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情绪,是我们修行时最大的违缘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9-11-10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编者按

失控的情绪

2019.11.10



内心无力是职业咨询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在职业咨询中来访者经常反应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个也不是自己喜欢的。


当问来访者,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时,经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是啊,哪种职业才是自己喜欢的呐?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用理智回答的,因为每样职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能用心去感受,自己做着舒不舒畅,开不开心。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信号,体现着内心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以及自己所秉持的一些信念。


由于很多原因,生活中很多人的情感是挺隔离或者麻木的,感受不到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念头,其实,这个是可以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训练的。


那么,怎么训练我们的心呢?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习惯等所有的种子、数据、信息,都储存在藏识这个“硬盘”当中。 


当人的思维波动太大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会被覆盖。不但情绪无法稳定,智慧也会受到限制。


当人的思维归零的时候,在零的层面上,没有好坏之分,似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超越时间和空间,但从禅修者的感觉而言,已经完全超越了时空,没有任何开心和不开心。


经过长期禅修训练的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安宁与智慧。 


西方十分流行的催眠也是差不多的原理,让催眠者进入到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此时精神的波动大幅降低。在这种状态中,就可以回忆起一些平时不可能记起的,早已遗忘的久远记忆。


比如,有人天生就有恐高症,或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灵障碍,通过催眠,就可以找到这些障碍的根源,心灵问题就可以随之而化解。


当然,催眠的准确率与治愈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而禅修的功效就更为明显了。在藏识的状态中停留,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这就是修禅。


刚开始的时候,哪怕能停留三十秒、一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但若能继续用功,就可以在这个状态中停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这样长期熏习,生活中的任何风浪、违缘,都可以化为云烟,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更是能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禅定,完全可以突破焦虑的层面,进入到意识的最深层。在最深层的状态中,完全可以感觉到无比的自由、轻松、宁静与快乐,佛教称之为禅悦。




禅修的四个阶段


01

对立阶段



刚开始的时候,修行还是很苦的。


因为在调服内心的时候,它会反抗、抵制。让它去修出离心,它不但没有厌倦这个世界,反而愈加贪婪;让它去修慈悲心、菩提心,它不单不修,而且越发自私、邪恶;对佛法的信心很微弱,满脑子装的,都是像海洋里的巨浪一样强有力的贪、嗔、痴、慢等与解脱背道而驰的念头。


有些时候昏沉,有些时候掉举、散乱。而此时我们自身的修行能力又很弱,我们的内心,就像飘在空中的纸一样不由自主,一切都要听从烦恼、杂念的摆布。


痛苦、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自私、贪欲等烦恼随时都在轮番攻击、威胁着我们。无论怎样想方设法对治,都无法平息,只能任由烦恼一直发展、成长,最后演变为打人、骂人、杀人等恶劣行为。这是修行人最痛苦的阶段。

 

但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是所有普通人修行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过段时间以后,就会挺过,不可能永远都这样受挫。


如果闭关修行修得比较好,只需六个月左右,就可以闯过这个难关。当然,如果一味逃避、畏缩,就永远过不了这个关,那也永远无法修禅定,永远无法证悟。

 

一般人会说,修行的障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修行障碍,诸如生活、工作不顺利等等;一种是内在的修行障碍,比如身体不健康等等。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内、外、密最大的违缘,是各种各样的杂念、情绪。

 

从表面看来,不能说所有生病是因为情绪。《俱舍论》当中也讲过,肉体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属性,在五蕴的分类当中,它们是分开的。


但从深层次而言,所有的疾病、痛苦,都是意识创造的。除了意识以外,所谓的病痛与苦难都不存在。


其实,佛教所说的四种魔,其本质,就是我们的混乱念头,或毁灭性的情绪产生的一种现象。除了情绪、幻觉以外,没有什么外在的鬼和魔。


比如,修古萨里断行的时候,修行的瑜伽士眼前,会出现鬼、神、魔或各种动物等非常恐怖的幻觉。这些现象其实都不存在,都是精神创造的幻觉。

 

