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智慧明灯
菩提智慧明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菩提智慧明灯 2019-11-01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达摩祖师《心经颂》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智慧清净海,理密义幽深,

波罗到彼岸,向道秖由心,

多闻千种意,不离线因针,

经花糸一道,万劫众贤钦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观自在菩萨


菩萨超圣智。六处悉皆同。

心空观自在。无阂大神通。

禅门入正受。三昧任西东。

十方游历遍。不见佛行踪。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六年求大道。行深不离身。

智慧心解脱。达彼岸头人。

圣道空寂寂。如是我今闻。

佛行平等意。时到自超群。


照见五蕴皆空


贪爱成五蕴。假合得为身。

血肉连筋骨。皮里一堆尘。

迷徒生乐著。智者不为亲。

四相皆归尽。呼甚乃为真。


度一切苦厄


妄系身为苦。人我心自迷。

涅槃清净道。谁肯著心依。

阴界六尘起。厄难业相随。

若要心无苦。闻早悟菩提。


舍利子


达道由心本。心净利还多。

如莲华出水。顿觉道源和。

常居寂灭相。智慧众难过。

独超三界外。更不恋娑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与空一种。未到见两般。

二乘生分别。执相自心谩。

空外无别色。非色义能宽。

无生清净性。悟者即涅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非空空不有。非色色无形。

色空同归一。净土得安宁。

非空空为妙。非色色分明。

色空皆非相。甚处立身形。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纳诸缘。行识量能宽。

遍计心须灭。我病不相于。

解脱心无碍。破执悟心源。

故云亦如是。性相一般般。


舍利子


说舍论身相。利言一种心。

菩萨金刚力。四相勿令侵。

达道离人执。见性法无音。

诸漏皆总尽。遍体是真金。


是诸法空相


诸佛说空法。声闻有相求。

寻经觅道理。何日学心休。

圆成真实相。顿见罢心修。

迥然超法界。自在更何忧。


不生不灭


卢舍清净体。无相本来真。

如空皆总遍。万劫体长存。

不共皆不著。无旧亦无新。

和光尘不染。三界独为尊。


不垢不净


真如越三界。垢净本来无。

能仁起方便。说细及言粗。

空界无有法。是现一轮孤。

本来无一物。岂合两般呼。


不增不减


如来体无相。满足十方空。

空上难立有。有内不见空。

看似水中月。闻如耳畔风。

法身何增减。三界号真容。


是故空中


菩提不在外。中闻觅也难。

非相非非相。量测失机关。

世界非世界。三光照四天。

本来无障阂。甚处有遮栏。


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色本来空。无受意还同。

行识无中有。有尽却归空。

执有实不有。依空又落空。

色空心俱离。方始得神通。


无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无自性。随相与安排。

色分缘声响。人我舌诙谐。

鼻或分香臭。身意欲情乖。

六处贪爱断。万劫不轮回。


无色声香味触法


证智无声色。香味触他谁。

六尘从妄起。凡心自惑疑。

生死休生死。菩提证此时。

法性空无住。只恐悟他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识从妄起。依他性自开。

眼耳兼身意。谁肯自量裁。

舌鼻行颠倒。心王却遣回。

六识中不久。顿悟向如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有。生下老相随。

有身无明至。二相等头齐。

身尽无明尽。受报却来期。

智身如幻化。急急悟无为。


无苦集灭道


四谛兴三界。顿教义分明。

苦断集已灭。圣道自然成。

声闻休妄想。缘觉意安宁。

欲知成佛处。心上莫留停。


无智亦无得


法本非无有。智慧难测量。

欢喜心离垢。发光满十方。

难胜于前现。远行大道场。

不动超彼岸。善慧法中王。


以无所得故


寂灭体无得。真空绝手攀。

本来无相貌。权且立三檀。

四智开法喻。六度号都关。

十地三乘法。众圣测他难。


菩提萨埵


佛道真难识。萨埵是凡夫。

众生要见性。敬佛莫心孤。

世间善知识。言论法细粗。

顿悟心平等。中间有相除。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般若言智慧。波罗无所依。

心空性广大。内外尽无为。

性空无碍辩。三界达人稀。

大见明大法。皆赞不思议。


心无挂碍


解脱心无阂。意若太虚空。

四维无一物。上下悉皆同。

来往心自在。人法不相逢。

访道不见物。任运出烦笼。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生死心恐怖。无为性自安。

境忘心亦灭。性海湛然宽。

