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

海涛法师:爱生气的人,损福报、长相丑、无人缘!

问:如何不生气?海涛法师答:你要了解生气跟不生气的优、缺点。生气有什么缺点?首先,佛说爱生气不修忍辱的人,长相丑陋又麻烦;二、损福报;三、没有人缘;四、口才不好;五、死后下地狱。爱生气有这些不好的果报。不生气呢?不生气的人来生相貌庄严,口才好,福报大,人缘好,..

学诚法师《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我们今生得到了暇满的人身,遇到了佛法,非常地幸运。学习佛法,第一步就是要认清世间的过患,远离恶友恶法,多亲近善知识、善友。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必定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什么..

海涛法师:天花乱坠、法水布施,天天行慈悲,哪里会不好呢?

问:我是学做施食的初学者,请问师父:在自己家里阳台做施食,水需要泼出地面吗?海涛法师:最好是反正往天花乱坠、法水布施,你要观想它们每天都在楼下等你布施。那些流浪狗讲实在,你如果对它布施过一次,每天它都在那里等你;这些孤魂野鬼也是这样,你一直布施,它就会越聚越多..

海涛法师:食肉与殺生有同分罪過,来生当堕于粪便盈满宝剑林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生的缘故,因此大家都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直接或间接去损害众生,永远不要用众生血肉来维持色身。食肉之人将远离种种功德,招感一切灾厄,引起四百多种疾病缠身,八万四千的烦恼现前。食肉者烦恼很多,不容易生起利益众生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基本的慈悲之道》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生的缘故,因此大家都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直接或间接去损害众生,永远不要用众生血肉来维持色身。食肉之人将远离种种功德,招感一切灾厄,引起四百多种疾病缠身,八万四千的烦恼现前。食肉者烦恼很多,不容易生起利益众生的慈悲心,..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小事件,层出不穷:高官落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游行、空难坠机等等,接二连三,说之不尽。尤其现今社会中,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然备受关注与批评,因此,每日报章新闻,针砭时事,说长论短,各执一词,莫衷一..

济群法师《学佛与做人》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保发财,保健康,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当然,一个学佛的人,..

东林祖庭对济群法师的专访

(8月13日下午,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抵达东林祖庭。恰逢东林净土文化进修班开学,应代住持大安法师盛情邀请,济群法师为进修班学员举办了一场佛学讲座。13日晚,东林祖庭网站对济群法师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实录。)记者:法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相..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进行舍利分拣将初步拣出的净慧长老舍利供奉于灵堂内供信众瞻礼净慧长老舍利子5月1日,黄梅四祖寺举行净慧长老荼毗化身窑开窑仪式。长老生前弟子、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千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灵骨作初步分拣:呈红蓝白色、晶莹透明。上午九时许,将初步拣..

从幻觉中醒来

阿底峡尊者,印度人,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在西藏期间,他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窍诀与法门。其中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撰著的论典,有些是他和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他创立的噶当派法门包括父法和子法。其中的“父”,是指阿底峡尊者;“子”,则是指他的学生、弟子。..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熟溜病的对治

念《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功课,而且每次上课的前后、修法的前后也都要修持,所以我把修法当中最容易犯、又最难以觉察的问题,在此做个提醒。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热血青年,我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件事情,就是说:人和畜生有什么不同?人会说话,这就是和畜生的不同?答案:不是的。是因为人有思想,他懂得怎么样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出家修行彻底地告诉了我们,单单有思想还是不行的,一定..

菩提心略修法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菩提心是我们唯一的依处,除了菩提心以外,不要说世间所谓的圆满,就是出世间声闻、缘觉等小乘修..

宏海法师:圣地圣法圣迹

1圣地圣法圣迹-进藏2圣地圣法圣迹-大昭寺(上)3圣地圣法圣迹-大昭寺(下)4圣地圣法圣迹-哲蚌寺(上)5圣地圣法圣迹-哲蚌寺(下)6圣地圣法圣迹-色拉寺(上)7圣地圣法圣迹-色拉寺(下)8圣地圣法圣迹-甘丹寺9圣地圣法圣迹-楚布寺10圣地圣法圣迹-桑耶寺(上)11圣地圣法圣迹-桑耶..

