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 更多...


海涛法师:众生难度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菩提心

本来就很难度啊!我到现在还没度成功我告诉你,刚刚我儿子来找我,我也是说:有没有吃素啊?儿子答:中午吃一下素.我也只能这样讲,我只跟他讲一讲道理,但是我这个人不太喜欢用感情,因为不方便,对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报恩感恩,但就是基于这种心态而已.众生难度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菩提心,但是不要被难度的众生打倒啊!不能说:哎呀!这个..


传喜法师:发菩提心,从念父母恩开始

发菩提心,从念父母恩开始我们入了佛门之后,要想到我们还有非常多的有缘众生,多到甚至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那这些跟我们有缘的历生父母,他们现在在哪里,历代的宗亲在哪里?所以我们学修佛法要发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是非常伟大的,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真正的圣贤才会表现出的境界。那我们要想达到这样高尚的生命,我..


百岁高僧谆谆告诫:皈戒佛教后 一定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 成佛的心(资料图)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就成为菩萨。菩萨是做什么的,是利益别人的。梵语菩提萨埵,翻译呢就是觉有情,让一切有情都能够学佛,皈依三宝。这就是你受了三皈五戒,发菩提心所应该做的。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梵语菩提,此云觉悟,就是觉悟的..


弘一大师:发菩提心便是发起成佛的心

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


只有发菩提心才真正有利于往生净土!

智敏上师(资料图)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一句佛号里面,即是密法的陀罗尼总持法门。因此,希望大家在听开示之前,思想要有个准备,所谓密法对显教并不是矛盾的,而且是有帮助的。我们修净土的,发..


传喜法师:发菩提心,超越生命的束缚

发菩提心,超越生命的束缚佛教的智慧具有穿透力,当我们带着这种智慧来思维生命、解剖生命时会发现,我们的生命完全不由自主。我们被时空所束缚,被生老病死所束缚,活在表面繁荣的危机之下,没有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生命的真谛,解决生命的困惑。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也是被生老病死的现状强烈..


如瑞法师: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说不舍菩萨业供养,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恶业不去造作,一切善业都要努力地来作。菩萨业,就是六度万行,专门忘我利他的事业。就是说发了菩提心当然要努力地来作菩萨的事业,让我们的心和行能够结合,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我们懂得了发心,就像五浊恶世一样,都可以转苦缘都成为修道的因缘。凡是我们做事上面都可以..


发菩提心厌恶女身者 可转女身

【经典原文】信乐永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无量寿经》  【经文解释】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中无量女人,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号,生起欢喜好乐之心,发起愿往生心,从内心生..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谈到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续编·卷下·净土指要)2、凡夫修行,当发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则力能为者,勉而为之。不能为者,必令此心常存。则固与大乘之愿心,不相背也。 (三编·卷四·复卓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