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 更多...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一声声佛号,简单的重复,从量变到质变。在古德寺有一位叫慧成的比丘尼师父,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香灯师父。这位师父说:“我有幸做佛菩萨的侍者,我一定要好好地做这个侍者”。她边做香灯(寺院殿堂负责香火,卫生等),边念佛,干活修行两不误。她从十六岁出家,直到八..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自杀的家庭里长大,我的生活始终笼罩着浓重的阴云。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家庭经济开始慢慢好转,但就在这个时候,弟弟又得了重病。一病4年,手术费欠债10万。这笔债务对于一个在田里讨营生的家庭来说几乎是要命的。由于这些经历,我总觉得自己非常不幸。再加上从小到..

帮人觉悟,这是真实的布施

在今天的世界,有很多贫穷苦难的人,物质环境非常恶劣,生活非常艰苦。佛在经上教我们要修善、要积德,帮助这些苦难的人。对于这些苦难的人,要怎样去帮助他?现在科技发达,利用这些科技教导他、帮助他。利用现代科技,帮助他开发资源,帮助他自力更生,使他的生活能够得到安定,这还是治标,不是治本,换句话说,不能从根..

佛陀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开,觉悟了乐就来

释迦牟尼佛说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教什么?佛教我们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在世间唯一一个目的。佛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明白来的、觉悟来的。所以苦乐是果报,因呢?因是迷悟,迷了就苦,觉悟了就乐。于是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人离苦得乐?用教学,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迷破..

达真堪布:你的觉悟提高了,看家人也就顺眼了

苦集灭道四谛中,“苦”指轮回,“集”指烦恼,苦谛和集谛是因果关系。集谛是苦谛的因,烦恼是轮回的因。断了烦恼,也就不造业了;没有业力的牵引,也就不轮回了。尤其我们现在修大圆满法――当下成佛之法,随时都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了以后,虽然身还是在人间,还是在自己的家里,但是没有烦恼,没有业力的牵引,所以就不属..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五戒、十善的时候,佛陀要我们断恶修善,干什么呢?创造人天的快乐!但是到了出世间的圣道的时候,佛陀的口气改变了,佛陀说三界没有快乐。这是什么情况,安立说三界没有快乐呢?因为不管你是在痛苦..

宣化上人:你想出世,想成佛,就要在世间法里觉悟

出世法就在世间法里包括着,菩提就在烦恼包括着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普善观察诸众生界、法界、世界、界、诸业果报、心行次第,一切文义,世出世间,有为无为,过现未来。”这些大菩萨,都是证入圣位,都得到妙观察智,所以能普善观察一切众生的因缘。有什么因缘?就作什么众生?所谓“种因结果”。如是因、如是果。若有贪心,..

我们能保持觉悟的心吗?

佛在《金刚经》上讲了几句话,可以跟这个拿来对照。《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菩萨;后半部说得尤其好,“若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见”是什么?见是起心动念,见解,我们今天讲,你还有这个想法、这个看法,你就不是菩萨,你就是迷,你就不悟了。..

黄念祖:佛就是最彻底的觉悟

佛就是觉者,最彻底的觉悟者。一切众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可是都已经具有如来的智慧和功德,这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没有任何人说过的。中国人读四书五经,老子《道德经》,诸子百家,都没有这样的语言。老子是恍恍惚惚的有这么点体会,说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吾不知其谁氏之子,象帝之先。”所以老子就比孔子高了..

宣化上人:怎么叫觉悟呢?

觉悟就是真明白了,不颠倒了,不糊涂了,不迷了,不染苦为乐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菩萨在家”:菩萨不一定是出家,有在家也是菩萨,出家也是菩萨。菩萨在家,就是在家的菩萨,那么出家的菩萨当然也包括在内了。说“当愿众生”:我就愿意众生。“知家性空”:知道这个家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