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妙莲老和尚:断情爱

1、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不是佛陀正信弟子的事,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佛法无量法门总是教导人要离欲,离欲身心才能得解脱。学佛人怎能助长凡夫入生死海呢?――《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一书页572、人本与天地并称三才,出了家为僧又可与佛、..

曾文杰:心心之火30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之〈提升道人心〉

〈提升道人心〉◎你想快乐的工作吗?不管人家分配你什么事,你都欢喜接受:?‘哇!我分到这事好光荣,人家看得起我。’就会很快乐;如果你老是想:‘为什么派这事给我,怎么不叫别人做?’那你一天到晚苦闷,常为工作烦死!不是工作把你累死!◎与其免不了痛苦做事,何不给自己欢喜工作..

供灯千篇文六十四:善知识的福报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每写一遍圣号,大家就跟我诵念一遍圣号,生活就会有大不同。以往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哪四种行为会损耗孩子的福报,其一不孝,其二恶口,其三杀生,其四溺爱,也曾写文章说过,孩子的福报,其实都是与父母有关系的。有一位善知识,是一个有心..

修地藏法改变人生感应最新集锦20例

自世尊入灭后,佛法逐渐分宗派而流布世间,度化不同根器因缘之有情,令登觉岸,不受生死苦。时入末法,娑婆世界之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等五浊日益炽盛,众生或忽受病苦,或遭遇劫难。或即使身处大都市,在光鲜的西装革履下,依然藏不住一个备受压力和焦虑的心。以前读..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用功有何妙方法持戒念佛最上乘关于念佛用功的方法,假如大家平时已有自己所修的方法,又能用得恰当、得法,那就照你自己平时的方法用功;如果是初发心不知如何用功的话,那就请照我所说的试试看。请诸位净心谛听。一、三业相应功夫成用..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五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五天富贵心歇能求道成佛方为无上尊首先,真为诸位高兴欢喜!在这末法时代,释迦佛已灭度,弥勒佛未降生;也就是正处于佛前佛后的八难之一。诸位能有这个因缘,听闻到无上的佛法,且又能遇到净土法门,甚而肯克服种种的困难,来到本山清净道场..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四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四天生大惭愧发至诚如是念佛达一心一、众生心具佛宝藏大家来山上打佛七,晚上的慧命香,依规定有一枝香是讲开示的,至于早上或中午的过堂,就视情形而做方便开示。说到开示,真是惭愧,我那里能够讲开示?只是拾前人牙慧胡乱说说而已,大家..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在无数人中,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心来山修行,但修行时有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来呢?若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想修行也修不好的啊!各位来到灵岩山参加佛七,要发勇猛精进的心,不勇猛精进如何能对治无始以..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修行唯乐何有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以前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原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做祟!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不论感觉怎么苦..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②

(3)力行力行不是逞口舌,必要加诸事实行,人人若能常精进,个个皆可成佛道。要发心,当下就要发心!一发心,马上就要力行!不要说以后再去行,那没指望了。可怜广大众生的前程光明,都被这一句话蹉跎了!要想静中念佛能安然、功夫能相应,动中的佛事就要多发心做,代人之劳给人之安,..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①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悟身心清香。平实无华的言词,是高僧甚深般若妙慧的源源流露.语重心长的剀切教示,无非是悲愿无尽的度世本怀。聆师之语,烦恼顿息..

海涛法师:文殊菩萨的智慧心咒,使你不昏沉,信心坚定

1禅,可分为两种,即:内心的自在安定与对外在世界的慈悲关怀。我们对待一切生命的敏感度,也是一种禅的表现;禅修,不一定是闭门自修,或者不管外在的世界、不管众生的幸福安乐。禅,更积极而言,是对一切生命真切、无私的关心与慈爱。所以,对内而言,禅称之为智慧;对外来说,..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二)

开示二一、参学须有眼耳根俗语有句话说:「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愚者万思也有一得」。这就是指我们往往误以为某某权威、学者、有名位的人,他说的话多有份量;不错!他们的话是有份量,但是否都是百分百的正碓呢?尤其我们当学人的,学道闻法是要了生死的,那这确乎自己的耳根要利,眼..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一)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开示一一、欢迎学僧莅本山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大居士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灵岩山寺可说是创建三过年以来,首次有这么多出家众来参访。虽然我们念佛堂内每次打佛七念佛也有四、五百人之多;乃至去年创建三周年纪念日的朝山大法会,也确乎达到..

