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佛母陀罗尼
十方佛母陀罗尼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十方佛母陀罗尼 2019-09-13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叮当老师


《楞严经》卷一,经文: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圆瑛大师:欲修真三摩地者,但向耳门,反闻照性,即是首楞严王,如幻三摩提,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故名为真。由耳门下手,可以直诣如来大涅槃。从因至果,中间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不落支歧。故此耳门,即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楞严经佛五次放光表法:

1.从头顶放光,表依理起智(从顶放光,表从体起用:依本觉理体,而起始觉智用也。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表因行:表蹑解起行,谓依始觉智,而修大乘行也。)

2.从面门放光,表智慧将开。

3.从胸卍字放光,表因心显见。

4.从诸佛头顶放光,表一多无碍。

5.从五体放光,表耳根圆通总摄诸根。


这里讲“从面门放光”,就是表智慧将开。[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这里的[普佛世界]方便说为十方诸佛世界。意思是说,一佛出世,面对十方法界开示讲大法,十方众生皆得受用。因为下面接着佛就要开示最重要的大法“两种根本”了。其实究竟义来讲,[普佛世界]则是我们当人当下,我们的六根对六尘产生六种意识心,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就是个完整的普佛世界。有的法师讲,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精密的宇宙仪器,讲为是仪器,其实是方便说。如果讲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就叫普佛世界,这还是没明白如来真实义。《楞严经》前面七处破妄,佛已经开示了我们的心无处不在,对于圆顿大法来讲,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只是我们习惯了站在个体位上,以内、外,我、他,去观察讲事情,去分别大小长短、是非好坏。以为现前身心、外境是实有,以为时间空间是实有。其实,这里经文讲“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后面经文讲“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正是表法,是告诉我们,万法皆是一个我,就是一个心,一个念。时间空间正是我们的颠倒妄想。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所以接下来佛就要开示为什么说六识心是生死根本,见性是菩提涅槃根本。因为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契入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所谓见精明元。见精既然已经明元,觉悟本心妙明心元,此即二根本中真本,识精元明是也。圆瑛法师讲:“如捏目所见之第二月,虽非真月,而与真月原无别体,但多一捏而已,放手即真;非同水中月影,与真月有虚实之殊,天渊之隔。以第一月,喻纯真无妄之妙精明心;第二月喻见精明元;水中月影,喻缘尘分别之识心。佛欲令人舍彼妄识,取此见精,为本修因也。”


下面对于这个六种震动,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个方面,六种震动是讲我们学佛修行,开启本有智慧的次第阶段。佛讲一个次第,并非让我们执着于次第,而是方便修行人自行对照,加功用行,不可得少为足、裹足不前;佛讲一个次第,是让我们更好的圆融次第,证入圆满。


晋华严经二(六十华严)曰:“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觉,遍觉,等遍觉。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涌。”


动、起、觉、震、吼、涌这六种震动其实是代表六个阶段品位的觉醒和修行功德。就如《法华经药草喻品第五》讲,佛讲法是“一雨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是佛讲法,其法能令东西南北边中六方震动,什么意思?就是表一个法,就是指通过听经闻法、觉悟本心,初步破除你固有的时间空间的妄想,明白十法界、无量法界就在当下一念,就在这一部手机里,即证悟无生法忍、入住佛家。


你的心“动”了没有?觉察到自己的知见和佛知见的差别没有?若不矍然,谁人度你?


佛法的修持是踏踏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分虚假。


《楞严经》讲:【从干慧心,至等觉已】。从干慧心(干慧地),经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四加行位、十地位,直到等觉位为止,这是圆教修行的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如果讲证初果,圆教只承认从干慧地可以算。“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干慧地还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是通过三渐次而圆满的那个位次,已经是见到圆教无生法忍的菩萨,是登五十五位妙菩提路的前方便。干去了贪嗔痴那种欲流水,还没有接到如来法流水,但是已经清除了我执自己那种气氛。[慧性明圆]就是平等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明白白圆融圆满圆通一切的万法为一个本体。[蓥十方界]就是指智慧光明遍十方法界一切万法。从心里能照破眼前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智慧妙用。就是已经明心见性,因为他已经证得无生法忍了,不再为假相所迷惑,这叫圆教证初果。已经心在道上,不再被“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迷惑,不再为五花八门的法所迷惑,懂得成佛不从修得,但不修不得,这叫圆教证初果。


