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仁波切

在佛教看来 “自我”只是个幻觉

“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幻觉。“自我”永远都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

宗萨仁波切:生命中的很多显现 都是源于缺乏福德

缺乏福德,会认为轮回很精彩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那种世俗的幸福),你会很幸福,一直都很好,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里面。没有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

皈依佛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吗?

佛教是在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什么是现实?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拥有的——观念、财产、朋友、家庭、关系,这些是现实吗?这些是永恒的吗?这些是确定的吗?从佛法的角度,它们不是。它们永远都在变化,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努力,但..

宗萨仁波切:有时候我真想在城市的某个地方转生成妓女

宗萨仁波切有时候我宁愿在城市的某个地方重生为妓女,那样我可以避开所有这些精神物质主义的贪腐而利益众生。1、仁波切,您生下来就是佛教上师,所以人们一般都对您是如何被抚养长大的非常好奇。可否给我们讲讲您的童年?按理说我应该是蒋扬钦哲确吉洛珠的转世,但我并不确定。因..

商人、政治家、演员、音乐家都可以念这个咒!

念咒是很好的修持方法如果你想念诵什么的话,缘起咒总是很好的:嗡耶达玛玛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多哈雅巴达得堪匝友呢若达诶旺巴德玛哈夏儿玛纳梭哈。1、我们应该发愿成为一位好的生意人吗?一段作为商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对世界有很大帮助。事实上,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

宗萨仁波切:人必须接受和善用自己的孤独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维持独处修行的场所在哪里都无妨,所以试着不要过分挑剔。否则,你会为了安排正确的修行条件,而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枝微末节上,却没有时间修持。龙钦巴(Longchenpa)曾说,在山顶上,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会较为清晰,因此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所以,如果..

宗萨仁波切:关于烦恼、抑郁、孤独

用佛法来解读烦恼、抑郁、孤独即使在这个不完美的轮回中,一个人还是可以通过生起满足感而试着拼凑一点点幸福。当你满足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厌倦。只有当你太过贪心的时候,才几乎不可能感到兴奋。1、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传统观念上,烦恼是一个基于错误感知或错误理解之..

想改变命运?先认清因果和轮回

轮回在强有力地存在和运转着因果与轮回轮回中的事情只会暂时显得美好1、轮回真的存在吗?轮回的意思是“不断地循环往复”。但是究竟是什么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呢?是无明、行及其结果(根据十二缘起的教法)——每一个创造另外一个。作为结果,轮回以一种既有序又混乱的方式,生动多..

宗萨仁波切:想改变命运?先认清因果和轮回

因果与轮回轮回中的事情只会暂时显得美好1、轮回真的存在吗?轮回的意思是“不断地循环往复”。但是究竟是什么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呢?是无明、行及其结果(根据十二缘起的教法)——每一个创造另外一个。作为结果,轮回以一种既有序又混乱的方式,生动多彩而又痛苦地存在着,仿佛触手可..

是时候彻底变革我们培养转世祖古的方式了

年轻的祖古也面临着属于他们的挑战文:宗萨仁波切最近第四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发布声明称他已放弃之前所承担的角色,这一声明激起了来自很多不同角度的复杂感受。一方面来讲,作为在过去许多生世都曾与蒋贡康楚有着紧密联结的蒋扬钦哲的转世祖古,我所关心的是佛法,尤其是利美(不分..

宗萨仁波切:物质主义的游戏永远无法真正地根除不安全感

物质主义的游戏无法根除不安全感很多人相信,如果有很多钱,或者有个好丈夫,或者晋升为高官,你就会幸福。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很多有钱人没有时间欣赏金盏花美丽的黄颜色;一个好丈夫可能有勃起障碍;一个有权有势的高官可能有具“壁橱里的骷髅”,日后将会回来缠扰他。所以,他..

宗萨仁波切:建立自信 破除不安全感的真言

积累精神生活中的幸运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幸运?有两种幸运:Materialluck——物质追求方面的幸运;以及SpiritualLuck——精神追求方面的幸运。如果追求祈愿的物质方面的幸运,哪怕你得到了,我们也并不肯定你会快乐,因为人对物质的贪求永无止境。而你如果追求祈愿的是精神..

佛教里关于因缘的表述比科学更加深入内在

【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缘】不论你是否相信,完全彻底地理解因、缘和果就是理解空性。因为当你完全理解了因缘,就会认识到没有独立的、万能的、初始的因。把三四根木棍立在一起,顶上放块木板,这时如果再在木板上放只杯子,突然间那东西就成了桌子。如果你坐在上面,它..

宗萨仁波切:口口声声说的“爱”到底是什么

贪着就像是一种迷幻药,常有美丽的外表作装饰文:宗萨仁波切男女相恋时海誓山盟,爱到至深至切时甚至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我们一般认为的爱情定义就是希望对方能快乐,奇怪的是:当其中一人另有新欢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诚心献上祝福,而是不计一切代价想拆散对方挽回颓势。如果为..

宗萨仁波切:我们真的爱过吗?

感情的收支平衡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很爱自己的家人,你很爱自己的孩子、妻子,不是吗?你会带她们去吃他们喜欢的披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从不忘记给他们买礼物,在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扮怪物尝试改变他们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确信这就是爱,大概没有人会说这不是爱。根据佛法,在我们..

