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国学
学而第一国学

毁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你绝对想不到

学而第一国学 2019-10-21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这份「礼物」的可怕之处,一方面是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会被愧疚折磨;而另一方面父母可能也意识不到自己好心办了坏事。


汇丰银行曾发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台湾和大陆分别以7万、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报告还显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轧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01



独生子女的一代,孩子基本就是家庭的全部,普遍存在着父母长辈为孩子过度付出的现象:什么都会为孩子想好,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也什么东西都不让孩子动手,全部帮孩子包办了。


有些父母始终都在透支自己,只要孩子想要的都会想办法去满足孩子。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好,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巨婴,即使成年了也什么都没有学会,还需要父母在身边帮助自己,甚至于导致家庭出现各种各样的悲剧。


是什么导致一个孩子变成这样子?


这就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孩子的什么要求都答应,一味的透支自己为孩子付出,没有真正去引导孩子正确的成长。家长一味付出只会换来孩子的得寸进尺。在他那个还没懂事的年纪没有给他做正确的教育引导,导致他即使成长了也只知道让父母为自己付出。


在他们的思维里,父母生下他们,要对他们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更不会对此感到愧疚,只会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使劲跟父母索取,当有一天你不再答应他的要求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02


没人怀疑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可牺牲不是爱,是糊涂。
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而在这个时期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帮助,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挫败感。
孩子需要的是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来自于独立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伸出援手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在很多中国式家庭里,孩子却只是问题的制造者。

03



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式家庭里还有另一种危险:孩子没有界限感。
孩子摔倒的时候,我们立刻飞奔而去,扶起孩子,拍掉他身上的尘土,用各种方法哄他开心;
孩子背不动书包的时候,我们想也不想,就伸手接过那个并不沉重的书包。
全能父母的跨界帮助,很容易让孩子把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当做是父母的义务。
所谓界限感,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差别。
缺少界限感的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
小时候没有被尊重界限感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界限感。

04



很多父母都有一种困惑,爱得少的孩子缺少安全感,爱得多了又容易变成溺爱。有这么几个关键,父母需要注意:
1.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伤害,是父母最大的焦虑。但父母的敏感却会让孩子变得无比脆弱。生活里,你一定经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冲上去,安抚他们,用各种各样新鲜的玩意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致于孩子从来没有完整地体验过一次疼痛、难过、恐惧的感觉。可是,没有体验,就不会成长。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坚强,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处理伤痛、维持秩序。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帮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2.为孩子设立界限,温柔却坚定地说不
孩子没有去经历过也就不会懂得父母的辛苦,只有他去经历了才知道感恩。在面对孩子的要求的时候不要一味去满足他,当你一次次无条件去满足他,他就会索取更多,从小没有节制的索取,到长大之后就会跟你索取更多的金钱,要求你给他买房买车,但是他们从不不会去思考你有没有钱,不会去思考你这些年过的好不好。


在我们抱怨自己孩子不懂事,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是否有考虑过自己为孩子的所作所为有所不当?中国式付出,伤孩子更伤自己。因为自己的过度付出让以后自己不断懊悔跟孩子的无限索取跟责骂,到时候懊悔已于事无补。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温柔却坚定地说不。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是越多越好。合理地设置界限,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3.让孩子为你付出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但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比成人简单很多,很多你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洗一只碗,倒一次垃圾,甚至只是伸手去按电梯键,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让出一个身位。
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而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们像闯关一样帮你来解决问题,当他们帮你做事的时候,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4、该动手的让他们动手


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多让孩子去动手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孩子在幼儿园,老师会要求每个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每个孩子吃完饭都要自己收拾,还要帮忙打扫为什么,自己动手叠被子之类的,让孩子自己去动手体会其中。


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做不好做得慢而不让孩子去动手去做,现在你不让他动手去做,未来在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就不懂得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正确解决事情。


5、孩子遇到困难,尽量让他自己去想办法


人这一生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数困难,有的人在困难中找办法,越挫越勇,但有的人,困难一来就倒了。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先别急着告诉孩子怎么做,先问问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玩具,该怎么解决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跟别人谈,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解决方案由孩子定。


6、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绝不包办


还是那句老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吃饭,不要因为他浪费时间或者做得不好,就火急火燎地给代劳了。家长要善于观察,看孩子哪个环节做得不好,给予指导纠正。如果孩子做得比上次好,要及时表扬;如果做得不好,让他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因穿衣磨蹭上学迟到,就要接受老师惩罚,这样他会有一个“承担”的意识,会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7、让孩子试着做不会做的事


孩子的潜力比你想象中大,不要因为孩子小觉得他们什么都不会。让孩子帮忙晒衣服、吃饭时请他帮忙摆碗筷、让孩子布置自己的房间等等,相信他们会很高兴被你信任,去尝试自己从来没做的事。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帮忙买东西,也是不错的锻炼机会。

编者说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而恰恰是付出得太多了。父母的付出没有错,中国父母对孩子和教育的重视也无可厚非,只是需要注意方式和尺度,毕竟过犹不及”。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自由的翱翔在天地之间,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在让孩子感受父母温暖陪伴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个性,与强大坚实的内心。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自在的去面对这个世界,成长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
父母和孩子的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生命就是这样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孩子有孩子的路,父母有父母的路。
一对好父母的标准,绝对不是你们失去自己,牺牲自己,来为孩子付出一切。而是应该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并将这份幸福和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然后,在该分离的时候,静静地目送着孩子们离开,回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继续前行。

- EN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