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过午不食的“午”是几点

“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问:过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几点?济群法师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五戒的规范,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佛..

济群法师:佛教徒该不该养宠物

以佛教观点来看养宠物到底是好是坏济群法师答:现在有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每个生..

善缘具足父亲安详往生

重病父亲皈依三宝我的父亲杨国政,1945年7月24日生。他在2015年7月查出得了肝癌,经过5个月的治疗,最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救护无效离世,享年71岁。这个过程让我们全家都很悲痛。但是幸好我遇到书院,得以学习佛法,与一群菩提道友在一起,由此我们全家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得知我父..

学佛是生命回归的引导

能进入书院修学一直是我的目标,在等待开班的时间里,我坚持参加书院举办的沙龙活动,每一次都受益匪浅。很欢喜地参加了八次沙龙后,我也迎来了加入书院修学的机会,真是太开心了!自从接触佛法后,回顾我过去所形成的观念和一些习惯,包括它们在我生命中的体现,我再也不敢埋怨、..

生命因三级修学而改变

每一次参加我们的读书会和沙龙,心中都特别感恩、欢喜和亲切。心怀感恩是由于正是这个没有围墙的心灵书院让我的的生命发生了从未想过的蜕变;心中欢喜是由于是这样的一场场读书会和沙龙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伙伴回到了这个始终如此安心自在的家;感到亲切是由于在这里经常看到以前的自..

天堂与西方极乐世界有何不同

天堂与西方极乐世界有何不同对其他人来说,升到天堂就是究竟归宿,就给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佛教则以为,天道还在六道轮回之中,是不究竟的。因此,佛教徒发愿往生佛国净土而不是天堂。净土虽然有三类九品之分,但只要往生就能获得不退转的资格。有了这个保障,可在净土安心修行..

亲人不理解时如何抉择

问: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济群法师答:社会上,对许多事有约定俗成的看法。若不按部就班,虽然有了一定的个人自由,却往往使亲人担忧,这确实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面临的问题。应该怎么抉择?我们要知道,约定俗成也是相对的。在这个..

佛教认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资料图)佛教是讲缘起的,何为缘起呢?缘起,亦名缘生。“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起的理论。而从这个..

老人学佛晚不晚?

问: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济群法师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

周国平:本来空 本来满

文:周国平《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序济群法师是我特别敬重和欣赏的当代僧人,他于我真正是亦师亦友,我受教良多,默契也良多。他人品正,悟性高,所以心态好。在佛门中,他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自由主义者,超脱具体佛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在人世间,他却又是——用我..

王菲宴请法师 虔诚祈福显纯净

王菲信佛早已是人尽皆知的,而她也曾在自己隐退时期特意为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献唱了一首佛教歌曲《心经》,给人带来心灵的沉静。在王菲信佛之后曾经演唱过佛教咒语《弥勒佛咒》,并读诵佛经《金刚经》,因为其空灵干净的嗓音让大家过耳不忘,更赞其有净化心灵的效果。10月15日,王..

佛教怎么看待做梦

问:佛教怎么看做梦?济群法师答:通常来说,梦是妄想的显现,迷惑的显现。所以,佛教中有个词叫做“颠倒梦想”。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梦,而不仅仅是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做梦。至于通常所说的梦,和意识活动很有关系。此外,还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时是一些鬼神..

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问: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您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济群法师答:用“激进”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

王菲的活法和死法:或走火入魔 或立地成佛

王菲的活法和死法:或走火入魔或立地成佛佛法也是活法她说,自己最难搞定的事就是“我执”,所有的压力都来自对自我的执着,“我执”不破,就不会泰然处之“赵薇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菲时的情形:“那是在1998年5月,我去香港参加一个活动。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活动方安排的宾馆..

禅修是自我催眠吗?佛法对催眠回溯前世怎么看?

问: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济群法师:禅定是对所缘保持稳定的专注和觉知,在此过程中,心是非常明晰的,并将这种明晰穿透到每一念、每一刹那,所谓“了了分明”。而我所了解的催眠,是在不知觉间完成的心理过程。仅就这一点来说,..

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

问: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济群法师答: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心灵健康的人来说,一无所有时能安贫乐道,应有尽有时也能不为所缚。如果不能把心态调整到位,贫穷时固然痛苦,富有之后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痛苦。所以,..

肉眼凡胎看不见轮回,应如何理解?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佛教教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看到“因果轮回”四字,第一反应恐怕还是封建迷信,或者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轮回。他们往往会说:“谁曾亲眼看见轮回?至少我们没有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所以轮回转世之事根本就不存在。”但事实又如何?我们..

济群法师:既然“心即是佛”,为何我们还要学佛?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

求佛保佑升官发财是学佛吗?

编者按:对每个佛教徒来说,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号称自己学佛,但是他们除了烧香拜佛、求佛保佑平安健康、升官发财,好像也说不出一二三来。那么,我们(指一切佛教徒)究竟为何学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不能算是学佛。(图片来源:资料图..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我们还要学佛?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济群法师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伤害挫折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济群法师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二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问: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或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这要怎么办?济群法师答:佛教中对受戒等问题也有一些方便。比如受“五戒”,可以先受一条、两条戒,所谓一分受,两分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来选择。在没有受戒之..

学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吗

学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吗?济群法师:在教界和商界,对佛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佛商”是双重身份的叠加,首先他是一个商人,其次是个合格的佛教徒。作为佛商,要通过对佛法的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慈悲心怀管理经营企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是由学佛的时间、心态的..

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

济群法师答: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无常变化..

做文宣,让我成长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股破土的力量,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祝贺在座的师兄们,成为班级里的骨干;随喜在座的师兄们,承担大家庭的责任;感恩在座的师兄们,给我成长的机会。我,法名耀学。或许皈依师父一早就看出了我的惰性,提醒我要在学佛的路上好好学。2017年11月11日,那是..

我对“一个都不能少和回家计划”的领悟与实践

在带班辅导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学员流失,在面对学员修学不稳定和流失的状况,作为辅导员该如何去做呢?其中,认真推动和落实一个都不能少和回家计划非常关键,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我把自己的一些领悟和做法分享给大家参考。一、错误观念调整我曾经有过两种错误观念,第一种是在..

以法为镜,当勤精进

最近学习了《走近佛陀、认识佛法》,法义讲述了佛陀出家、求道、成道的过程及佛陀四十五年说法的精髓。佛陀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并通过缘起的智慧观察,为众生找到了究竟离苦得乐的方法。学习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佛陀告诉我们修行应从六根门头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