入佛知见、成佛分真,你和圆满佛的见道是一样的,只是在力度上还有欠缺,需要去历事练心,入佛知见道去修证了义。你现在把万法心现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十法界的罪福相你都搞清楚了(明白的程度有深浅,你证果的程度就有深浅),才算进入真正的修,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你一边学的时候一边就是在证,你到了什么境界你自己来对照印证,就能自己知道有道无道。所以佛讲,一念信解《法华经》,蒙佛授记。《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讲:[若有闻者,随喜顶受,当知是人,阿鞞跋致],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你在听懂的同时,你就开始证;听懂了你必然开始“起”,开始“觉”,你在行菩萨道进入信位、住位、行位、回向位,地上菩萨,一心弘扬正法的时候,你就是在修证了义,这叫顶受。


是佛讲的法、善知识代佛传法,宣讲法华楞严,令你住入佛家后,发心起步,全性起修,进入住位、行位、回向位等位次修证;《佛说五苦章句经》佛言:“知道者闻道,便能为道。一切世间人,作罪事易,为福事难。一切学士,作福事易。为道事难,为道复易,解道者难。说道者易,行之者难。故言甚难甚难”。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他一定是知行合一的,所谓只知道而不去行道,其实依然还是没有觉悟的人,”若不修行,与不闻等”;至于那些嘴里说一套,做起来另一套的言行不一的人,则是妄语,更是荒唐之极。六祖说: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口说般若,心行魔道之人,大家一定要警惕。所以说要看一个人究竟是见性了还是没见性,你看他的行为就知道,看他是起了还是没起,是不是依照佛的教诲在宣讲法华楞严正法、利益众生。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若有说言:“佛说中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若有能作如是说者,当知是人不犯四重。若不能作如是说者,是则名为犯波罗夷。


若有说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我今已得成就菩提。”当知是人则名为犯波罗夷罪。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未见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以是义故,佛法甚深不可思议。


要修还是不要修,一目了然。


那些跟你讲无修无证就可以成佛的法师,自己就犯了波罗夷重罪。什么叫波罗夷?就是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戒律。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於内法而弃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於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如何行法,亦不为用,不得救之而再为比丘故也),无馀(绝一切僧中行务之分限,永弃於清众也),不共住(不得共住於僧中也)。在大乘菩萨戒律中,犯戒者是要被逐出僧团,且不能成为菩萨的。《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丘,故名波罗夷。」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


《楞严经》佛言:“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卷十云:“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末页强调:“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莫非你视而不见?


佛为什么要交代“依戒为师”“依戒而住”啊?何为本戒?依照《涅槃经》:护持正法为第一持戒,为本戒。如果不懂得持本戒,你其他戒持的再好,再怎么修,都是忘了本,都是魔业。如法华经讲,不能安住菩萨行处,是为犯本戒。而不能菩萨摩诃萨亲近处,则为犯余戒或遮戒。何为道共戒?断性亦无,是为道共戒。明白灭生俱尽,心持咒印,不生疑悔;事善知识,自轻身命,是为道共戒。依四依法,不依四不依是为道共戒。经行咒持,如我广说,是为道共戒。何为性戒?注意,大乘法讲性戒,依照楞严经的顺序是淫杀盗妄,不是杀盗淫妄。而且赋予的意义和小乘戒是不一样的。比如讲盗戒,“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在楞严经是强调规定,讲不了义法,是为犯盗戒;并不是单讲“不与取”为犯盗戒,而是强调身心二俱捐舍,要发心宣讲了义。讲断淫,是先断心淫,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其中区别,当深入经藏求解,不要一滑而过。沙门溥畹《宝镜疏》云:“身断淫,律仪戒也;心断淫,定共戒也;断性亦无,道共戒也”。断性亦无,道共戒也。


