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 更多...

净土修行:想到自己 贪、无明、慢疑随之而来

普通人烦恼虽多,但离不开五大类:贪、昧、慢疑,再加上一个错误的看法,六大根本烦恼,如法香宗《百法》所言。六大根本烦恼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贪不妒不痴不骄不疑。要多读书,就不会看错很多人的东西,纠正我们的错误观念。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也是破恶修善的根本,就是你常常不为自己着想,贪婪和无知随之..

净土修行:无明无道断 久了自然消

没有办法打破无知,只有放手。时间长了,自然就消失了。古人用类比的方法告诉我们这种无知的习惯;那不清楚,我们也感觉不到。他用酒瓶,酒瓶装酒,把酒瓶倒出来,擦干净,真的没有一滴,但是很香,那种味道叫习惯。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吗?没办法,只有打开瓶盖,放一年或者半年,然后闻闻。我们的无知要多久才会消失?三..

四土为什么也分净秽呢?所谓秽,并不是净土污秽,而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受无明所障,故此..

四土为什么也分净秽呢?所谓秽,并不是净土污秽,而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受无明所障,故此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它们的本来实相而已;当无明全部破尽,便证入常寂光净土了。别教菩萨破12品无明已经成佛,相对圆教菩萨破42品,少了30品;所以别教菩萨成佛,是证入常寂光秽土,而圆教菩萨成佛,则证入常寂光净土。 ..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那么「阴骘」这两个字是起源于《尚书》洪范篇,「惟天阴骘下民」。这个「惟天阴骘下民」的意思就是,冥冥之中上天都暗中护念众生,保定人民,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民。「文昌」,本来是古代的星名,星座的名称,文昌星。文昌帝君十七世都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所以「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讲文昌帝君到这个世间示现十七世的一个..

无明苦海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总是说得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一天, 释迦牟尼说法后,有个弟子向他请教“不知者无罪”是不是真的。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做了一个比喻:“现在有一把火钳,它被烧得火..

常寂光有了,叫无明

佛在大经上说我们,我们六道凡夫,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不觉,就在常寂光自性面出现了一个阿赖耶。阿赖耶面有相了,这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最后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宇宙出现了,我出现了,我是正报,宇宙是依报,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出现的,宇宙诞生了。多少时间?一那。这一那是形容极短..

宣化上人: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所谓“无明火烧尽功德林”

551. 如果贪图住得舒服,睡得舒服,那就是习气没有除。552. 当知所造的庙,经过长时间,皆会变坏。所建的塔,经过劫火,会被烧空的。唯独静坐,能把自性中的佛法僧三宝修行成功――这是无漏的功德,不怕风雨,不怕劫火,永远存在,所以无相功德胜于有相功德千万倍。553. 敢怒不敢言,也是发脾气。554. 修道人要用德行来感化..

仁清法师:愚痴是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本性是“无明

后边进一步举了一个例子:“一切十恶、五逆”,十恶是一个,五逆是一个,“谤人谤法”这是一个,“破斋破戒”这是一个,“破塔坏寺”这是一个,“偷僧祗物”这是一个,“污净梵行”这是一个,然后后边总结,“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经上的话,是“圣言量”啊,经上的话,是佛说的,佛说的那个意思,叫“圣言量..

海涛法师:当一个人自私无明的时候,他就会做出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

当一个人自私无明的时候,他就会做出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就没有这个觉察力,去了解自己的观念对跟错。所以透过别人,乃至透过自己的谦虚,冷静观察,来找出自己的动机、缺点,这是很重要的观照的能力,这个佛教叫「开悟」一样,「悟」就是你不会执着你这个「我」,你用客观的来利用这个「我」,站在第三者..

也说识破无明的尽与不尽

也说识破无明的尽与不尽A缘起夜遇青绰卓玛师兄之网言:“有些人总说自己很忙,等忙完了再来修行,可是很多人就这样等着忙,等也等不完,忙也忙不完,等到真正的完了,也就什么都完了。不要等钱赚够了再修行,钱是赚不够的;不要等所有事情都结束了再修行,事情是不会结束的;不要等什么都满意了再修行,世间很难满意的;要修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