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1

《菩提心修学述要》净界法师目录第一卷【1】云何应住?有情众生四种的安住方式!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啊,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我们一般说是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其实我们是可以把他归纳..

对“师恩”的再思考

在“意乐依止法”中,宗喀巴大师教导我们对于善知识要“念恩生敬”,从功德方面来讲,具格善知识与佛是相等的,而从恩德上来讲,善知识胜于佛陀。我们只有从心底时时忆念善知识的恩德才能真正生起恭敬心,经由这样的如理串习才能做到“视师如佛”,只有生起对善知识的信敬之心,才..

大悲心的生起并非那么简单

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并非那么简单以噶当派的教言衡量,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并不是那么简单。噶当派中曾有这样一个比喻:自己的母亲双目失明、精神失常、年迈体衰、生活不能自理、无依无靠,且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悬崖边,马上就有可能掉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熟视无睹、听之任..

如何应对谣言

昨天已经讲了,别人的侮辱毁谤、粗语恶语,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对心也没有任何损害,故应安忍这些轻毁。对方又提出一个问题:“虽然身心不会为讥毁所害,但讥毁会导致世间人不喜欢我,对我的修行学法有障碍,所以我还是不愿意接受粗恶之语。”答曰:讥毁固然可导致他人因了知你的..

人品是修行的基础学佛必须先学做人

学佛必须先学做人,人品是修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修行便像在空中盖楼,不牢靠。无著菩萨摄受弟子前只考察一条,看来者的人品是不是好。人品好,业障再重也收于门下,人品不好的,一律让回去先学会做人,再来修行。世间对于好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但是好人的根本归结起来就是一..

大愿法师:烟草的来历、吸烟的危害

烟草的来历吸烟,在那些经典里面,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经典里面有很多的呵斥,上面有说到烟草的来历。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海底的龙宫胜王处入甚深禅定,这时候他化自在天就有两个魔女由天降到龙宫来狐媚佛陀。佛陀当然是早已圆满成就的大圣者,所以如如不动。然后一弹指间让这两个现种..

修行中,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修行中,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无论是坐禅、念佛,还是修无上密法,如果没有以菩提心摄持,这种善法的功德并不会很大。比如,一个人以菩提心摄持,供养或布施一百元钱,他所获的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耗尽;而另一个人以自私自利的心,供养或布施一百万,获得的功德就不及前..

嘎玛仁波切:能把嗔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有益的

印度高僧帕丹巴桑吉,是施身法父续传承的祖师,他曾经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嗔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有益的。”阿底峡尊者也说:“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嗔恨,如果对伤害生起嗔恨,就没有对象可以修忍辱。”所以,遇到有人加害我们,如果..

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问: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索达吉堪布答:麦彭仁波切说:“世间的许多亲怨恩仇,都是由说话而引起。”大家可以经常看到国际上许多大事以及身边的小事,往往由说话而引起,也由说话而转变、消止,所以谈话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内容、方式、技巧。上师如意宝也教诫我们:“无论你是出家或..

对“依止法”的再理解

这周是复习课,再一次重温“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对照思维导图和修学地图来系统地思考宗喀巴大师开示的依止法,特别是结合导师的开示来理解,感到心中对法义的理解愈发清晰和明白了。修学依止法是皈依的需要。在走入佛门之初,我们便立下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誓言..

[入行论广解]随时供养诸佛菩萨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学院有个法师到成都的春熙路,看到晚上的彩灯特别庄严,于是就念经观想供养,旁边的一些居士见后非常不解,忙问:“上师,你咕噜咕噜在念什么呀?”【智悲心语】真正有修行的人,看见任何庄严的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供养诸佛菩萨。来源:《入行论广解》第十七课著..

[入行论广解]三译《入菩萨行论》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在我们藏传佛教中,《入菩萨行论》经过了三次翻译。最初是国王赤热巴巾时代,嘎瓦巴匝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作过翻译。赤热巴巾对佛教的贡献相当大,他建立了非常庞大的译经院,从印度迎请了许多的班智达,在藏地也培养了很多译师,不仅对国王赤松德赞时代翻译的前译..

[入行论广解]阿底峡尊者修持菩提心的故事

8播放故事点击这里阿底峡尊者对所有的大乘经论全部通达,在印度的东方和西方,没有再像阿底峡尊者那样聪明出名的人了,而且他前世当过五百世班智达。有一次,他边观修菩提心,边转菩提迦耶的佛塔(佛塔四边都有佛殿),当绕到西边的时候,西边的石佛像亲自对他说:“你如果想在很..

佛陀三转法轮

佛教的教义,概而言之,可分为小乘和大乘。这二者之间,主要是以发心来区别:倘若你修行全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解脱,纵然学的是大乘净土宗、密宗,这也叫做小乘法;如果你闻思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就叫做大乘佛教。现如..

证悟空性唯一依靠信心

且不说世俗中的各种感应,就算是证悟空性、大圆满等胜义谛实相,也唯一依赖于信心。《入中论》中讲过,对空性法门有信心的人,才能成为真实的法器。佛在经中也说:“舍利子,胜义谛唯以信心才能证悟。”倘若我们依靠自己的不共信心,以及上师三宝的殊胜加持,这种因缘一旦聚合,自..