卷九讲完七趣,佛总结陈词:“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经无量劫不得真净啊,背离杀盗淫这三种业,又生出没有杀盗淫的业。有杀盗淫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没有杀盗淫就是天趣。都不是成佛真因。“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所以说关键是在觉悟本心、觉悟实相,远离颠倒,“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否则,“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此皆不了,妙觉明心”啊,不是说你持戒精严你就可以得道的,(当然,你犯淫杀盗妄更是造地狱因),而在于你是否能“妙发三菩提,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卷七,更是明确指出:“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至心持诵楞严咒心的人,从凡夫起修,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何况是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一心持诵楞严咒、广弘如来藏正法,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这叫道共戒。


楞严经卷十末页是不是讲:“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何为遮戒?酒戒、五辛戒等为遮戒。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梵行品第八之二,佛言:“愿诸众生得无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无上戒、大乘之戒就是本戒,就是道共戒。真修行人要非小乘戒,不要舍本而逐末。


这个动和起,正是检验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明心见性了。你讲的法,是不是让人彻如来藏、常乐我净,还是次第方便法、苦空无我?你讲的是不是耳根圆通法门,还是二十四圣的法,乃至断章取义法?你讲的是不是显密双持速证菩提法,还是半吊子的结缘法,乃至“我认为”的法?不要以为别人会不知道,他现在不知道,以后迟早也会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毕竟,佛讲了:“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道场无处不在,佛法延绵不绝。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是彻悟如来藏,心不颠倒,证入觉通如来、尽佛境界,进入圆教欢喜地初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乃至历三贤十圣、位齐等觉;这个觉是包括自觉和觉他的,自觉是基础,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朝什么方向走。你是谁你怎么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每天你都在做什么。知行从来是合一,诸佛出世唯一事,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道,关键是你的心是否入道。


学佛最要紧的不是你读了多少部经,而是你有没有读懂受持楞严经。因为假如你没有听懂楞严经,你以为你自己读懂了多少经,其实都是发神经。


学佛最关键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个识,而是明白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不会再犹待空华结成空果,而是明白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能从根解结,入一无妄。远离颠倒梦想,远离遍计执,不再依他起,契入圆成实。


所谓大乘了义修证,就是自觉觉他,践行菩萨道。最最关键的就是你有没有明白二颠倒因,彻如来藏、反闻自性、持楞严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


道明禅师讲:“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你如果讲不了义法,将来是要下铜锁地狱乃至无间地狱的,佛法里这叫犯盗戒。贻误无量众生,罪过无边!在大事未明之前,彻底见性之前,善答问难之前,你有没有如丧考妣,真正发心去学懂,在没学懂彻底搞明白之前如丧考妣?还是当做茶余饭后,玩两句口头禅了事?“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你发的是不是真实菩提心、大慈悲心?你宣讲的到底是不是法华楞严正法,你要懂得对照佛经印证的,谁说了也不算。不要好心办坏事!别你以为是在行菩萨道,大做佛事,结果却堕入三恶道!还耽误人家解脱。真正的明心见性的人,怎么可能不是“如丧考妣”一般去真正发心广弘如来正法?他恨不能把所有的业缘都能转为法缘,让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有情、无情众生,都能够凭借大乘了义经咒的力量得以闻法解脱!即使遇到实在无智的人,“先以欲勾牵,渐令入佛智”,想方设法也要给他种下金刚种子,让他最迟龙华三会也能得度!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要你发起心来弘扬护持正法。哪怕随手转发一次正法,只要有一个人打开看见了,你功德无量,佛在《法华经》怎么讲的呀?“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你能悄悄的为一个人讲法华楞严正法,乃至只讲了一句,你就一下子老母鸡变凤凰,从凡夫身转为菩萨愿身,变成了如来使,赚不赚?赚大了!