三身归净土。八识离因缘。

六通随实相。复本却还源。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二边纯莫立。中道勿心修。

见性生死尽。菩提无所求。

身外觅真佛。颠倒一生休。

静坐身安乐。无为果自周。


究竟涅槃


究竟无生性。清净是涅槃。

凡夫莫测圣。未到即应难。

有学却无学。佛智转深玄。

要会无心理。莫著息心源。


三世诸佛


过去非言实。未来不为真。

现在菩提子。无法号玄门。

三身同归一。一性遍含身。

达理非三世。一法得无因。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智深难测。慧解广无边。

无上心正遍。慈光满大千。

寂灭心中巧。建立万余般。

菩萨多方便。普救为人天。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般若为神咒。能除五蕴疑。

烦恼皆断尽。清净自分离。

四智波无尽。八识有神威。

心灯明法界。即此是菩提。


是无上咒


无上称最胜。拔济为群迷。

摩诃三界主。愿广起慈悲。

能顺众生意。随流引化迷。

人人起彼岸。由我不由伊。


是无等等咒


佛道成千圣。法力更无过。

真空灭诸有。示现化身多。

来为众生苦。去为世间魔。

劫石皆归尽。唯我在娑婆。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佛愿慈心广。世世度众生。

弘法谈真理。普劝急修行。

回心见实相。苦尽见无生。

永息三恶道。坦荡乐里里。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说真如理。未悟速心回。

六贼十恶灭。魔山合底摧。

神咒除三毒。心花五叶开。

果熟根盘结。步步见如来。


即说咒曰羯谛羯谛波罗羯谛波罗僧羯谛菩提萨婆诃


羯谛本宗纲。扶机建法幢。

如来最尊胜。凡心莫等量。

无边无中际。无短亦无长。

般若波罗蜜。万代古今常。



附:历代名家书《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极为重要的经典,也可以称是佛教经论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一部经典。在中国书法史上,诸多大师都酷爱抄写《心经》。他们在墨香中感受清雅的熏陶,而这些书法作品也呈现出一种更为别致的美,细细看来,除了作者的文化底蕴,更多了些许淡雅、清心和禅意。


王羲之《心经》——姿媚



王羲之,东晋人,字逸少。在因人而传的书法史中算是领军人物。且不说其麾下那十来个儿子各个精通书艺,就是后来大将颜真卿,文豪苏东坡,宰相董其昌等人皆受惠于他。


这幅《心经》并不是王羲之亲自抄录的,而是后人用他的字集录的。



欧阳询《心经》——安静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创立欧体,“楷书四大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孟頫《心经》——畅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浙江湖州人,“楷书四大家之一”,著名书法家、画家,元代最出色的艺术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征明《心经》——端雅


文征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董其昌《心经》——淡雅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傅山《心经》——率真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医学家、文学家、武术家。


傅山传世之楷书远少于行草。此《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于顺治庚寅(1650)年。结字、用笔,意趣皆高古醇厚,可视之为成功实践了毋巧得拙、毋媚得丑、毋轻滑得支离、毋安排得真率理想的一件精彩之作。此件墨迹有多位藏家的鉴赏印记,其中叶恭绰与张珩的鉴记更显示出此件作品的分量。



吴昌硕《心经》——朴厚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每屏高132.5厘米,宽30.2厘米。大致推算一下,每字约在10厘米见方左右。全篇268字,除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标题与末行2字之外,其余各列皆有12字,每一屏下半段右侧皆钤《道在瓦甓》印章。



邓石如《心经》——劲健



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



弘一法师《心经》——空灵



弘一法师(18801942),原名李叔同,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溥儒《心经》——严谨



溥儒(18961963),字心畲,清道光帝曾孙,河北宛平(今北京)人,著名学者,诗书画都很有造诣。



转自丨善本古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