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更多...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3)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鼻想是观想鼻端白,本来是权巧方便,随顺机宜而说。目的只在收摄散乱心,使能暂住,但有能住之心,就有所住之境,因真心是无所住的,故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为圆通法门。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富楼那尊者因舌识而悟道,这是无量劫以来已修成,而..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当阿难尊者说完偈颂之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作满,是父名,弥多罗尼译作慈,是母名。连父母为名,叫做满慈子。)在大众中即从座位起..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3)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又你的第六分别意识,和第七思量识之意识心,同是有了别的性能。试问第六识与第七识是同呢?还是不同呢?如果是同,那么识心就是意根。为什么这个识心,又为意根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

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5)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这道理亦是这样,圆影和二个月,都是病眼所成,都是虚妄不真。故现在要凭什么来说,谁是灯?谁是见?何况还要分别,不是灯,不是见呢?圆影和二个月,皆是病眼所成都是虚妄。根身和器界,亦因见精妄动而生,所以亦属妄影。吾人从无始以来,把自己的真见,堕在妄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阿难对佛说:世尊!虽已说明二种决定要义,教我们要从六根解结,及用不生不灭心来修道。我看世间解结的人,如果他不知道所结的根元,我相信这个人虽然想要解结,但终不能解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阿难!这修正定修反闻闻自性,即楞严大定的人,想阴既破,行阴现前,就完全没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九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前边所讲六欲天虽是离欲,但还未能完全离尽,故叫做欲界。现在讲色界,居于欲界之上,共二十八天。虽已完全离欲染,但尚..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12)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佛告阿难,一切众生,即十类众生,从无始不觉以来,生种种颠倒。颠倒就是无明。因不觉而生无明,因无明而起惑,因惑造业,叫做业种;由业自然而受苦报。这三种叫起惑、造业、受苦报,就如恶叉聚一样,(恶叉聚是西域果名,一蒂生三果,同聚而生),聚在一起。..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卷八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云何助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