在《楞严经》讲: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否?多!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算都算不清。但是,都不如你一念将楞严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楞严法门就是彻如来藏、明白二颠倒因,从根解结、闻熏闻修,显密双持、真修劝修、不随分别,以圆教最妙最要之法究竟修进,入佛知见道,历三贤十圣至等觉、妙觉,现生取证。


毕竟对于众生来讲,“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没有一个例外。而反之,则“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所以要明白,重要的是你这一生,给多少人讲了法华经,帮多少人读懂了楞严经,让多少人因为你的缘故明白了如来藏了义法理、耳根圆通法门和发心弘扬正法来成就自己。


佛法唯信可入,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我们要坚信并且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是历三贤十圣修证了义破除最后一分无明,证得妙觉。《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里面讲观世音菩萨是不是讲:“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啊。就是说你彻悟如来藏,耳根反闻入圆真实,心不颠倒,成就了大悲心,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就成就了「同体大悲」。「戒」带有保持覆护之义,震就是讲那种保护的力量像「雷震」一样,力大无穷。所以明心见性、成就了大悲心之人,他护持众生之力量像雷霆那样不可抗拒。慈意妙大云:慈名拔苦、悲名与乐,只有佛菩萨能给众生以真正的快乐。前面的「悲体戒雷震」是保护众生,不受痛苦,免苦予乐。「慈意妙大云」,是比喻,唯有如来大慈悲心,如来正法奇妙得像大云一样,能够普覆一切,无缘大慈;


是作狮子吼,指一心宣讲大乘了义法华楞严正法、善答问难,能转法轮,自觉觉他;像狮吼山林一样,令迷茫中的众生,从梦中醒来,能够动、起、觉,也能够依教奉行去震、吼、涌。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没有一个例外,需不需要佛菩萨作狮子吼,去大力宣讲如来藏、耳根法门、楞严咒啊?


《涅槃经》佛言:“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不管你什么身份、高矮胖瘦、年纪几何,出家在家,你要讲法就得善解如来藏,宣讲常乐我净的大乘究竟真理。“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若无常乐我净计常乐我净,常乐我净计无常乐我净,四颠八倒之人,无有是处,绝对不是善知识。讲不清楚“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来藏法理和耳根反闻、从根解结入圆真实这个日劫之倍如来正法的人,和背离如来大乘了义经教的人,他一定不是善知识。什么叫背离如来大乘了义经教?比如《楞严经》卷十末页,佛交代的很清楚:“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这就是大乘了义经典《楞严经》中佛的慈悲叮咛教诲。如果有法师告诉你说受持法华楞严不需要学楞严咒,乃至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来阻止你学习受持,可以毫不疑问的告诉你,这种法师就是在背离经教,这种法师就是魔。


楞严咒,不是人学的,是佛学的。人人都是佛,真正发心的佛都要学习持诵楞严咒。《楞严经》佛言:“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以何因成何果,因果决定不错乱,你不要打任何妄想。又云:“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佛语真实,言无虚诳。除非你根本没想入大涅槃。又云:“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瘖痖,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除非你是还没苦够,或者你学佛其实从不想着拔济群苦,不过那一定不是学佛。天知道你学的是什么。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讲:“依佛说者是佛弟子;随顺邪说,即是波旬(魔王),相同毁谤阿弥陀佛,入阿鼻如箭,一失人身,无有出期”。


《佛藏经卷下 了戒品第九》佛言:“舍利弗。若有比丘着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义非佛法故。舍利弗。着外道法比丘。不应自称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门释子不说尼犍子语。于大众中但说佛语。”


所以一定要懂得依法不依人。“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我们接受佛菩萨和善知识教诲、聆听佛法,是可以向法师质疑的。你有怀疑的时候,可以请法:“法师!你这个说法是根据哪一部经经文讲的,佛有没有说过?”佛要没有说过,我们就不接受,他得有依据、有经典出处,明白吗?法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讲的。对于有些脱离经典舌灿莲花的法师,即使他讲的天花乱坠,你也不要相信他讲的法。这是说明佛法经典的重要,佛法大乘了义经典更是我们寻求真正解脱唯一的依靠。


“汝意不可信,不可信汝意”。你唯一可以依祜的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了义佛法,唯一可以信受的是圣言教量。觉齐佛觉、入佛知见道,依教奉行,经行咒持、如我广说,才是解脱之本。