海涛法师:食肉与杀生有同分罪过,来生当堕于粪便盈满宝剑林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生的缘故,因此大家都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直接或间接去损害众生,永远不要用众生血肉来维持色身。食肉之人将远离种种功德,招感一切灾厄,引起四百多种疾病缠身,八万四千的烦恼现前。食肉者烦恼很多,不容易生起利益众生的慈悲心,..

从“念恩生敬”说起

反复读诵《菩提道次第略论》有关依止法的内容,思量导师的开示,我对“念恩生敬”不禁浮想联翩。为何要念恩?究其实际,念恩为的是生敬,生敬是为了对于所依止的善知识生起信心,唯有对善知识生起信心,才能对善知识所说的法生起信心,也才能于法受益。曾有公案说:一位老太太对儿..

嘎玛仁波切:菩提心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谁只要具备了菩提心,一切都会圆满具足

菩提心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谁只要具备了菩提心,一切都会圆满具足;如果缺少了菩提心,所有的修法都将失去真实义。我们忏悔一切的罪业,累积一切的资粮,持无数心咒,观想本尊,接受各种灌顶法门,都是为了生起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是成就佛果不可或缺的主因,不依靠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供灯之功德

顶礼释迦牟尼佛: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上师瑜伽速赐加持: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嘎玛仁波切:真正“善良的心”,功德无量!

整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要义,总括起来,全都在“善良的心”中。心地善良,功德才会圆满;心地恶劣,罪业会不断增长。十一世纪的孟加拉国王子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心地善良,在对弟子问安的时候,会说:“有没有生起善意?”在所有教导中也特别强调:“心地要善良啊!”因为心的善..

索达吉堪布:如何回向才让自己所做的善法获利最大?

如果作上等回向,则所积累的善根资粮根本不会穷尽。《大乘义章》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其中,菩提回向是缘佛果而回向,众生回向是缘众生离苦得乐而回向,实际回向是缘真如而回向。这三种回向都是上等回向,若能随一而行,则善根不但不..

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解释

我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固定模式,有时候先略说再广说,有时候直接广说。因为我毕竟是讲课,不是造论。前辈大德说过,讲课和造论有一定区别,讲课不那么严格,而造论则非常严格。所以我讲课时比较放松,因为如果太严格了,不仅听者感觉比较约束,讲者也会感觉不太轻松。当然,有时候我..

地藏菩萨的前世秘密和菩提心七重因果修法

时值末法,法弱魔强,很多清净的教法未被传习,比如修本尊一事上,很多人的修持不建立在戒律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只是精进地修法、念诵,杂以三毒。所感召的决不会是出世之果报,仅得少少人天福报,有的可能还堕恶道。如普通人再精进,恐怕也念不了几个亿,但是念诵几个亿忿怒本尊心..

一福压百祸,菩萨也要积累资粮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不能证悟?就是因为福报不够。在二种资粮中,福德资粮尤为重要。我们一般在修行中,如人生无常要求的数量观够了,就不观了;念百字明,十万遍念完,就不念了;磕头等也是如此,根本不重视,修过了就不再修了,这不是修行人的行为。一个修行人,在有生..

索达吉堪布:喜欢念《心经》的人,是大福报大智慧之人

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曾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丢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这就说明,除了般若波罗蜜多..

嘎玛仁波切:戒掉迷心诱惑

现代社会,迷心的诱惑有很多。有人喜欢抽烟、喝酒,有人酷爱打麻将、赌博、玩游戏,还有些人则沉溺在毒品或淫秽书籍、视频中不能自拔,身心都受到巨大的毒害。这些迷心诱惑,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不良习惯,更因为有极大的负面作用,会对大家的今生来世产生可怕的影响。..

农历十月十八 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圆寂日

农历十月十八,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圆寂纪念日。阿底峡尊者,古印度高僧,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为西藏佛教在10世纪后的重新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藏族佛教徒尊称其为“觉沃杰”,意为“佛尊&rd..

从念恩到报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们,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对众生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甚至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曾做过..

索达吉堪布与妈妈的故事:一个出家人的孝道

我的大恩母亲仁措,今早8时离开了这个世界。请有缘者为她念百遍以上观音心咒"嗡嘛呢贝美吽"或放点生。——索达吉堪布微博2016/6/514:44索达吉堪布与母亲在一起问:出家人也讲孝道吗?答:佛陀时代有一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供养,又不知是否违背戒律,于是去请示佛陀。佛..

使容貌变美丽庄严的咒语,男女通用

绿度母心咒唵ong达da咧lie都dū达da咧lie都dū咧lie莎suo哈ha据说,白度母和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两滴眼泪所化现。修持绿度母的女子,诚心念颂,会越来越美,这是多位活佛说过的话。虽然这样难免会让各位女同学们陷入我执的境界,但是要明白,大部分人无法立即超脱,而度母也不会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