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宏圆法师:学习佛的智慧,为机缘未成熟的众生增长善根

【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

宏圆法师:佛举五语,正明真实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断第九种疑,上面讲菩萨应当无住行于布施,又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佛担心大众难以相信,怀疑这些话都是虚妄,所以佛举出五语来断这种怀疑,用五种语来断这种怀疑。第一个是真语,真语是指佛..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1]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2],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不知道

在一般大乘经上所说的五蕴,五蕴是一体,色是物质现象,这个色不管大小,决定有受想行识。我们过去读五蕴,都以为是人身体,现在知道了,不是的。物质跟精神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先有精神,后有物质。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看不懂,看了百遍、千遍,都没看懂。《心经》一天念好几..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8

(22222)寿命无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劫,故名阿弥陀。】光明无量,是无量的一种意义,这里说寿命也是无量啊。佛寿有三种,法身寿,报身寿,应身寿,如《法华经》以及《观经疏》中说的。但佛寿无量,随根机所见不同。这里说无量,也可以就是无量的无量。..

老修行脾气大,确定这不是在说你吗?

常常我们会劝别人或者要求自己──要精进用功。问题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精进用功呢?是不是念佛、诵经、持咒……这些善法越多越好呢?精进的方向在哪儿呢?精进是原本是对治傲慢,对治懈怠的,现在却用在对治别人身上。傲慢是什么?就是光看自己的一些优点、功德,然后生起的傲慢的心..

念佛后不想看书、做事的心态对吗

问: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就有抽身出来的冲动,这样做如法吗?如若不然,该如何把念佛、干活、看书、学习融合起来?大安法师答:注意不要把修行和日常的工作生活打成..

菩萨成佛的修行法门有千万种,归根结底是这六条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条通往涅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佛陀之所以开演如此众多的法门,就是为了契合广大众生的不同根器与因缘,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普度众生。由此可见,佛教是教育,而且是教学艺术十分高超的教育。八万四千法门看似千差万别,实则..

宣化上人:到了那种境界,就是参禅时有的无上快乐境界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肆、别解文义“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五十一种心所分成六位,第三位是“善十一”。善..

宣化上人:不要引诱人生出淫欲心,否则将来一定会受到恶报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肆、别解文义“四烦恼六者。一贪。二。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烦恼六者”应加上根本二字。烦恼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痴,应该排在六烦恼中第三,所以用“根本”..

他来教导我们,我们起死回生要靠他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篇,从三皇五帝到清朝末年,为什么他们东西能保存下来?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是自性本善里头流露出来。老祖宗所说的本性本善,佛讲自性,本性就是自性,从自性流的东西是真的,真心流出来,纯真。不会随着时间变的,也不会随着空间变的,它能站得住脚,不生不灭。它不..

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看看你前世今生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佛说:‘人..

星云大师:佛陀的本来面目04

星云大师佛陀的本来面目04四、佛陀在生活中有没有享受的一面呢?我们大家都希望生活享受得好一点。就像各位来听讲经,有的希望能有好位置,坐得舒服一点,或者希望装个冷气,铺个地毯……,这是生活上的享受。功名富贵为什么人人都想要追求呢,也无非是改善生活,希望生活里多一些..

星云大师:佛陀的本来面目03

星云大师佛陀的本来面目03三、佛陀有没有欢喜的时候?这是必然的,佛陀都是生活在欢喜里。佛陀的生活有两种:一种是自受用的生活,一种是他受用的生活。简单地说,你们每天有多少钱,供自己衣食住行,这叫自受用;每天有多少钱布施给别人,救苦救难,这叫他受用。佛陀每天的自受用是..

影响我一生的三个人

我这一生,影响我的三个人:第一个是方老师,改变了对宗教的认识,过去总以为宗教是迷信。我跟他学哲学,这个课他开的,每个星期两个小时,学生就我一个。得力于尊师重道,我们对他的礼敬是跟见老和尚的礼貌一样,尊师重道。这门课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说:“佛教是宗教,..

放下愈多,智慧就愈大

今天,科学对我们帮了很大的忙,特别是量子力学。这些新的发现,佛经上统统都有,证明佛经讲得不错,让这些科学家也感到很惊讶,为什么他们三、四百年辛苦经营才有今天的成就、有这些发现,为什么佛在三千年前他就说到?所以他们心里想着,他说人可能有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古人有,..

