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

色欲难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先甜后苦”

淫欲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难戒?兄弟们有没有仔细想想,其中之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是“先甜后苦”,而非“先苦后甜”。先甜,世人都愿意得到甜头。而当他品尝到了这个甜头,至于后面的事情他很少会去认真想。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仔细回想、反思自己,我们生活中向往的各种甜头,..

世间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的,都是业力幻化的

在佛法里面讲,善根福德深厚的,遇到这个环境一生可能成就,一生就圆满。根性劣的,禁不起考验的,也很好,马上淘汰,淘汰也是学习,再来!你要不经过折磨,你回不了头。阿鼻地狱是什么?阿鼻地狱也是在那里学习,把你的这些恶业、恶业习气在那里面消除,消掉了你就离开。你不造地狱..

许多的灵魂都想到这个世间来投胎

这几天,我是想用一个月的时间,带著我们几位同参道友,每天把美国的魏斯他的著作,我把它节要节录做成一个光碟,大概四个半小时。我带著这几个同学每天看一遍,看一个月,也就是说把它看三十遍。这里面虽然境界不高,没有脱离六道轮回,自始至终处处教人断恶修善。他是用催眠,从..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梦参老和尚讲述吴碧涛居士整理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为什么要讲占察善恶业报经?有些人对这个名字没听说过。不但你们诸位居士没听说过,有两位老和尚他问我来讲什么?我说占察善恶业报经,他楞了一下,他说没听过。我说这一回你就听听吧!我给你讲讲。当然这些个老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的关键是摄心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弟子之前写过一篇报告「摄耳谛听」,表达得不够充分,今天这篇做为补充,题目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甲、理论(一)大势至菩萨所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圆通章》最后,大势至菩萨总结性的回答:「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36

5.二十随烦恼论: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懦、八害、九嫉、十悝[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悟[昏]忱、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随烦恼」:即随着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故又称「..

消业同时又造业,所以出六道就难了

小乘八相成道里面有降魔,八相里头有这一相,大乘没有,为什么?大乘知道魔就是佛,是一不是二。佛为我们示现是从正面上教导我们,魔给我们做的示现是反面的逆境恶缘,也是在教我们。必须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都要经历,在这里面把你的烦恼习气磨得干干净净。...我们从外国,像这..

人只要有智慧,跟任何人相处你都会非常快乐

人只要有智慧,眼前所有一切的人事物,你都会欢喜相处,你不会生烦恼。没有智慧,跟人相处生烦恼,有了智慧,跟任何人相处你都会非常快乐。为什么?你知道一切众生到这个世间来,我们说你生到这个地球上来,你生到这个家庭,全是自己业力,于任何人都不相干。我一生享福,是前生修..

宣化上人:为什么会有疾病?健康身心的秘诀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371.问:请问我的未来如何?宣化上人:但问心是否慈悲,不必问未来。1372.问:天天讲世界!世界!有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听了那么多世界的名称有什么用处呢?宣化上人:告诉你,这就是《华严经》的境界,教你把心量放大。1373.问:那么,把微尘数世界清..

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

一、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二、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固执己见,容易进入死角,产生心理压力,增添身心包袱。转变一个念头,容易使人柳暗花明,..

佛菩萨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从哪里来的?

佛菩萨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从「信受奉行,为人演说」来的。你看看大乘经里面,佛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是从佛菩萨那里学来的,佛菩萨教我们,我们接受了。接受来之后就把它做到,而且一生保持不失掉,持就是保持。我接受之后,这个接受是奉行,真做到,..

什么情况下随缘?什么情况下不能随缘?

问:经常遇到有的学佛人,一张口就说一切随缘。话没错,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之下随缘?什么情况之下不能随缘?有人贪痴很重的,这是不是也能随缘?答:不错,你提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就是随缘;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都是随缘..

佛教经典禅语,让人大彻大悟

一、真正的修行和功德:让每个靠近你的人都很舒服!不刻意,不勉强,自然而然,从善如流。二、水,看似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看似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三、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福气,你有多善良,就会多有福。茫茫人海,坎坷旅..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

善恶报应,如影随形;阴司报应,古往今来可从放过谁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解释】善恶的报应,就如同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人到哪里,影子也就跟随到哪里,永远都不分离啊!【分析】善恶是就人心来说的,而报应则是就天理来讲的。要知道身体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体斜了,影子也就斜了,绝对是丝毫不爽的。而造了善因,就必定会得到乐的..

