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

人人都知道五祖弘忍大师对六祖的传法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但是你读懂了吗?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五祖弘忍大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六祖惠能大师时的传法偈。人多对五祖此偈这样解释,即“发菩提心,下菩提种,结菩提果,因地发心,果地成佛。若不发菩提心,则无..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界佛要不是在净土的根本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中揭开极乐世界的面纱,娑婆世界众生永远不知有此等的世界,有这样的生活,人家那儿的生活才叫人间佛教!生活修行,修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我们这儿天天生活就得吃饭,就得说是非,..

印光大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与众生,心行[1]受用,绝不相同者,何也。以佛则背尘合觉,众生则背觉合尘。佛性虽同,而迷悟迥异。故致苦乐升沉,天渊悬殊也。若能详察三因佛性之义,则无疑不破,无人不欲修习矣。三因者,正因、了因、缘因也。一、正因佛性,即吾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诸..

广钦老和尚:看经要能解意,得到一点知解便拿来批评他人,便是被经转

有时间就看点经书,看经是要了解,知道要怎么修,不是看了以后去讲说。有些人看经和社会人一样,心没有寄托,所以很多是愈念愈糟。要把握时间不空过,可看经书、念佛、拜佛、静坐、诵经等。看经要能解意,解意要能并行,只有能自观自行才是在利用经,才名为转经,否则便是被经转。..

供灯千篇文七十二:供灯有几种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每写一遍圣号,大家就跟我诵念一遍圣号,生活就会有大不同。常常有新加我的善知识问我,供灯分为几种,其实这个问题此前都写过,只是很多善知识并未仔细去读以前写的文章,今日,我再与大家来说下。供灯,若非要分类的话,三生居士想从两个..

抓住眼前,老实念佛,你就能得你想象不到的好事

我们从无始无明起来的时候,这就迷了,愈迷愈深,回不了头。我们所遇到的全都是迷惑颠倒的人,遇到佛,这才是不幸当中的大幸。为什么?他不迷惑,他是个明白人,他能帮助我、带领我解脱这个迷误,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回归自性。只有他能办到,如果我们对他不相信,那就是迷..

能把自身看轻事情看开,办道就容易了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古人真实用心,一点不为难,因为此事本来现成,有什么难呢?信不及就为难了。若真正为求了生脱死而办道,能把自身看轻,了身如幻,一切事情看得开,不被境转,办道就容易。人没有不想学好,谁也想成圣贤,谁都怕入地狱,但想是..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三细相,就是烦恼了,烦恼就从无明生出来的。“一念不觉”就指着无明说的,三细相就是“业相、转相、现相”。但是我们从凡夫要断这个三相的时候,到八地菩萨断“现..

大安法师: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呐,更容易去啊?”好,..

宣化上人:什么叫自性自度呢?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念阿弥陀佛它跟极乐世界相应

我们看念老的批注,这一段末后,「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求生净土,永得解脱」。「众德之本者」,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我们这么多年来,讲解的方式跟古人有一点不同,古人的解释很不好懂,菩提心有体、有相、有作用。菩提心的体是什么?《起信论》上说「直心」..

大办寿宴容易令老人消福折寿

人的福报寿命是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所决定,是有定数的如了凡四训中所述:了凡先生被算士算定其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时当出贡,结果事有曲折,却依然应验,了凡先生由此更加相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了凡先生后来遇到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知前命有定,但业由心造,心可转业,后命则掌握在..

嘎玛仁波切:亲仇本无间,用平常心和感恩的态度去对待一切的相遇

亲仇本无间虽然一般提到四无量心的顺序是“慈、悲、喜、舍”,但观修时必须先从平等舍开始修起。因为慈悲在整个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平等舍的无量心是让我们进入真正无分别慈悲最善巧的方法。对亲人仇敌的分别偏执之心,是修习“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大乘佛教徒修行上的最大障碍。..

有皮肤病的必看,两千年前佛陀开的方子,药到病除

有皮肤病的必看:两千年前佛陀开的方子,药到病除!皮肤病是最常见、也最让人难受的病苦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轻则导致瘙痒,溃烂,面目前非,重则危及生命。从科学的角度去看,皮肤病是受体质、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但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生来..

宣化上人:如何才能不为情爱所转?

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第二十七章是说一个譬喻,就是学道的人要远离..