定业不可以转吗?

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尽管他业力重或者要堕恶道,但遇到善友知识给他一点化,或者读佛经有所悟,就可..

宣化上人:做完晚课时,一定要念这个回向偈

庄严清净诸佛刹海,这就是庄严清净诸佛刹海的一种回向,我们现在也修庄严诸刹海的行门。往昔诸佛所一切皆承事无量劫修行严净诸刹海这位佛(一切功德须弥胜云佛),在往昔修行时,到诸佛道场去,承事一切佛、供养一切佛、亲近一切佛,在无量劫以前,就修行这种法门,在庄严清净诸佛刹..

佛音讲堂开示:一部《心经》居然有这么多的大智慧

《心经》说了什么?主要有四项内容:一、大智慧。二、破执著。要我们彻底地把我执、法执破除干净,连破除干净的这种意念也不要存在。三、到彼岸。破除了执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为“无智亦无得。”四、大自在。在大智慧的指引下,究竟涅,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信愿法师:世尊说法时将了殷付嘱弥陀名(二)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世尊说法时将了殷付嘱弥陀名(二)阿含十二方等八,阿含就是小乘的根本经典,《四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这四本《阿含经》是小乘行者所依据修学的根本教典。世尊为小乘行者说了四阿含的经典,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小乘的行者学完小乘..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8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84:受具足戒坚持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学佛先正人,善恶慎分清。善小行不懈,恶小持足戒。守规持戒依大乘,精修阿耨菩提心。..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六)

第五条:不饮酒戒一、饮酒乱性戒难持五戒中,杀、盗、淫、妄四重戒是根本戒。至於禁不饮酒虽是遮戒,但因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罢休,前四种根本戒就容易犯。为了四重戒持得清净,必须不喝酒头脑清爽,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为五戒之一。向下注意大纲:时间所迫,不能解释..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五)

第四条:不妄语戒一、末得谓得大妄语"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所谓妄语戒,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共四种。妄语是指不真实的话,不真实叫做虚妄;就是有那件事说没那件事,没那件事说有那件事,所谓..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四)

第三条:不邪淫戒一、夫妇之道不邪淫「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人间有人道,夫妇之道就是人道、是伦常。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嘛!在家菩萨行人乘法,除了夫妇以外,绝对不可有越轨的行为!一个..

放生能得解脱往生

若能放生,从金刚地狱中也能得解脱。在大藏经中有一公案:"曾于印度,有一外道名为赤建,欢喜食肉饮血,杀生上万。以此果报,死后径堕十八地狱,后生金刚地狱,每刹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无边痛苦。尔时,阿难陀观见其不净众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难:此人在世喜食肉血,..

念佛就是真正的忏悔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悔过得生」。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凡..

黄念祖:发心最重要 记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一段对话

古时,梁武帝盖了多少庙,度了多少僧。自己以为功德很大,见了达摩,他就问: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你没有功德。他就吃不消了。因为他觉得我做了这么多好事,修了这么多庙,度了这么多出家人,是个大功德。因为他有这一念之后,所以达摩就直指你没功德,这都是福德。必须要以菩提..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迹,“龙女”,大家都这样尊敬的称呼她。小小年纪的龙女,生性就和别的女孩子不同,好吃的糖果,好玩的..

如果你这样“孝顺”就大错特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

问:这位同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答:孝,中国对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顺,孝顺。但是顺,不是顺情识,是顺本性,这个要知道,千万不能弄错。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

此咒消业障太快了,快的程度你无法想象

听闻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功德与利益(―)抄写并焚化咒语如果常有非人之类的在晚上进屋来,可以恭敬抄写佛顶尊胜陀罗尼,然后焚化成灰,绕着自家房屋撒上一圈,从此在家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因为这些灰会放出金光,那些鬼魂之类的就都进不来了。而且这种用法还有超度的功效。可以将灰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