如何能一直成功下去呢

问:一般人很害怕失败和痛苦,非常希求成功和快乐。如何能一直成功下去呢?索达吉堪布答:很多大德经常在修心法门中讲:人快乐并不一定好,因为会耗尽福德;而痛苦也不一定不好,因为能净除罪障。这种解释方法,我们以前都没有听过,所以大家都厌苦欣乐。其实,在快乐时,更应心生..

让法落实到心行的方法

让法落实到心行的方法本节课开始学习略示修法。法义概述了略示修法,并讲到加行修法的前四项。在此,结合本节法义进行简单的几点观察思考,供养师兄们。1。为什么很多法义自己用起来没有力量?这一年多来学习了不少法义,经过各种细致入微的引导,法义学的时候也挺有感觉,但遇到对..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朋友们!◎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以,要听闻上师的教授;◎仅仅了解佛法,是不能获得佛果的。所以,光了解不行,要修持;◇远离对自心有不良影响的地方,常居住在能增长善业的地方;◎在修行没有获得..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者饱尝生不..

清凉山浅记:山中菩萨如云集

“文殊使者”合影“文殊使者”合影“文殊使者”合影文:Sherry一直以来喜欢生活中美丽的风景,温暖的事物,简单的交往,凡是能感化心灵,积极向上的瞬间,正向利他的举止,都会让人过目不忘,铭刻在心。当然这次参加文殊信仰论坛,身边也有诸多温馨的回忆。众所皆知,“清凉圣地每..

光明禅师:持诵《金刚经》即得智慧又修功德

真诚感谢各位同修道友的发心,在藏地七年的修行生涯里我曾反复发愿与有缘的同修一起互相鼓励监督下每天至少持诵一遍《金刚经》直至背诵自如,当我们将此稀有的功德经成佛之经背诵下来之时,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真正的稀有的佛塔,凡所见闻念触的各类众生因此而得到解脱,不仅仅是为..

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

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

使容貌变美丽庄严的咒语,男女通用

绿度母心咒唵ong达da咧lie都dū达da咧lie都dū咧lie莎suo哈ha据说,白度母和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两滴眼泪所化现。修持绿度母的女子,诚心念颂,会越来越美,这是多位活佛说过的话。虽然这样难免会让各位女同学们陷入我执的境界,但是要明白,大部分人无法立即超脱,而度母也不会因..

如何改善财运、求财得财

财富宝要以世间法论,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要钱,上学读书要钱,结婚生子要钱,孝养父母要钱,买房子要钱,亲戚朋友相聚吃顿饭也要钱.......从出生起,人就自然形成了对财富的依赖需求,缺乏了财富滋养,生命尚且难以维计,何况其它精神需求。由于财富和其它福报..

丈夫非常反对我学佛,要怎么办

此时正是你转逆缘为道用的时候,不要嗔恨他,这样只能使双方的敌对情绪增加,如果没有象他这样的无明众生,我们去慈悲谁?正是有他们的愚痴行为,才使我们有机会去修慈悲与忍辱,应把这种逆缘视为德行增长的良机。如过去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法,上到国王,下至老百姓无一不是对他毕..

感恩从忆念生身之母的恩德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们,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对众生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甚至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曾做过..

阿底峡尊者唐卡

主尊阿底峡尊者头戴班智达帽(通人冠),面相慈悲圆润,双目微垂。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安住于法座之上。法座右侧置有佛塔,顶部置有日月轮。左侧置有一圆形容器,这二样是阿底峡尊者的重要标记。主尊四周由各色宝珠围绕,殊胜庄严。(图:慧日佛艺)恭迎阿底峡尊者圆..

扎什伦布寺的福报

1・黄昏,踏着金黄色光线,在强巴佛殿外围,双手合十,默默祈福。斜阳将人影和树影拉得很长,佛殿门口脱了一大堆黄色鞋子,晚课已经开始,一群少年僧侣,身披红袍,头戴黄色尖顶法帽,吹起长号,转动法器,开始诵经……图为错钦大殿。2・少年僧侣的背影使人想起了那位资质聪颖的根..

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