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

要清楚我们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每一位众生的一切冤亲债主(业力),都是自己累世久远劫以来的心境和行为衍生出来的。1.盛怒结冤,言语伤人谚语常说:暴怒伤人伤己,我们在盛怒之下发脾气,伤害别人,往往言语的伤害结下的怨仇,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消灭,对方必然等待机会来报复。他报复的时候,我们又会逞怨恨心,我..

学佛的四个阶段:适合所有的人

信:就是信乐信首先要听闻正法,欢喜信受,这就是学佛的第一个过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信心、要相信才能做好。如果不相信,即使勉强去做,也无法深入,心怀疑虑,这样如何能做好呢?正如患有疾病的人,只有对医生的医术有坚强的信心,才能配合医生的医疗,病情才能康复,..

宣化上人:为什么我们所思所想,佛一清二楚?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悉知一切众生心”:佛的智慧,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在《金刚经》上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心。佛怎会知道我们众生的心呢?奇怪!那么,我们众生所行所做,佛岂不是都知道了吗?不错。众生所行所作,所思所想,佛完全一清..

曾文杰:心心之火29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一、观世音菩萨大悲咒的因缘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2、除一切病故。3、得寿命故。4、得富饶故。5、灭除一切恶业..

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就知道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念佛乃修行之径路。】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成佛。从我们发心到成佛,念佛法门是最近的一条道路,没有比这个更近了,这个要知道。古德告诉我们,学佛近路是大乘,大乘比小乘近,也就是大乘比小乘快。大乘当中,禅是近路,禅比其他的法门要快的多;禅跟净土比,这个念佛是最近。所以也..

明管东溟先生劝人广积阴德文,万世传家之宝训!

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其义本于孔圣赞易。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而曰积,不尚阳德而尚阴德也。庆而曰余,不在一身而在子孙也。必举家咸务阴骘,而后可称积善之家。亦必此身先得..

星云大师:人死后会去哪里?死亡的真相

星云大师:人死后会去哪里?死亡的真相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麽情况。根据经典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声音、亲人们悲伤的哭泣声,也可以看到一群..

千万不可杀更不可吃的几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人有三六九等,动物亦然。动物中有胡黄白柳灰: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这几类动物有善于导引吐纳拜月者,在每类中,也只有少数的才修炼道术。修炼即是锻炼精神,使心念集中,万法不出一定字(尤其不食冬眠的状态下,更接近人类的入定,如同..

南怀瑾:可以让欲望臣服,你就是第一等

佛说,轮回以无明为本。换句话说,普通人,都是无明在做主。“一切有支轮,无明最自在,自在力所转”,十二因缘里,无明最难懂,它独立为主的,做了你的主。比如说,明日早晨起来,第一个思想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这就是无明。无明一来,你就跟着转了。“无明最自在,自在力..

真正念佛人,遇到魔事一定很少

【他力妙法,善护行人。】他力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智慧、神通、道力是这个力量加持我们,帮助我们,所以在短短时间之内才有成就。【末世修行,多诸障难。】特别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知见就是想错看错的人太多太多了。【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魔在哪里..

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修因平等,得果平等

【三根普被,圣凡齐收。】这是讲这一部经,它教学的范围,它对哪些人来说的。【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这是讲等觉菩萨,举出普贤、文殊,就包括所有这一些法身大士。【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这一生当中造作极重之罪..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证得。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伽梵”,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当中,讲了一个“伽陀”(偈颂)。这个偈颂在唯识学是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相当有名气的一个偈颂,很多的论典都喜欢引用这个偈颂。这个偈颂..

印光大师: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华藏海众,悉证法身,咸求往生,企圆佛果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益之所发挥倡导,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有的十种佛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们经常说「佛陀耶」,我们翻华言是「觉」。觉有三种,有自觉,自己成就了,觉他,让他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觉行圆满,自觉成就了觉他就是度众生。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都成就了,这就是佛。这是佛,用十种解释。第一正觉佛,成正觉..

星云大师:《心经》第14课03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4课丨烦恼要去除,菩提也要去除03三、唯有“无”才能与真理契合有一天,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在开斗争大会。先是眼睛提出抗议:“我们所在的这个人体不公平,我眼睛最有用,如果我不看的话,什么东西都不能认识,连路在哪里都不知道。眼睛是灵魂之窗,却偏..