如果不懂得这是必经之路,不懂得一切都是自心的显像。虽然已经开始生起修行上的一些功德,但还是很难忍、很痛苦、很枯燥,但我们一定要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就像小小的疾病,也得经过艰难的治疗才能康复。而且很多治疗过程,也是很痛苦的,但为了重拾健康,我们却愿意主动花钱去接受痛苦的挑战一样。为了以后的解脱,我们必须接受当下的痛苦。


战胜的过程,有很多方法:修加行,通过生起次第的修法修禅定等等,就可以逐步调服内心。





0


02

失力阶段


修行人和内心斗争六个月左右以后,通过禅定获得了一些力量,意识、杂念便逐渐失去力量。


此时虽然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杂念、烦恼,却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修行人也不会受到影响。


本来所谓的念头,就像魔术师幻化出来的军队,其本身并没有杀人的力量,只要知道是幻觉,它自己就会消失。当一个烦恼诞生的时候,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很费力地去对治,只要稍事休息,很快它就会自生自灭。


用比喻来讲,此阶段的烦恼、杂念,就像初春的风,即使刮得再厉害,也不像冬天的寒风一般刺骨,因为开始尝到了甜头,获得了第一步的胜利,便开始对修行产生了兴趣与信心。


这时候是不是登地了呢?还不是登地,甚至不一定是加行道。如果证悟空性了,就可以说是加行道。一般来说,这属于资粮道。


杂念为什么会失去力量呢?


有两种可能:一个原因是了证悟空性,证悟了所有的念头、杂念都是幻觉;另一个原因,虽然没有证悟空性,但禅定修得比较好,心能够静下来,在禅定的状态当中安住的时间比较久,杂念生不起来,即使偶尔会有,但也失去了力量。




0


03

和睦阶段


这时候也有杂念,但杂念很配合,与我们的心相处得很和睦,不但不会影响修行,而且在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时候,杂念反而变成了修行的助缘、顺缘。


我们的内心,仿佛是一个非常听话的佣人,让它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都不抵抗。用比喻来讲,就像阳春三月的微风,轻柔、舒缓,吹过以后,也了无痕迹,不具任何破坏性。这时可以说已经降服了自己的内心,同时也意味着降服了三千大千世界。


达到这个修行境界以后,修行人会非常幸福,不但对修行不生厌倦,而且非常喜欢修行。


这时候我们需要杂念,没有杂念,就无法修出离心与世俗菩提心。否则虽然内心很平静,但也许属于第二种禅,不一定与解脱有关。







04

念头自解脱阶段



因为证悟了空性,所以虽然还有念头,但在念头冒出的同时,修行人立即就能感觉到念头是空性。在念头产生的当下,还没有来得及造业,就消失了。


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念头也会消失:第一种原因,一切有为法都不可能停留在第二、第三或第四个瞬间,无常是一切万法的自然规律;第二,当我们生起细微的念头时,即使从来没有修过大圆满、密法或中观的普通人去看它的本性,它也会自动停下来,不再持续发展。但这两种情况都不是自解脱。


所谓的自解脱,是因为证悟了空性,所以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断除了它的命根——执着。这种念头与空性感受无离无合,也叫胜义谛和世俗谛无二无别。


当然,真正的二谛无二无别,要八地菩萨以上才能够做到,但此时也会有类似的感受。这还不算大圆满的最高境界,一般属于大手印的境界,或者也可以说是大圆满最低层的证悟。


当不清净的杂念消失以后,就会现出内心真正的本来面目——佛的坛城,这也是内心本身的一种作用。


执着,就显现不清净的轮回;证悟,就显现佛的坛城。进入佛的境界以后,清净和不清净的现象都不存在,唯有如来藏的本性、大光明、大空性,这叫本来的心。



暗红色字体为编者按


黑色字体选自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