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净慧长老: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定,情绪稳定了,修习禅定就容易进入境界;慧,就是心地的开朗,心开意解,有正确的知见。修行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以邪为正,以正为邪,就容易走..

憨山大师:信解行证

教有信解行证四门。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古人云:先悟后修,是则悟后..

道源法师: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盆水,本来有泥沙,叫做浑水,你把它静下来就澄清了,取静为行,就是为澄清诸念。我们众生的苦恼在哪里?苦..

道源法师:佛告诉你为啥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心静智慧来(资料图)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佛经解释】“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盆水,本来有泥沙,叫做浑水,你把它静下来就澄清了,取静为行,就是为澄清..

《圆觉经》之迷识四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这就是《金刚经》说的四个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的「寿命」,就是《金刚经》说的“寿者相”。但是你要注意看《讲义..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圆觉经》“是故当知!”怎么知道你有我执呢?“有爱我者,我与随顺”,你本来有爱心要爱人,人家要是爱了你,你就跟他随顺。你没有个我,怎么跟人家随顺?这一试验,就试验出来有..

超人的智慧

【经典原文】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圆觉经》【佛经解释】“辩音汝当知!”佛告诉辩音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一切诸菩萨的智慧清净,都不起障碍。“皆依禅定生”,学佛法不是依文解义求学问,你的学问大了,以前不会..

清净法师:心定才是禅定

禅定是指“心一境性”【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圆明。”我们讲的《华严金狮子章》,就是圆明、圆满、满教。贤首国师说:“由圆明而证菩提。”只有圆明才能够被称为菩提。不管你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那都不是满月,都不能够叫菩提。《起信论》中说,诸佛菩萨的大智有无量的..

在三界火宅中化热恼得清凉

由于受到吹袭台湾超强热带气旋的影响,这两天香港气温上升至入夏以来最高点,14区空气污浊爆表,昨天35度,今天37度(7月9日);盛夏毒暑,热恼难耐,感觉就好像进入了一间着火的房子——「火宅」里一样;试问谁人不想快快地逃离?这不禁令人想起了佛经中的一首偈:「三界无安,犹..

欲望由爱而产生 生命因欲望而有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欲望由爱而产生,生命因欲望而有。众生之所以贪生怕死,格外爱恋生命,还是因为种种欲望的缘故。以贪爱种种欲望为因,就有..

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正常,你的法身慧命已经不能起妙用了,所以说你着魔了。怎样在这些五欲六尘的魔境和烦恼业障的痛苦之中,去生起甚深的般若智慧的证悟呢?只有在这些惑业外境之中生..

圣空法师:千万不要会错佛意而有偏执

很多人认为要明心见性就不能动念。这完全是偏执。即便能断掉心意识,进入空寂境界,也不是真心本来面目。要知道妄念烦恼的本质就是真心自性,不是在妄念之外存有另一个真心。所以经典里讲的“无念”、“无心”都是从了义的角度说的,起用当下真觉不动,清楚一切乃是自性起用。念头..

圣空法师:《楞严经》大义

《楞严经》第六卷大义【圣空法师开示】如何修行楞严法门?楞严法门是以修持楞严经为主,读诵楞严咒为护持,增加定力。平时每天的功课以读诵楞严咒为主,根据每位同修的时间多少,可以连续读诵1遍、3遍、5遍、7遍、14遍、21遍,然后定期读诵楞严经,或在读完楞严咒后读诵楞严经。读..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此文讲解除三毒的苦。上来既救七难,但众生尚有意业的贪瞋痴,是自心内的烦恼,故又要说解除三毒文,这是意业感机。这三毒较食砒饮鸠还要利害,食砒饮鸠,其毒仅伤躯体,不过一世而已,此三毒能伤法身,断慧命,永堕地狱,..

用佛教生命观怎么解释试管婴儿?

投胎、入胎也可由业力自然促成佛教一向认为,人的投胎、入胎,根据《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也就是说,众生之有生死,就是因为有男女的欲念与欲事,淫根不断,无法出离生死。在投胎之时,多半是由于对于父母的房事产生颠倒爱著;对父亲产生兴趣,入胎即为女婴..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士”等,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与金刚萨埵同体,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门的护法。普贤的意义,依据《圆觉经》记载之义为“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探玄记》则解释为“德周法..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Buddha的音译。又称浮图、浮陀等,..

许多的社会悲剧都由不当男女关系造成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大正一七·九一六中)可知众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来,若要凡夫众生,皆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众生修证..

色欲之害人,实甚於猛兽横流

佛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於所乐之境,希求而不舍也。“多”者谓其欲乐之境非一。故昔者,因贪多欲,而受逼迫身心之痛苦也。一切尘境,悉能染污吾人之心,为生死之根本。然何以能知五欲为苦?六根对六尘,任运贪著,如磁石吸铁,不期然而然。当知尘本非欲,而其中别..

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经验及学佛体验令我感悟到,身心是陋劣不真实的,疾病是因缘而生的,而念佛的确是一剂能够除却身心疾病的无上良药。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圣贤经教,深信因果,信愿念佛,不畏身心疾苦,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一生就不会白白..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1、教外别传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许多社会悲剧都由不当男女关系造成

核心提示:智敏上师,浙江上虞多宝讲寺住持,生于1927年。15岁阅佛经后当即吃素。1954年跟随能海上师上五台山,同年秋天由清定上师剃度。文革期间法师因遭受折磨,以致双足腐烂,由同学护送回上海,经医院截肢才得保住生命。期间法师仍坚持每天朝暮课诵,恳切礼佛。法师一生坚持不..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可知众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来,若要凡夫众生,皆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众生修证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第一天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要是你不知道打佛七的目的、那末,在这次佛七中,是用不上功的。打佛七讲开示,横说坚说的都不外乎“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因为这是大家须要正确认识的。我们为什么..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也就是我们资料上所讲的“佛道非由作止任灭而得”,这是四种病,“作止任灭”,是真实地去修,应该要消除的四种病。第..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法嗣。两位大师佛法上互相探讨、修持上互相激励,在弘扬佛法和教化众生的事业中,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最相契的莲友,为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

圣严法师:用佛教生命观怎么解释试管婴儿?

编者按:佛教对生命的诞生有自己系统的解释,如佛经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但试管婴儿是一种全新现象,是否与佛经所说生命诞生原理不一致?按照佛教的生命观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精卵本身带有性别,若不离淫欲性,在因缘成熟时即可入胎投生。佛教一向认为,人的投胎、..

虚云长老:希望有心求道、愿出生死的人,切勿再被五欲七情所转!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们的模范。全经着重说“淫”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文章来。最初由阿难示现,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

百年高僧之:人天导师虚云法师

提起虚云老和尚的大名(西元1840~1959年),佛门缁素四众莫不如雷贯耳,油然生起崇敬之心。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老和尚一生充满传奇,高龄一百二十岁始圆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