信愿法师:普劝众生归净土前思却虑更生疑(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普劝众生归净土前思却虑更生疑(一)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十五段文,底下从第十六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家看讲义第五页第十六段文,照例师父把这一段文读诵一遍,让大家来对照对照:普劝众生归净土前思却虑更..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德清法师为方外之交。憨山老人圆寂后3年,即明朝天启6年的一个晚上,蒋全昌梦见憨山老人进门,梦醒即生了儿子,因而为大师起名梦憨。行策大师生长于书香门第..

嘎玛仁波切:作为大乘佛子,怎样报答众生的恩德?如何实现为众生服务?

问:祈请上师开示,作为大乘佛子,怎样报答众生的恩德?如何实现为众生服务?答:大乘佛教里,佛陀讲要视众生如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众生称为“如母有情众生”,没有叫“如父有情众生”。是针对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想要真正发出强大的爱的力量,母爱的爆发力,看似比父爱的强大许多。..

要会种福田

益大师在《要解》里给我们说,这个经论前头引用得很多,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真相信有极乐世界、真相信有阿弥陀佛,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我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我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这个信跟愿就决定你必定得生。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功夫..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都归到净土

十个宗派,我在此地也不必详细的介绍,有专门介绍的书籍很多。简单的讲,在整个佛法里面,有三个宗派可以说是共同科目,任何一宗与它都有关联。第一个是律宗,就是戒律,无论修学哪一宗,显教密教、各宗各派,总不能不守戒律!这个律宗虽然它是一个独立的宗派,实际上它是共同科目..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生起实信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是断第二种疑惑。上文中讲行无相因得无相果,此义甚深难信难解,须菩提担心众生,尤其是末世众生,对于此甚深之法不生信心,所以问佛不知还有人信此法吗?言说章句,就是上面所说的行无相因得无相果之法。这里所..

宣化上人:人生如梦要清醒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把真的放下,拿起假的,所以生生世世背觉合尘,醉生梦死。醉生,就是在生的时候,好像喝醉酒似的,不知怎样生来。梦死,就是在死的时候,好像在作梦似的,不知怎样死去。人人皆在梦中,不知何日能清醒,所谓“人生如梦”,以假为真,为名为利,贪无止境。你在梦..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19

智觉(永明延寿大师)说,总持教中,说三十七佛,都是毗卢遮那一佛示现的。认为毗卢遮那佛的内心,证了自受用,由五智成就。自己在中央法界是清净智,其他四智,流出四方四如来。那妙观察智,流出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那么一佛就是双现二土啊。所以清凉大师说,就是本师啊。..

经是修行成佛的路径

【又有径义】径是路,经是“修行成佛的路径”。“经”有道路的意思,是成佛之道,我们要循着这个道路,才能够超凡入圣。“经”还有镜的意思,就是照脸的那个镜子,有这个意思。读经,要以经典的道理,经典里面所讲的标准,跟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对照对照。用经典照照自己的心,我们的..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7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7「二命根」:依业所引,于第八识种子上,令色心连持不断,假立「识、暖、寿」为命根。换言之,命根即是识暖寿具在,三者和合的状态之假名,在此「命根尚在」时,能令色心不分离,识不离身、执持色身,令身不散坏。又大乘光法师百法明门论疏云:「谓依..

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

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净宗,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谁要真正弘扬这个法门,如果来生他不离开这个地方,来生在世间是帝王,那么大的福报。这个帝王的福报能传多少世?至少传三十代之后。今天修这个福报,我们敢讲不是三十代,至少一百代;换句话说,他享国真是..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尚未漏尽烦恼之前,切莫自恃,懈怠放逸。”此偈亦说“不为时自恣”。长养色身四大,犹如与毒蛇同住一处。比丘们应当勤精进,以求出离三界..

星云大师:《心经》第13课03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3课丨如何过上没有烦恼的人生?03三、生死流转我们读《般若心经》,主要是为了要有般若,证悟般若智慧,超越对待、超越有无、超越生死之外,去认识自己生命的实相,去认识自己的本来面貌。什么是本来面貌?可叫作般若、真如、佛性、法身、实相……名称尽管很多..

信愿法师:称念名之众生,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称念名之众生,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一)晚上借着大家今天持守八关斋戒,以及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到了第六大点,说理举事的第四十二段文,晚上从第四十三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