智谕法师: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一切都是生疏的。不过你要学随缘。随缘了就能不动心。监香的纠正你的时候,不要起紧张心,也不要起烦恼心,这叫随缘不动心。你千万可不要因监香的以纠正你,就发肚子火:“好吧!算我倒霉,遇上你,谁叫我来打佛七呢?师父说过..

宣化上人:修道了,为何冤亲债主都来讨债?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好像你本来是个普通人,借了很多钱,没有还清楚,在你未发财之前,这些债主知道..

从这里面“摄境归心”,这叫“真空观”

佛给我们讲一秒钟的速度是一千二百兆,这个速度就太快了,你想想这个,“念念成形”,每一念都产生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就是见闻觉知,统统有,这把宇宙真相给你们说出来,这是宇宙的奥秘。你真正把这个真相搞清楚之后,你才晓得大乘教里常..

为什么高僧大德,也得恶病,受恶报?

唐僧,玄奘法师的师父,印度的戒贤论师,在他晚年的病苦难堪,文殊菩萨告诉戒贤论师:‘你过去二十世前是国王,因为暴虐人民,死了应该下臼杵地狱去受苦。为什么你没堕入地狱呢?因为你在临命终时闻佛号、经声,所以就没下地狱。之后,转世做和尚,而且是做了二十世的持戒和尚,累..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

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即是极乐导师。当作偿债之想,懊闷自消。倘生怨尤之心,罪障续起。逆来顺受,始为乐天知命之人。厌此欣彼,方是修净念佛之士。缅想居士崇信大法,世德相承,固当报..

碰到挫折、困难、障碍、打击

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我们要是碰到挫折,碰到困难、障碍、打击,这是诸佛菩萨教给我们的妙法。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灾难严重,这不是小灾难,被歌利王凌迟处死。释迦牟尼佛冤枉,没有起一点怨恨心,寂然不动,妙绝无为,让他去割截。我..

会学、善学的重要性

因此,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个「缘」是人事环境,好的人事环境、恶的人事环境,对我们都是学习的处所,你只要肯用心学习,没有不开智慧的。善人是我的善知识,恶人也是我的善知识,然后你才能体会得到、才能明,诸佛菩萨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不但一切人事是老师,一切万物..

印光大师:教人念佛一声,胜于百年所行七宝布施

文钞原文: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即是极乐导师。当作偿债之想,懊闷自消。倘生怨尤之心,罪障续起。逆来顺受,始为乐天知命之人。厌此欣彼,方是修净念佛之士。缅想居士崇信大法,世德相承,固..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脱痛苦的原理,有空不二,诸法真实相,不住世间,超越生死,烦恼即菩提,解脱自在的人生,成佛的唯一途径,无上法门,劝勉。【《心经》者何】《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

赶紧看一下,你的福报还够不够你折腾?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

虚妄跟虚妄就摆平了,没有高下

◎【净土法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跟虚妄就摆平了,没有高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跟虚妄就摆平了,没有高下,所以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当中,他没有起心动念,人家高明就在这一点,我们在境缘当中会起心动念,会起分别执著,这是自生烦恼,本来没有这回事情的,十法界..

不可得你在这里想得,你不叫打妄想吗?

◎【净土法门:不可得你在这里想得,你不叫打妄想吗?】佛给我们讲一秒钟的速度是一千二百八十兆,这个速度就太快了。你想想这个,「念念成形」,每一念都产生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就是见闻觉知,统统有。这把宇宙真相给我们说出来,这..

赶紧看一下,你的福报还够不够你折腾?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

常常这样想,想久了,真放下了

佛告诉我们,佛菩萨他觉悟了,他依智慧,依智慧起作用,他不是依感情,那就是妙用。下面一种说法,他说:【又不坏假名而常度众生。故曰随缘。了知众生性空实无度者。名为妙用。】这是真正见性了,不见性没有到这个境界,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三大段,一体、二用、三遍,确实明了宇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