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工作也不做,啥事也不干了,出离心是出离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外境哪有错呢?它如实地把我们过去的业力显现出来,让我们去受用,外在的果报是业力的显现,如此罢了。出离心针对我们心中对着某一个人,某一个事..

净界法师: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这段文是佛陀对末法时代的预言,佛陀在正法时代就预言末法时代会出现什么情况…说:在末法时代..

净界法师: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我们知道念佛的这一个法门是上圣:从《华严经》的文殊、普贤;或者下凡,最低的就是《观经》的五逆十恶,都能够修行成就的法门。「若愚若智通行之法」,有智慧也好,没有智慧也好,你只..

净界法师: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因为它不安稳,佛陀说世间的快乐有欺诳性,变来变去。每一个人追求安稳的生活,是基本..

净界法师:信愿至何程度,才能与佛感应道交

【原文】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

净界法师: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它是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主导这个水流的力量有两个。为什么生命的水流,有时候往人天去,有时候往三恶道去,是谁来主导水流的方向呢?第一个业力:就是我们过..

净界法师:佛法的精进不是盲目的冲刺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态:第一个,其心勇悍,你的心是勇猛强悍,没有怯弱、退怯之心,这第一个;第二个,你是无有颠倒,你是跟整个大乘的“空、假、中”三观智慧相应,你不是盲目的冲..

净界法师: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们正式所归依的三宝是理体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归依我们内心的觉正净,但是这是一个..

净界法师: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君生命流转的状况。文昌帝君的前十七世都是一个读书的士大夫,一个人能够十七世做善事,那不容易啊!十七世要按照时间来算,差不多有一千多年,一个生命体在一千多年当中,熟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这是很不容易的。到了第..

净界法师: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要掌握最佳的时机。而听闻佛法,上课的时候是最佳的时机,你平常打妄想也就罢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专心。第二个要保持信心。佛法的修学跟世俗的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

净界法师:离开了心就没有一切法的存在

好,我们来看一看,它前面讲到观念,后面讲实际的操作,那么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一、总说。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

净界法师:怎么去修无分别智呢?

我们看丙二的正修止观。那么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窥基大师的《幽赞》,先把它念一遍:《幽赞》云: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于中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华相,诳惑愚夫,名依他起性。愚夫不了,于斯妄执为我为法,喻实空华,性相都无,名遍计执。依他起上,我法本空,..

净界法师:无分别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么?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面,我们看到正修止观。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无分别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么?当我们来到人世间以后,我们要面对我们过去的业力所显现的种种的果报,所谓成败得失。所以说果报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身为第六意识,它有个问题,它会产生一个错..

净界法师:什么是圆成实性?

我们看第三个:圆成实性。三、圆成实性:圆——圆满、成——成就、实——真实。即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显此遍常体非虚谬,亦名真如、法性等。那么圆成实性,它也是依他起而生的,所以依他起性,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你错误的理解产生遍计执;第二个是正确的了知走上圆成..

净界法师:什么是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是我们要注意的遍计所执性,我们把它念一遍:二、遍计所执性:遍——周遍、计——计度。凡夫六、七识,不了诸法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于中妄执为实我、实法,无时无处不周遍计度,此即遍计所执性。那么遍计所执性,这种周遍计度执着,我们看它的解释:就是这个第六识跟第七识..

净界法师:文昌帝君一些轮回的故事

好,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在《安士全书》里面,印光大师也经常提了,讲到这个《阴骘文》文昌帝君一些轮回的故事,故事很长,我们简单的把它分成三块。那么印光大师他把这个轮回的一些问题,他举文昌帝君的相貌来解释。这文昌帝君的轮回,我们简单把它分成三块。第一块,他的相貌是..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打猎,捉到了一只六牙白象,他就把这只白象献给国王,国王很欢喜,就赏他很多的黄金。这只白象有什么特色呢?这只白象非常的勇敢,在跟别的国家打仗的时候,它勇往直前,所有的箭射它,它是不退转的。平常没有战争的..

净界法师: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贮存,我们先解释一下:理论上我们的心是清净本然的,我们本来是没有业力的,这个是很重要一个概..

净界法师: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好,我们总结:结示: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生命其实它是一个相续的水流。这个水流它主要是两种力量构成的,一个是熏习力,一个是因缘力。这两种力量就推动着水流,往人天去,..

净界法师:由于熏习力,就创造了人生的这些假相出来

好,我们看丁三的唯识正义,我们把它念一遍,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既然是无我,那么应该怎么去解读人生呢?万法唯识,现前一念识心,唯识性——人空、法空——即空。唯识相——举体而——作因、作果、作依、作正、作自、作他——即假。性相圆融——即相即性、即性即相——即中。那..

净界法师:你想主宰你的生命,你来生就不可能往生!

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也曾经受了很多的果报,所以因果的相续,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现在这个业力的问题,已经没办法去解决了,因为这个业太多了,现在的关键在哪里?就是说你要怎么去操控业力,你有两个选择:用自我来主导它,我们习惯性..

净界法师: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生命怎么连贯下来呢?

我们看第二段:问: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答:然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那么这个地方提出第二个问题说,假设我们的生命当中,没有一个自我来主宰、来操控,那么怎么会有一些忆识诵习恩怨等事?为..

净界法师: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我们今天在面对果报的时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这个是你该注意的,因为它影响你的未来。是怎么个影响呢?我们看业果差别: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丑陋从嗔怒中来。高位从恭敬中来,卑贱从憍..

净界法师: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业障就没有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无法控制。因此,妄念就是业障,也就是说妄念是业障的一种表象。消除业障的方法是念佛、忏悔、放生、行善、超度冤亲债主等。什么时候发现念佛、经、咒时杂念少了,..

净界法师:我们应该放弃主宰,追求自在!

我们应该放弃主宰,追求自在!净界法师第16卷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八面,我们看到丁二:问答释疑。那么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叫做: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那么求生净土,我们就面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生命的相状,一个是生命..

净界法师: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就去修对治空有什么缺点?

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就去修对治空有什么缺点?净界法师好,我们来看看《观心法要》怎么说。前面的这个理论是从真如的功德,那我们来看看真如的体性,我们把它念一遍:《观心法要》,于一切位,圣凡因果世出世间诸分位也,由真如不变随缘,故云于一切位,常如其性,由真如随缘不变..

净界法师: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大困难

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重点,就是了生脱死这一块。那么了生脱死这一块,从圣道门的角度,他是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来完成他的了生脱死;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他是到净土去了生脱死。所以虽然我们最后这个成佛的目标是一样,但是过程是不一样的。就是你了生死的地方,就决..

净界法师: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福报的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几个字就开悟了!但这是特殊个案。净土宗最喜欢引的个案是《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没研究教理,也不懂净土..

净界法师: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为什么?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经典,不看祖师的开示。不看经典自己就胡思乱想。往生净土的根本在发菩提心!你为什么求生净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你去净土不是去享受的,是成就佛道的,亲近十方诸佛,..

净界法师: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第一个、唯识所现,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如实?它也不会增加,可也不会减少,它不增不减的把你的业力表现出来。你今生会跟谁做朋友,会跟谁做夫妻,会跟谁做子女,这个就是唯识所现,过去的业力变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