多识仁波切:佛教旨在消除麻烦的根源

一、人类主观世界的净化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是小乘价值观,诸善奉行是大乘价值观,自净其意是三乘佛教的总旨。佛教旨在消除麻烦的根源行善作恶的主导者是思想意识,因此,自净其意是教义核心。自净其意的“意”指心意识。心意识分而为三,如顺经..

宗萨仁波切:超越因果才是真正的佛性

宗萨仁波切:超越因果才是真正的佛性虽然我们谈过人类基本的善良本性,以及本质上就是佛,但却从未证明众生有任何基本的善良存在。如果从经验上判断,“性恶”可能是更实际的说法。大部分佛教徒不加思索地就认为,他们当然具有某个叫做“佛性”的东西,甚至连怀疑一下自己有没有佛..

宗萨仁波切:千万次生命中我们不断地重逢

轮回中相遇人生中有太多假的别离。千万生中,我不断回来,做你的丈夫,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敌人,做你的朋友,做你家里的那只小虫子,作为食物被你吃掉。龙树菩萨说:“我们不断地重逢。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唯一能将负面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有益的,..

宗萨仁波切:孤独是佛教徒智慧的曙光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吗?还有:为什么我们不能独自生活?宗萨仁波切说:如果我们能够独自过活,那会很好,这正是瑜伽士所擅长的,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从各种包袱中解脱的原因。对我而言,孤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问题。根据佛教,孤独是根源于我之前谈到的不安全感。..

回向的甚深力量

摘自|《不是为了快乐》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你也可以将所有在..

宗萨仁波切:所有的情爱都基于自我

不计付出的爱才是真的爱文:宗萨钦哲仁波切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很爱自己的家人,你很爱自己的孩子、妻子,不是吗?你会带她们去吃他们喜欢的披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从不忘记给他们买礼物,在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扮怪物尝试改变他们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确信这就是爱,大概没有人会说..

宗萨仁波切:真正修行人的障碍

真正修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障碍,一旦你进入这个所谓的佛法,你生病也多了,生活中失败的状况也比以前多。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学会去感谢欣赏这些障碍。记得吗?战士要感谢一切的事情,感谢欣赏任何一件事情,是战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同时也要明白,没有什么东西是战士..

一个佛教徒应该投资孤独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吗?还有:为什么我们不能独自生活?宗萨仁波切说:如果我们能够独自过活,那会很好,这正是瑜伽士所擅长的,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从各种包袱中解脱的原因。对我而言,孤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问题。根据佛教,孤独是根源于我之前谈到的不安全感。..

宗萨仁波切:抚摸袈裟,我仍然会流泪

我想中国一定是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够出现像菩提达摩这种大师,能够把佛法带到中国来。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这些以往的大师们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努力,什么样艰苦的环境,才能够把佛法从印度带到中国来。然后他们在新来到的这个社会里,设下什么样的模范,所起的这种的领导作用,他..

忍耐,送给正在磕长头的你

按:如果您正在修加行,我想,下面引用的这篇宗萨钦哲仁波切的精彩问答,对您来说一定会有所启发,对大部分人来说,磕十万个长头无异是一种苦行。只想看书、念咒,不想磕头的时候怎么办?自己从宗萨仁波切的开示里面找答案吧。问:四加行是消除业障,还是为了增加修行的痛苦?答:..

宗萨仁波切:一切是空

一切是空悉达多证悟后不久,他的话语,我们所称的“法”(dharma),开始深入印度各阶层的生活。它超越了种姓制度,吸引了大众,不分贫富。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原是一位残酷的战将及暴君,曾经为了巩固政权,不眨眼地杀害他最亲近的人。然而甚至连阿育王,最终都在法中找到真理..

宗萨仁波切:佛教不是禁欲主义

我们有限的逻辑悉达多认为教法不易,是千真万确的。在这个被贪婪、骄傲和物质主义所驱动的世界里,即使只是教导爱、慈悲、利他等基本原则都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空性的究竟实相。我们被短视的想法所困,被现实性所囿限。对我们而言,能够掌握而且即刻有用的东西,才值得我们投下时..

宗萨仁波切: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许多对佛陀的教法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教是病态的,他们认为佛教徒否定快乐,只想到痛苦。他们设想佛教徒排斥美丽及身体的享受,因为这些是诱惑;佛教徒应该是纯净而节制的。事实上,在悉达多的教法中,并不特别反对美丽和享乐甚于其它的任何概念——只要我们不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

宗萨仁波切对六道轮回图的讲解

我相信你们当中许多人都看过“生命之轮”(六道轮回图)的图像,那是一幅相当常见的图画,几乎在每一座佛寺前都看得到。事实上,某些佛教学者相信,这幅画比佛像更早出现,这或许是最早存在的佛教图记。大体而言,这幅画是在描绘生命。我猜想,对生命的好奇,是我们所具有的一种强..

宗萨仁波切:念经时连屁都不可以放?

面对法道上的诸多规则,例如持咒的时候不能放屁,上厕所的时候不能念经,我们要怎么同时保持开放性,像您说的获取更为宽广的向度?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规则当成是方法和工具。工具,意味着他们不是你的目标,你不是为了在持咒时不放屁而成为佛教徒的,你成为佛教徒是为了证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