虚云老和尚预言

佛教讲究的是“命由天定,运在人为”,所以非大因缘是不会做预言的。譬如佛对一些弟子的授记,那都不算预言,那是佛看到了弟子们的修行所导致的未来的结果而提前告诉弟子,鼓励他们继续精进修行。所以历代高僧都不说自己开悟,更不用说预言未来怎样怎样,如果有,那也是后人巧言附..

去了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不同,我们的长相跟蚂蚁的长相也不同,但是这个长相是生灭的。你前生长得跟今生也不同,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也不同。而我们在不同当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本性,在《法..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然书中没有说他叫起来像狮吼,但他的声音一定很大,这可以从百丈最后开悟的故事中看出。当百丈随侍马祖的时候,马祖正看着床角所挂的一个拂尘,百丈便说:“正..

嘎玛仁波切:慈心与悲心成熟的象征,你具足了吗?

愿行合一若以菩提心的本质来分,可分为“世俗”和“胜义”两种。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寂天大师说过,“愿”和“行”的差别,有如“想”走与“正在”走的不同。如果要从这里到印度菩提迦耶(佛成道的地方)去朝圣,必须先有“我应该计划去印度朝圣,为了达..

坚持念诵《金刚经》,十七年的抑郁症竟不治而愈!

从记事起,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我却常独处一隅,形影相吊,多思、敏感而悲观的特质,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利地得上了抑郁症。现在分析起来主要因为有几个诱因:一是自责心理,平时成绩优秀的自己中考失利,本来胜..

宣化上人:心魔业障引来讨债鬼,怪病从何而来几人能知

法界佛教总会所属法界佛教大学,组织亚洲区访问团,到东南亚弘扬佛法。在未起程之前,我便知道会有种种的障碍,因为我到什么地方弘法,一定会被人所嫉妒和障碍。为什么?因为我太直,不会同流合污,所以遭人嫉妒。可是我有把握,邪不胜正,牛鬼蛇神,无能为患。我有信心,佛菩萨时..

妙莲老和尚:《转凡心修佛行》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一、转凡学佛世安宁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佛行’。在未讲题之前,我想在题外先将佛法大纲向诸位说一下。诸位之中当然有佛学的老前辈,不但明了佛学而且深入,又能奉行、拥护三宝,但是也有初发心的人士,若不把大纲讲一下,到讲题的时候就难听..

什么是一念不觉?

佛经上物质从哪来的?整个宇宙从什么地方来的?大乘教面特别是法相唯识,专门研究这个东西,宇宙的最初是一念不觉,大乘教面也称这个叫无始无明。我们塬先都把这一句话会错意思,无始大概是很久远很久远没有开始,我们都是这样会意的,殊不知它这个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开始,..

我们每天生活在哪里

《金刚经》上这四句话意思是说,“即相离相,离尽虚妄之相”,你就见到实相。实相就是如来,这个地方指的是法身如来,法身如来没有相。法身如来在净土宗叫什么?叫常寂光,没相,一片光明。常,不生不灭;寂,不垢不净,决定没有染污,清净平等;光,光明遍照,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不照..

我们现在念佛有一个错误的观念

慧律法师一段比黄金还昂贵的视频开示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子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念,保护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

一行禅师:不要让自己迷失于未来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有时,因为现在是如此地艰难,所以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希望未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通过想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我们就能够比较好地接受现在的痛苦和艰辛。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思考未来会引起我们的许多恐惧和忧虑,而我们却又做不到不去想它。继续思考未来的原因(有时尽..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31

一、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1)佛法者,无明长夜之灯烛,生死苦海之舟航。持身涉世,希圣希贤。穷理尽性,了生脱死。莫不资之以成始成终。良以如来说法,随众生机。机浅者,示之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渐入渐深,必可至于三业清净,一心圆明之地位。(三编・卷三..

信愿法师: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得生者(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得生者(一)晚上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五十六段文,底下从第五十七段文,接着看下去..

往生极乐世界真的是回老家

「住大乘者」,这一句了不起。大乘心量大,有智慧、有慈悲心,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不离戒定慧。我们今天念了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三聚净戒,又包括宗门千七百条公案,禅定,教下大乘八万四千法门,一句佛号戒定慧具足。住大乘者不容易。在净宗个个都是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