝

从去年在XXXX结缘《僧伽吒经》到现在已经抄写了有23本,抄经的心路历程很坎坷,现实生活也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回头想想,真的感谢这所有的一切!原来听说一位师兄在一年里抄写了21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是这个激励我圆满了21本,在那时这是个天文数字,因为刚开始时常..

婚姻美满、感情幸福、善缘成就之天机

适用范围:等待幸福婚姻的朋友。本法作用:提升未来婚姻双方的福报,未来违缘遣除,优化未来婚姻生活。机理分析:1、福报相当,才能做夫妻。福报是否相当可以从面相上解读(面相只是解读命运不能决定命运,如果被你锁定的未来配偶你很满意,但面相不好,如果你有信心,命运还是能改..

随手把死掉的小动物掩埋,它会生生世世报你的恩

当然你愿意和它们结缘很好!这一只老鼠、猫、狗,生生世世看到你,一定跟你报恩。生命有轮回的,你帮它至少用个草盖起来,如果方便,用土把它掩埋起来更好,念什么咒语都可以。三宝的加持力皆可以让众生脱离三涂苦,你念的越多当然力量就越大。你念往生咒,消除它的业障;你念药师咒..

生活中绝对的修行窍决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你能这样修练你的心,就已经是大菩萨心。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

自杀是更凄惨灾难的开始

绪言(王警官讲述)世上最大的不幸,人间最惨之悲情,莫过于『自杀』这件事!为何有人会选择自杀呢?究其原因,无非为了感情、婚姻、生计、债务、久病不愈......等诸苦所扰,促其以自杀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近几年来,自杀行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急遽成长,俨然形成了一股风潮,不禁..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2

所谓五苦,《观经疏》说:“五道之苦。”或五痛五烧五恶等,详细在大本《无量寿经》中,这里不多说。因为浊必有苦,举浊就包括苦,所以文字省略。这五浊的地方,能够自立,已经很少了,能成正觉,难道不难吗?这是第一重难事,说明自利功德不可思议。所谓自立,就是五浊恶世,人生..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再不要自己骗自己了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18):一个有智慧的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的一切都是因果的示现。相信前世和今生,相信轮回,这也是一个正见。比如,有的人再怎样努力,也还是赚不到钱,依然穷得叮当响。为什么呢?他的前世没有修福报的缘故;有的人似乎不需要很大的努力就能事事如意成办,这也可..

破邪显正醒群迷

破邪显正醒群迷――略谈正法与邪法的区别卞正历史上,正法就如人类的指路明灯,光耀世界,正教的教主皆为人类文明的导师,流芳百世;而邪法却似人类的精神毒药,阴暗世间,邪教的教主都是祸害社会之徒,遗臭万年。但为何邪教害人甚深,乃至邪教主身败名裂之后,仍有不少信徒趋之若..

体内阴性众生越多,你就会衰老得越快

修行人的身体,一定是轻飘飘的,仿佛仙风道骨。普通人老了,就坐在轮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是走一走,就全身痛,这就是业障重的缘故。虚云老和尚到了100多岁,还每天能走60华里路,为本焕长老送座。到116岁前往江西云居山,重兴曹洞宗祖庭,直到120岁圆寂。广钦老和尚80多岁,..

你放的生命越多,将来获得的善缘也就越多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

救生护生,直接救度我们六道亲人

救生护生,不仅仅快速化解冤结,延寿改命,还能直接救度六道的众生亲人!大多数人不理解不明白救生护生的重大意义,大多数佛子仅仅认为救生护生是修行的助缘,其实,不是的!救生护生,可以救度帮助我们六道的所有众生亲人快速得解脱!首先,救度畜生道众生亲人。我们发心发大愿救度..

年老想修行,体力不够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六道里面决定是『独生独死』,谁在支配?我们自己的业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恶业,而业里面决定不能够轻忽了念头。这个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念念在造业。一念善,果报在三善道;一念恶,果报在三恶道,这个念头刹那不断。所以我们讲造这个..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我们现在再来讲投生了啊。投生,刚才讲六道的生。六道的生就很复杂了。六道的生非常复杂,尤其天道的生、阿修罗道的生都不谈。而且我们晓得,以《金刚经》的归类,四生道:胎生,我们人―胎生。就是很多动物,猫也是胎生,很多都是胎生的。卵生:鸡、鸟,卵生。..