是从空出有,大做梦中佛事;住一切法空,行分别智。能令一切众生闻如来大乘了义正法而觉悟,在这种六种震动中觉悟。“善应诸方所,能灭众生苦”。让带着隔阴之迷的六万恒河沙数菩萨摩诃萨觉醒,让这六万恒河沙数菩萨摩诃萨和“一一皆有”的六万恒河沙数的无量法眷属都从地涌出,行动起来,同心协力宣讲、护持法华楞严正法,让更多的广大众生得以觉悟、解脱。


圆瑛法师开示:

正因佛性,须假了、缘二因,正因方显。若人自恃天真,本来是佛,顿捐修证,不依方便进修,终无得证。如矿虽是金,不假锻炼,终久是矿,不能成金。大凡利根之士,好务多闻,不勤定力,于闻、思、修,偏重闻慧,少及思、修,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更有大心凡夫,见理高妙,自恃天真,顿捐修证,玩留恶习,了不依佛方便之门,屈于欲魔,无力敌苦。只知‘知真本有,达妄本空’足矣!而不知,真虽本有,而迷之已久,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而执之已深,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觉;纵了见分明,若不假方便,舍妄从真,则终不能入。


《法华经》、《大般涅槃经》讲到三因佛性。

缘因,即“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乃至大乘经余深法。了因,即二决定义,从根解结、反闻自性,入圆真实。正因,即如来藏、真我、佛性。


若自恃本来是佛顿捐修证者,如利根之人好多闻者,乃至大心凡夫之类,似这等人,实乃沐猴而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何其悲哉!



所以,动、起、觉、震、吼、涌这六种震动,每个阶段都可以分三个不同的小阶段。比如动,就可以分为动、遍动、等遍动。所谓动,就是讲听经闻法明白了道理,六根震动;遍动,就是讲修证了义,从根解结、反闻自性,八识转为四智,契入圆真实;等遍动,就是讲入佛知见道,自觉觉他,进入真菩提路的修证,圆满菩提涅槃,心不颠倒。佛佛道同,都是讲经说法,教化一佛土,大做梦中佛事,能令一切众生在这种六种震动中觉悟。圆教初信即已住入佛家,但是10瓦的灯能照亮屋子,毕竟没有100瓦的灯那么亮,是不是啊,所以动,遍动,等遍动是渐次深入。动起觉震吼涌,这六种震动其实就是更细致的讲动、遍动、等遍动而已。但是我们要明白,讲一个次第并不是让你去执着次第,而是清楚的告诉你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觉悟程度,这也是事实。这叫“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提醒修行人切莫得少为足,有道无道,自己当与楞严对照。当然,不乏有大根基的菩萨,一听就彻悟,当下就证到位齐等觉的不是没有,像龙女那样当下成佛的不是没有,但是极少。而且,即使证到等觉、妙觉,是不是还要去震、吼、涌啊,佛菩萨的责任就是教化众生。


无分别不是没有分别,否定分别,而是妙分别、智分别。本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法尔如是。《法华经》讲:“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分别功德品里面也详细讲述了,从得无生法忍到得乐说无碍辩才、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能转不退法轮、能转清净法轮的功德差别,以及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生当得、三生当得、二生当得、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差别。当然,这个「一生」不是以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概念来讲的,它是指菩萨的一个等级。比如在《楞严经》里,波斯匿王以四地菩萨的身份到娑婆世界来已经是一万次,这一万次都是四地菩萨,都是一生。所以这里呢,这个「一生」,伸缩性非常大。有的人「一生」可能是几天,可能是一刹那,「一生」就过去了,到了第二生;有些人则可以三年五年从一生到二生,乃至有些人这一个等级可能要无量百千万亿年都说不准。


另外,有些人一念信解、彻悟「如来藏」,可以达到八地九地菩萨的见地;有些人他在过去世中可能已经修了无量恒河沙数劫方便法,执着太深,他这一念信解也可能只达到圆教初信位,或者只达到四果罗汉乃至初果罗汉的境界。


《楞严经》佛也开示了六道七趣、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乃至五十阴魔境界,佛并不否定差别,而是详细讲出十法界差别,你懂得十罪福,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才能真觉悟,才能真正圆满佛智、入佛知见道,心不颠倒。你懂得十法界的来龙去脉和差别,你才可能真正的做到观机逗教、善答问难,指导帮助让不同执着和不同执着程度上的众生得以破迷开悟。


