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三宝门中好修福 一文种下万文收

供养福德无量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若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

高僧眼中的几种人生状态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站在人道的本位,多研究人生问题,增加自己对人生真理的理解与认识,是有意义的。对于人生的观察或看法,名人皆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

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出现在什么时代?

白马寺一、殊胜地位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9年),汉明帝梦到全身散发金光的神仙落于皇宫大殿,太史傅毅解梦认为是天竺佛陀飞临。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去西域取经。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为他们传法,并受邀来华译经,驻锡皇帝在首都洛阳专门为他..

僧人培训的必要内容应包括世俗基本道德修养

僧团的素质决定着佛教未来的发展我以为僧格的素质既应该包含佛教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应该缺乏那些既符合佛陀教义的精神又没有时代和社会文化局限的世俗美德。僧人的人生观不外乎就是四谛教义,它在佛陀那里就是正见的内容,是出家学佛的人思想上的起点,也是他修行..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於此,世称虞苑。虞翻在园里讲学并种了许多频婆树和苛子树,亦叫“苛林”。虞翻死後,施宅为寺,名曰:“制止寺”。光孝寺的历史源远流长。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

说人家的是非,是作恶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儿草种吧!好难看呐!”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

心里不干净,说的话就不干净

一个人心里不干净,他说出的一切话都是不干净的。就像这一个杯,这个杯本来就是很脏的,有很多灰尘,虽然你往里倒了很多的干净水,最后你倒出来的时候,这水都是被污染的水。佛法很清净,你讲得好像是很有道理,但是由于你的容器不干净,倒出来的法水,它也变成不干净了,所以你没..

人间所有的阴谋暗行鬼神全知道且连累祖宗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中记载:一、沧州插花庙有一董姓的老尼姑,曾经告诉纪晓岚的外祖父雪峰弭公一件事。有一位卖花的老妇,夜间经某熟识的妇女的墓时,突然见到此夫人的阴魂站在树下,用手指着自己。由于无可逃避,只好战栗地向前拜见。这位夫人告诉她说:“我每天晚上..

佛陀是如何为年少比丘断灭欲念的?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昔佛在舍卫国。祇洹说法。时有年少比丘入城分卫。见一年少女人端正无比。心存色欲迷结不解。遂便成病食饮不下。颜色憔悴委卧不起。同学道人往问讯之何所患苦。年少比丘具说其意。欲坏道心从彼爱欲愿不如意愁结为病。同学谏喻不入其耳。便强扶持将至佛所。具..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可能还不容易,这样来说我们比古人就要差一些,那古人他怎么能多少年都不打失?念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日了,你能有一个钟头不乱啊,你这个..

为什么要出家

我有一个好朋友,出身富裕之家,从小就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就像一个公主一样,可是,在二十三岁时,正在她妈妈热心为她准备婚纱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出家。这个举动令她的亲人及我们这些好友很不理解,试想一下,出身富裕之家,一出生就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不用为柴米油盐而操心..

人死后神识也会随之死亡吗?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经典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章经》,但每段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经典原文】佛言:昔一人往难比丘言:“人死识..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 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佛经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章经》,每段之间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阿罗汉的业果与凡夫不同【佛经原文】佛言:阿罗汉有盛阴无五阴,..

为啥人常做蠢事?佛说根本原因是这个

【佛经介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

佛说能正确忍辱的人定会受到众人尊敬

【佛经介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

人都觉得有我 为什么世尊说无我

雁过长空有无痕迹?《四十二章经》: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后注】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及自我主宰的能力。从无常..

出家人证成神通阿罗汉的四个阶段

《四十二章经》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

五台山: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

去五台山旅游需要了解的知识与注意事项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

佛说沉迷色欲金钱就如同刀尖舔蜜

《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注:财物和美色对于人来讲,就像小孩子贪图刀刃上粘着的丁点儿蜂蜜:它吸引人的那点甜味,根本不够一餐的美食,相反倒有被割断舌头的危险。..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俗话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又说:“寡欲必多男,贪淫每无后。”孔子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老彭说:“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百颗,不如独睡。”黄庭经说:“急守精室毋妄泄,闭而保之可长活。”实在是因为淫欲会使人..

丈夫出轨!太太求助高僧神奇后果

一个家庭里,假如丈夫发生了婚外情,做太太的一般有几种情形,一个就是痛苦,自我折磨;一个就是不甘愿,抱怨先生为什么不爱我而要爱她,甚至产生报复的心理。当太太发现丈夫有了婚外情,应该如何处理?我看现在的社会,丈夫有了婚外情,大部分是男人的问题,但有时候女人也应该要自..

每日一禅:喜欢和爱

喜欢与爱有什么区别?师傅看到,一个孩子站在花前,久久不肯离开,孩子被花的美丽迷醉,不由伸手把花摘下。师傅说,这就是喜欢。接着,师傅指了指另一个男孩,见孩子满头大汗在给花浇水,又担心花被烈日晒着,就站在花前挡太阳。师傅说这就是爱。喜欢是为了得到,而爱却是为了付出..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而古人自励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说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弃必..

报父母恩咒 :孝顺,至道之法,善之极莫大于孝

报父母恩咒的经典出处一般认为出自《佛说盂兰盆经》,然而报父母恩咒实则出自北宋遇荣《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难报,却无以为报,则是佛教报父母恩咒。佛教报父母恩咒乃每逢农历七月中每日念诵报恩咒四十九遍,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报父母恩咒如一日..

吃东西,绝对不要吃饱,六、七分饱是最好

真正觉悟的人,他没有妄想,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精神饱满,不打瞌睡。再跟诸位说,他不要睡觉。经上说「财色名食睡」,这是五盖,五种烦恼,本性里头没有的。真正觉悟的人,他不要吃饭,他不要睡觉,他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这是真正觉悟人。我们今天还要吃饭、还要睡觉,就是没..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又云:“世无所怙,惟忍可..

一切轮回皆因男欢女爱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也就是说有爱欲之心,就会轮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脱。一切轮回皆因男欢女爱1、男欢女爱佛教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

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熙熙攘攘这个成语是说明,这个世界如此热闹,皆因利益而往来。一切众生为个人利益而争夺,这从理论上反映了世俗人难以懂得财富的真谛,从实践上更是难以做到舍财为善..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淫好色、贪淫好色的危害三个方面的比喻。第一类:美色的比喻比喻1:美貌异性VS装屎尿的花瓶经文:“若装饰女人,如画瓮盛粪,但观诸外相,谁知里不净。”(选自《大乘日子王所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