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调心入静的参禅法,助你达到无念状态

参禅者想要消除妄念,渐趋入静,那么调心是十分重要的一关。就广义来说,调心包括了调身和调息。“调身”就仅仅只是调整身形,使之端正;“调息”就仅仅只是调整呼吸,使之深匀;然而,“调心”调伏妄念,使内心清净。由于万法皆平等,皆从真如自性中流出,明心才能见性,因此,历来..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大化不曾留一人02那么,了解这个理论,大家回去可以安心念佛打坐了。现在搞了半天,原来没有证果,自然地会难过,慢慢等吧!等到因位转了,因就是累积,比如赚钱,偷鸡要把米,没有本钱先要偷米可难了!有了一块钱,慢慢累积变两块钱,两块变三块。一亿美金是从一块钱来的..

怎样安抚鬼神?

我们的修学、教化,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经教义趣你不懂,别人给你讲你也不懂,说、听都要得佛力加持。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一心称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们一心不容易成就,心不颠倒更要求佛加持。我们对经教要能看得懂、看得..

真正往生有把握

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定功,都讲悟性。求学里最重要的,不是记诵,不是说你要统统把它记住、把它背熟,不是的,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你心里把妄念念掉。叫你念一千遍书,你的精神都集中在书本上,其他妄念没有了,这是修定的功夫,用这种方法把你的妄念打掉..

宏圆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故,是承上结归之词,也就是说,是故下面的这一段经文是对上文的一个总结,这段经文也是本经的中心思想,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体会,我们也经常的挂在嘴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

信愿法师: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一)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及持守八关斋戒,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四十一段文。第四十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在《念佛往生..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的音声,就该是“阿弥陀佛”了!长夜漫漫,是谁为世间燃起法炬?业海茫茫,是谁为众生擎起慈航?就是这句佛号,就是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今年早春,在我生活的海滨小城,天气热得有点反常。然而,当我..

一个人的福报削减折损后,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感应篇》我们学习到:“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我们提到“算减”,犯身口意三业,就是造作十恶业,会减损自己的福报跟寿命。那会有哪些表现?“贫耗”。这个“贫”,就是贫穷,没有财富;“耗”,福报耗损,还有可能家破人亡。所以,为..

戒淫得福的38个真事儿,您一定要好好看看哦

◎明宣宗时,有位曹鼐先生,最初只是一名基层官吏,后来因为捕盗,在驿亭中,获得一名十分美貌的处女,该名女子想主动献身于曹,曹鼐立刻告诉她:“你是处女,我不能侵犯你。”并且拿出纸来,在纸上写:“曹鼐不可”四字,将纸焚化,警惕自己不可犯淫。次日又召请该女子的母亲将她..

你要不在这两方面修,很难修得成功

章嘉大师当年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观,观是了解事实真相,放下是止,不起分别执著。放下起心动念我们做不到,先从哪里起?先从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下手,真干,那叫真修,管用。你要是真的这样修,在哪里修?在人事环境里修,为什么?人事比物质更尖锐。人事里面最初下手挑两种人..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古德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德,不明道德。”兹解释如下:上德不德:虽然行菩萨道,可是不执着于形迹。虽然做种种善事,可是不存形迹。所谓“为善修德”,这是做自己分内之事,绝对不会生骄傲的心,没有一种自满。不会说:“我做了德,我做了善,我做了好事。”没有这种..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梦参老和尚主讲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谈一下。我们学一部经,要如何学好、学会?学了经就要去做,要跟我们自己的身心结合。也要懂得因缘法,因缘具足了,一切事物就..

常念《法华经》清净色身效果最好,开发先天智慧

现在人把健康和疾病对立起来。一发烧感冒,就马上用抗生素。人连发烧的权利都没了,其实你身体内要适当保持生病的权利。有些人看起来很壮,不会生病,像冬泳那些人,我见过一个,冬天不怕冷,但他口气很臭,就是典型的体内有阴火。但他没有觉察到。能生病,是代表体内的觉察系统,..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梦参老和尚讲述吴碧涛居士整理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为什么要讲占察善恶业报经?有些人对这个名字没听说过。不但你们诸位居士没听说过,有两位老和尚他问我来讲什么?我说占察善恶业报经,他楞了一下,他说没听过。我说这一回你就听听吧!我给你讲讲。当然这些个老道..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六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第六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主讲福田相品第七“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无依行品第三

