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

信仰不规范,佛祖两行泪

江湖上,总有关于佛教的各种传言你信过几条?最宝贵的权益,是真理最致命的假货,是邪说佛教是迷信迷信是对一个事物盲目、迷惘的信心。在这个时代,存在迷信的现象不足为怪。按照佛教的观点,迷信源于无明,也就是不具备智慧。而缺乏智慧者,不必说一般世间人,即便在科学工作者中..

学佛最易犯的一个错误你有吗?

现在太多学佛的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寺院,就立刻被安排到茶园里,学习全神贯注地拔草、浇水和种菜。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在穿衣、洗手、过河..

海涛法师:当你在吃鱼或肉的时候,它还在痛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杀、吃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也会告状的话,人类保证告输,我们无明的人类,却把这个地球,当作是动物的地狱,杀它、烤它、活活吃它。各种的虐待,甚至把这些当作我们的快乐,各位每天在吃鸡肉、鸭肉,牛肉、鱼…怎么吃,每天讨论,甚至教人家怎么做..

宏圆法师:为什么偷窃微少的常住物会获重果报?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令人不知而取就为盗,也叫做偷窃。偷窃常住僧物,乃至一草一木、一针一线当堕无间地狱,就这么小的东西。在常住当中,你修丝毫的善也无量无边,同样你造一丝一毫的业,也是无量无边..

常犯的障道因缘

1.任务观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体证佛自心之法;功课结束后,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何用心观照。有任务观者,必然压制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内心受用,将虔诚、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

济群法师: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1、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

索达吉堪布:不要再打着密宗的借口吃肉了!无法想象的惨烈果报

当前,有许多自诩为密宗权威的人士,以极其轻率的口吻向公众宣扬道:“修密法者是可以食肉的。”或者又说:“密宗并不遮止肉食。”受其影响,多有众人,甚至包括一些尽管习密多年但仍不解藏密真义的三宝弟子,也想当然地认为修习密法完全不用戒荤茹素。流风所及,某些对佛陀教典及..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一)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往生(一)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四十九段文,下面接下去我们来探讨第五十段文。第五十段文仍然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法语,..

大安法师: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士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印光法师定中见佛,归命安养远公所..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于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于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佛陀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

导语:佛陀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没有佛教乱这种说法,佛教徒会乱,但不代表佛教和佛法会乱,这是两码事。“不动己心,不乱他心”,以偏概全的结论是不会究竟的。一个南方的佛友曾对我说,他遇到一个从国外回来的风水师,以前是个出家人,现在靠给别人看风水算命为生。这个风水..

高僧传奇出家因缘

殊不知,海涛法师年轻时是一名基督徒,从不信佛,还结婚生子,甚至被算命的预测是出家命,烦恼不已!而最终,却与佛结缘,几度梦到和尚,惊现神奇祥瑞,便舍弃世间名利,遁入空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涛法师的传奇人生!从小梦到出家人1958年,海涛法师出生在台北,生活在一个..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二)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生(二)「《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复高邵麟居士书三: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得生者。..

念佛鬼退,难得人身、难闻佛号

念佛鬼退2拼命念佛化解群鬼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8

第六章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01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我国净土宗发展史上,构成中国佛教乃至东方佛教的一大景观。各位祖师的思想由于时代背景与修学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点,然其立论恭谨,秉承净宗经典,故其阐释的净土根本理念又大致相同。净宗祖师..

独尊湛现:修行期间千万不要走弯路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曾强调过,作为一个真正的信众,真正的修行者,必须要务实老老实实在家里默默的努力,要静下心来,有程序的修行,必须要立场坚定,一门深入这才是捷径。现在的人心神不定,东风东倒,西风西随,立场不坚定,背个包四处乱窜,今天这个好,明天那个坏,你对他错..

这些佛教中基本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仪之一。除了碰到人能够合十表现问候、打呼唤之外,假如经由法师..

走进寺院怎么跟出家人打招呼?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

这些佛教中基本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仪之一。除了碰到人能够合十表现问候、打呼唤之外,假如经由法师..

红尘太累,不如出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的颓废选择有人认为常伴青灯古佛是件非常文艺范儿的事但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那么出家,有什么样的条件?出家,到底意味着什么?1出家,到底出的什么家?电视剧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大不了我去出家”,似乎出家是人生困境时的..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6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6第五章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5》十三、印光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俗姓时,世代书香,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师生而不沾荤食,少年时即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彷与生俱来便有脱俗离尘的夙志。父亲早亡,母亲..

仁清法师:想成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怎样修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信众:师父,在家人如果也有出离心,这条路该怎样走?您说念佛法门也好,求生极乐世界也好,修佛法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成佛,想成佛然后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该怎么修,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师父:这里面有几个常识,就是把平常修持过程当中可能掌握不住的疑难问题的难点,再根据你的..

仁清法师:开悟可以是刹那之间

信众:我的感觉就是总是松散提不起来,做功课也不如原来,原来也不怎么好,现在觉得心里很散乱。师父:修学过程当中,我们的业障现前,包括烦恼、妄想纷飞,甚至是道心不坚固,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些现象。作为我们凡夫来讲,并不是一发心就一路畅通,完全是顺缘,不是那样的。根据佛..

恒兆法师:吃肉有这四种危险

〈大悲咒〉最后一句咒语的意义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二日于花莲市在当天晚上的弘法会上,弘法团员之一的恒兆法师及恒持法师,也分别向信众阐述了佛法。恒兆法师说的是吃斋的好处,他说吃肉有四种危险:第一是肉类本身含有一些毒素,原因在于饲养牛羊猪的人,经常给这动物注射荷尔蒙,一..

净土法门:关于附体为人看病的,问答集录

问:这是网路同修提出的疑问。我们这个地方有些信佛、学佛,甚至於受了菩萨戒的人,他们都有附体现象。附体时也讲善法、佛法,也教人吃素、念佛、做好事,还给信佛的人看病,说不要钱,给钱也收,周围总有些信众。就这个现象问一些问题,下面有六个问题。附体的人是正信吗?念佛能..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金刚,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是住于般若波罗蜜究竟首楞严三昧的十地菩萨,与地藏菩萨互为呼应。释迦牟尼佛曾赞叹虚空藏菩萨是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有几句话:雪花飘,腊八到,释迦牟尼早成道。世人但知粥好吃,不知佛法真奥妙。世间人都知道粥很好吃(“粥”代表世间一切物质上的享受,使人容易沉迷进去..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净土法门,修净土忏都修了三年,曾经燃两个指,燃指供佛。那么他受过比丘戒,然而他还增受戒法,就是讲加法,再重新受一次,说明他是对戒律的尊重。因为比丘通过登坛白四羯磨的这个过..

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在寺院里,也会随顺众生的愿望,在法会中供养摩利支天菩萨,来祈愿禳灾除障,而在道教科仪中,则礼敬斗姆元君来祈福解厄。这又是怎样一段渊源,这种“化太岁”的法事有没有什么道理呢?这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