宏圆法师: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

无著菩萨解释说:“第一波罗蜜者,谓般若于余五中最胜故”什么意思?就是说般若胜于其余的五波罗蜜,我们说六波罗蜜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胜于其余五波罗蜜。《大般若经》中说:“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布施等五度不得名为波罗蜜。”意思..

放生如何具备六波罗密多

放生如何具备六波罗密多(此文节选:慈诚罗珠堪布的讲话)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理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

供灯的功德太大了,佛子万勿错过

现在很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对供灯比较重视,但有些供灯的方法不太如法,需要纠正过来。还有一部分人有供灯的条件和能力,但因为不知道供灯的功德,这方面做得不太圆满。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供灯的功德。这一点,有关佛经中介绍得非常多。前段时间我也想翻译一些藏地大德们的供灯教..

印光大师: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万德之洪名

修禅定人(指四禅八定[1]),及参禅人,以唯仗自力,不求佛加,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幻出幻没。譬如阴雨将晴之时,浓云破绽,忽见日光。恍惚之间,变化不测。所有境界,非真具道眼[2]者,不能辨识。若错认消息,则着魔发狂,莫之能医。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

修地藏法改变人生感应最新集锦20例

自世尊入灭后,佛法逐渐分宗派而流布世间,度化不同根器因缘之有情,令登觉岸,不受生死苦。时入末法,娑婆世界之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等五浊日益炽盛,众生或忽受病苦,或遭遇劫难。或即使身处大都市,在光鲜的西装革履下,依然藏不住一个备受压力和焦虑的心。以前读..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念佛注重求往生舍此法门难度脱一、唯依念佛度生死印光祖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唯有执持念阿弥陀佛才可了脱,修其他法门是没有解脱之分的。不懂理的人会不服气,以为这么单靠一句佛号,就把佛陀的一代时教都勾消了;话也不是这么说..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修行唯乐何有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以前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原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做祟!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不论感觉怎么苦..

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佛经上讲,佛在世日,就是佛还在世间的时候,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怎么办?以戒为师。讲来讲去还是一个“戒”字,这个“戒”字非常重要,戒如明日月,一个人只要守戒,就像明月般清净光明,能引导众生从迷惑走向觉悟,夜也明朗,你们有时候坐在外面很安静的地方,晚上一个人静静在..

学佛感应:从难以生存到衣食丰足,月收入近六万

写在念地藏圣号千日之后:从难以生存到衣食丰足,月收入近六万2016年时,一位女师兄发语音给我,几乎都是哭着说话,差点吃不上饭,坐公交都要算账,生存极其艰难。那时她多次求我帮找神通观察,我都拒绝了,劝她念地藏圣号,经常鼓励她坚持。现在,可以说达到衣食丰足。上个月,她..

六道轮回就是从自私这个念头上来的

「为道作善」。自今而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要知道,佛的教诲是标准。这一部经里面,告诉我们哪些是善事,劝我们修学;哪些是恶事,劝我们要禁止,这个经里面讲得很多。戒律是善恶的标准,可是所有标准里面,有一个总原则,这个总原则就是真实的纲领,佛教给我们「诸..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所以止观又称为定慧,同时,止观也叫“明净”或“寂照”。天台宗智者大师指出:“止乃伏结之初门..

如果你这样“孝顺”就大错特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

问:这位同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答:孝,中国对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顺,孝顺。但是顺,不是顺情识,是顺本性,这个要知道,千万不能弄错。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

一生的法布施,抵不过一句阿弥陀佛

下面是念老的话,「盖言,持名心无散乱者」,这个心无杂乱现在要养成,到临终来不及,平时就要养一个不散乱的心。怎么不散乱?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对于念佛,一定要知道念佛功德。你在世间干什么样的好事,《金刚经》上的比喻好,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还得了,..

农历十月初五,恭迎禅宗初祖达摩祖师诞辰

达摩祖师本性自空何用除一切诸法皆如幻己亥农历十月初五(2019年11月1日),恭迎禅宗初祖达摩祖师诞辰。达摩祖师是禅宗二十八祖、中国禅宗初祖。在《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原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于南天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