梦参老和尚主讲地藏菩萨的戒律法门第三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梦参老和尚主讲“尔时会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植善根,住第十地,具诸菩萨摩诃萨德。即从座起,合掌礼佛,而说颂曰:功德藏慧海我今问所疑愿慧海垂听为我除疑滞我等今渴仰德藏胜法味及最上义味举众..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梦参老和尚主讲“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现在我们开始讲《十轮经》正分。这一品的经文,就是地藏菩萨所要讲的十轮;而..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一讲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梦参老和尚主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之漫谈梦参老和尚主讲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谈一下。我们学一部经,要如何学好、学会?学了经就要去做,要跟我们自己的身心结合。也要懂得因缘法,因缘具足了,一切事物就..

嘎玛仁波切:敢于承认我们心念中的病灶,及时治疗才能真正离苦

贪嗔痴慢疑对于我们起心动念的侵蚀和作用力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如果我们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只会感觉到自己无限的痛苦,但是对于为何会有这些痛苦的成因,是一无所知。那么,接触佛法之后,我们慢慢认识到,一切所能感受到的痛苦,都会有痛苦的成因;不仅如此,我们还会了解到..

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一、坚决不许打饿七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岩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的关键是摄心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弟子之前写过一篇报告「摄耳谛听」,表达得不够充分,今天这篇做为补充,题目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甲、理论(一)大势至菩萨所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圆通章》最后,大势至菩萨总结性的回答:「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

消业同时又造业,所以出六道就难了

小乘八相成道里面有降魔,八相里头有这一相,大乘没有,为什么?大乘知道魔就是佛,是一不是二。佛为我们示现是从正面上教导我们,魔给我们做的示现是反面的逆境恶缘,也是在教我们。必须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都要经历,在这里面把你的烦恼习气磨得干干净净。...我们从外国,像这..

信愿法师:极乐无为涅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五)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极乐无为涅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五)[随缘杂善恐难生],「随缘」这两个字用的很好,通常我们用这两个字会误解。某某人我们去木栅弘愿念佛会念佛共修一心念佛,可是礼拜三我都要加班,那就随缘了。其实你讲出「随缘」这两个字,就已经放弃他了。这里讲的就..

独尊湛现:必须弃恶扬善,千万小心因果

阿弥陀佛,大家好。佛与佛法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让众生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生灭无常的一个幻相。所以佛与佛法,就是为了化解众生内心的种种烦恼,来解除众生的种种的痛苦,让众生能够早日觉悟人生的真正价值观。人生对事相上的执着是一种痛苦。比如,..

这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要珍惜

闻到佛法的人,为什么很多还不觉悟,还不能回头?他闻法的力量很薄弱,他不起作用。凡是能起作用的,我们就肯定他绝不是这一生才闻佛法,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至少也有十世累积这种薰习的种子,他才会起作用,他一接触就生欢喜心,他不反对,他就能接受。一听他能懂,懂了之后他真肯..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2一念普贤现全身是故教诸菩萨,却生想念,殷勤三礼,普贤菩萨方以神通力如应现身。那么,《华严经》描写智慧‘善巧智身’,本来‘了无可得’,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用空念一边去找普贤找不到的,这个道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中国有句成语,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后来发展成为劝导作恶之人停止作恶。它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寺院里有一个水塘,水塘里有一只青蛙。这只青蛙每天天刚一蒙蒙亮,就大声鸣叫起来,而它一叫,老和尚就把..

与一切人都能够和睦相处,这个重要

问:某些年轻人学佛,整天只想出世间之事,对生活点滴毫不在乎,读书、工作得过且过,与同学大众格格不入,故而烦恼更多,思绪愈乱,反而想放弃学佛,请老法师指导。答:这个学佛是错误的。所以学佛,我们一般都是中下根性,不是上上根人,也不是下愚之人。上上根跟下愚反而容易,..

我们这个世间是缘起;极乐世界是性起,不是缘起

「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间叫缘起,不是性起,性起我们无法想像。我们生活在缘起的世间,就是因缘生法。性起不是因缘,没有因,也不需要缘。什么地方是性起的?诸佛如来所住的土是性起的,叫做实报庄严土,叫做一真法界,那个法界是性起,不是缘起。性起跟缘起有什么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