别不信,只要在轮回,就会被业力“盘着玩儿”

很多人把遇到的不幸,或是看见他人遇到意外的报道,归结为怨天尤人的层面。更有甚者,祸在他人头上,内心除了唏嘘还有一丝窃喜,可是祸要落在自己头上,就会叫苦连天,骂天骂地。很多时候,人的心理都是这样的,在没有切实的慈悲心生起时,普罗大众的心态,基本都会是,不及他人之..

念佛所发出的磁波,能消灾解厄,救苦救难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你才晓得,今天这个世界这么乱,众生这么苦,大家心发出来的波是什么?贪痴的波,这个波很坏,而且这个波度起伏太大了。我们今天念佛修定,使我们发出这个波缓和,他那个波很大,我们缓和这一冲击,我们的波也大了,但是他那个波度在降下,他的降下,我们起升..

佛家讲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决定没有轻视的意思

六道确实有这么一桩事,这事怎么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印度宗教非常发达,修学也确实有成就。世尊出世那个时候,有许许多多的外道,佛家讲外道是从理事来建立这个名词,决定没有轻视的意思,所以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凡是心外求法的都称为外道。如果我们学佛..

海涛法师:人的魅力是怎么产生出来的

人的魅力是从功德智慧产生出来的,不要跟人家比外表啊,老和尚那个力量大不大,唉呀,你身体不好,老和尚打个电话,祝你健康你就好起来了,老和尚一辈子修行的功德,所以各位以后看到老和尚,请他写两个字,健康,贴在家里,啊,大吉大祥,这个有功德力人的一句话,一个字就有力量..

我一念这个咒,就能吃全素了

佩带受持〈楞严咒〉使我全家获殊胜利益蒋果君(文)二女儿拿本有注音的〈楞严咒〉给我看,她说有注音可看着念,看一看也就放着,每天照例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及《佛说阿弥陀经》,当功课做完要放经书到供桌时,就看见一本绿色封面〈楞严咒〉在佛堂上直地供着,我觉得奇..

宣化上人:修道的人有这种念头,就是种堕落的因

挂单正觉上人偕同体敬法师一行人,经过海难之后,平安抵达上海;再转往湖北,挂单正觉寺。上人韬光晦迹,在该寺充当净头、水头、园头、门头、殿主、香灯等,苦行期间,禅定功夫颇多相应。上人自述:真正修道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贪图享受,希望人家准备好菜好饭吃,或者好地方住..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么是佛法?什么又不是佛法?你也讲一讲。一切法都是佛法!所有一切一切的法,没有一样不是佛法。这个佛法有多少..

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丙二:教主结叹甚难。前面是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有这个勇气、有这个能力,在五浊恶世完成无上菩提,这个的确不容易。那么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自己承认,这件事情的确不容易。我们看经文: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典。这些经典称为佛的法身舍利,与世间的善书不同。世间的善书只是知道谋及自己的身家、知识技能,而佛书是直接拯救人的法身慧命;世间的善书只是谈论今世——这一世,那么佛书直接希望福利众生多生多劫。所以佛经所..

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主任等,他们几个热心的佛门在家居士创办的。当初总觉得,他们是办教育工作的人,又这么热心,可能办得起来。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我开了一张单子,要购买学院所须的物品,交给他们,怎么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买来?平常是只要学..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起,就要继续轮回了。修行是要在动中取静,不是静中取静,那功夫未到,最好动静都无挂碍。较能干的人不好修,就会想怎样怎样?修行是修香味触法、粗衣淡饭,是看能不能修得脑子清净解脱。修行要修无挂碍..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比如说声闻,你得知道声闻是个什么果位,能即刻说出声闻圣者他断了烦恼没有,有什么功德,有什么神通。一说缘觉,知道缘觉又叫辟支佛,他跟声闻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有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