第二个方面,是从我们个体位的修证上来讲,动、起、觉、震、吼、涌六种震动,是表我们破除邪知邪见,树立正知正见的不同境界阶段。这个六种震动,我们每明白一句法,我们的六根六尘六识是不是在震动啊?这个震动不是感觉到的动啊,是每明白了一个法理,我们的心量在扩大,你这个心态就不知不觉在调整,这叫震动。原来根深蒂固的邪知见在动摇,逐渐的瓦解,已经在破除自己的所知障,而最终闻一悟千、入佛知见,通过历事练心,动、起、觉、震、吼、涌,乃至达到“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这叫等遍动。大家明白吗?是这样的动,这叫六种震动。


听经闻法,已经在破除自己的所知障。但是程度怎么样,另当别论!前面我们讲解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就是详细的展开来讲。那么,动了以后,我们再看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和自己这个肉团身变了没有啊?原来“我”不是我啊,原来执着的心他不是我们的心。原来看到那就是一个茶杯啊,现在一看茶杯就知道这就是我,是不是啊?你听懂了楞严经二种根本,是不是明白六识心是生死根本啊,从前面七处破妄到现在十番显见,再到后面三藏圆融一心,就是让你破妄识心,找到本心真我。都明白了要从根解结,反流全一,是不是根尘识心都在动啊?原来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当下一念,这叫遍动。遍动以后,你再看到这个茶杯的时候,再看到一切法的时候,那么我们马上知道一切的万法是不是都是我啊,进一步,这个茶杯和肉团是不是一样的啊,都是一念坚固妄想地水火风因缘和合而有,地水火风是不是由于我们的心变现而有啊?皆即见眚。万法都是一念无明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幻现出来的。《楞严经》卷十,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你明白了真我、如来藏心、佛性,就不再认己为物、认物为己,十八界整个都在动,万法都是当下一念。明白五阴本因,同是妄想。进一步经行咒持、加功用行,自然达到触目菩提,在相见性,善答问难、心不颠倒的境界,这叫等遍动。动、起、觉、震、吼、涌,你明白了如来藏,是不是自然就会发起心来啊,就进入住位、行位、回向位,乃至地上菩萨,进入真菩提路的修证。随掂一法,都能讲出如来真实义。但是动、起、觉、震、吼、涌各个阶段的力度不一样,三贤十圣智慧定力的力度他是不一样的,自性流露的程度也不一样。以显密双持证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就能真正善答问难、无功用道、生生不退。所以这六种震动实际上是比喻我们明心见性的一种过程。


但是这个震动,是不是首先是要你的邪知见动摇啊,要明白啊,前面经文讲[即从座起]。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先入为主,不要执迷不悟!若不矍然,谁人度你啊?我们每个人要懂得[即从座起],我们来听经闻法就是[即从座起]、五体投地,你每多听一课,多听一句,多闻一个字,多明白一个道理,在心里磕个头,我们就能多提升一个品位,每一点进步都是[即从座起],捐舍小乘,入佛知见道、唯一佛乘,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知见的过程,证心空法了的过程。直到你着如来衣、入如来座,无座可起。即,就是指当下,不要等以后!即矍,即听,即动,即起,即觉,即震、即吼、即涌。知行合一、以行验理。要好好把这[普佛世界,六种震动]的深意参悟到位!


唯有通过彻悟如来藏、修耳根圆通法门、显密双持,走正修行路,真修劝修、正修助修,以楞严经宣讲的最妙最要之法这种修持法,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让我们一步一步成佛,一步一步成大佛。直到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毕竟“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一切诸大菩萨,本来就在合掌承听,就在动、起、觉、震、吼、涌。佛也同样是在动、起、觉、震、吼、涌,宣讲楞严正法、大做梦中佛事,让众生从梦中醒来、从地涌出。这样解释这个六种震动,大家感觉有没有道理啊?依照楞严经讲述的法理,就应该是这样解。这才是道地的楞严正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法喜点赞,功德无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