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 更多...


出家人受戒一定要烧香疤吗?

文/曙提法师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烧香疤,又称燃顶。受戒时在头顶上燃上九个或十二个香疤,因为是在受戒时燃的,故又称戒疤,是汉僧受戒的一种标记。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溪寺印海定律师传戒,特派职师来湖北竹溪县请莲花寺的知客师去担任开堂和尚,也就是在传戒法会中负责教授求戒佛子受戒仪规和生活礼仪规矩的和尚。当时印光大师以沙弥的身份在莲花寺挂单,并负责料理库房。来人了解到印光大师擅长书法,尚未受具足戒,就约大师一同去双溪..


欲证成菩提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六尘,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船只,漂..


修行为何一定要受戒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六尘,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慧广法师答:《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需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

听说持戒、受戒的功德利益非常殊胜,但又害怕破戒会罪加一等,到底该不该受五戒或菩萨戒?

这是现前佛门之中,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不但受戒出了问题,连传授三皈都出了问题,这种情形不能不知道。在弘一法师的《讲演集》中,他当年在厦门南普陀寺,讲了不少关于戒律方面之事。他说现代受戒只是形式,包括五戒都属于形式,能否真正得戒大有问题。受戒的标准,世尊在戒经里讲,比丘戒、比丘尼戒最低限度,要有五个真正..

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问: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能否受戒?大安法师答:首先,你要发心受五戒。五戒的不杀生,不杀生主要针对的是不杀人,你只要不杀人就没有破根本戒。那杀鱼、杀虾,这个你尽量不要去做。万一做了,也不算犯根本戒,可以忏悔。但是,对这个问题怎么处理,也是比较棘手。对一个学佛人来说,你家里人要吃..

赵朴初:中国汉地出家人受戒从什么时候开始?

问:中国佛教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出家佛教徒?答: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听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生活,还没有受戒的制度;到公元250年,来自中印度的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正式建立戒坛传戒,中国才开始有了如法的比丘。由于没有外国比丘尼到来,最..


希阿荣博堪布:如法皈依与受戒的前提条件

“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安立了八万四千法门,毫不夸张地说,所有众生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持方法,而如法皈依是开启一切正法之门,是修持这些佛法的前提。”——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2017年新版)今天有一些人想皈依。皈依首先要对上师三宝有信心,信心有不同的层面,包括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


你不敢受戒是因为这个吧!

有些人虽想解脱成佛,却不愿意受持戒律,不懂受戒的重要性。不受戒永远不可能解脱成佛!戒定慧是有程序的,有戒学才有定学,有定学才有慧学。尤其在刚开始的时候,受戒很重要。我们的智慧为什么生不起来?我们的内心为什么没有平静之时?就是因为没有受持戒律。若是受持戒律了,内心自然就平静了,智慧自然就产生了。还有的人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