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在三宝佛教徒中的意义

2022-10-22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和尚靠禁欲过日子,和尚靠法律过日子’。“僧”是梵文“僧伽”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和合”,即信奉佛理、实践佛理的僧人;也指奉行‘六和尊’、‘和而居’的僧人群体。

在佛教兴起之前,‘僧伽’一词在古印度社会广泛使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富人根据他们的职业性质组织了许多不同的团体,像现代的‘工会’。这样的团体被称为“僧伽”;甚至当时所有的政治制度都被称为‘僧伽’。这些社会上的俗名,后来被宗教团体吸收引用。佛陀觉悟后,不忘出家之意,立即开始向大众传播佛法。包括在内的五人在六道院出家,佛教僧团(僧伽)在燕成立。

所以‘和尚’就是‘弥撒’或者‘聚会’的意思。如公元《中阿含教化病经》年,‘有若干不同姓氏的民族,以剃发、穿袈裟、信家无家、学佛道而闻名。’另3,336,0010-30,000卷载三年:‘僧伽,秦,多比丘是著名僧伽。比如一大簇树叫森林,但一棵树不叫森林,除了一棵树就没有森林。如果一一和尚不叫和尚,那除了一一和尚就没有和尚了,所有的和尚都是有名的。“所以在佛教中,四个以上的僧人共同修行,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修行团体,称为‘僧伽’。

僧伽也被称为“和尚”或“海人群”等。《大智度论》说:‘一个人如果诚心皈依僧伽,就会有大稳。桑葚,日夜守护众生。“和尚的定义是指‘和尚’或‘和尚群体’。总之,‘和尚’是三宝之一,是家中佛教徒的良师益友,是佛教在世的象征,是舍所爱,辞亲,舍生的人,是信佛的教法,按教法修行的人。‘僧’是延续佛智,传播佛法,修戒、拙火、智慧、解脱、解脱的圣弟子。唐太宗说,‘出家是君子之事,非大将之能。《帝释所问经》还列举了僧尼有五德。出家可以修善,除恶;出家可以舍权,忍饥受罪,有十八种功德,难而可行。因此,《诸德福田经》表示:

孔雀虽色严,不如天鹅飞得高;白衣虽富贵,但不如出家。"

“和尚”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广义的和尚、狭义的和尚、正胜和尚、现在和以前的和尚。按《大宝积经》,‘出家不是外臣出家,是内心出家。’因此,菩萨出家的真谛在于:

1。勤、心、烦,不等于出家。

2。为了破三毒,努力学习,可以不穿染衣出家。

3。不修行自律,就是灭众生戒,受戒者住清净戒。

4。不独活阿兰若,独自修行,就能在生死流转中解脱众生的智慧。

5。不是自护,是能开阔四无量心住众生。

6。不是自己修圣法,而是让众生得善根。

7。自己不能入涅槃,要让众生入涅槃。

8。不是自护,却能保护一切众生免受烦恼和伤害。

9。不是解脱自我,是解脱众生。

10。自我解脱不是对生死的恐惧,而是对众生生死的恐惧。

再次出家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1。身心出家:对一切欲望无牵无挂的比丘。

2。在家与内心出家:享受五欲而不沉迷的居士。

3。出家而不出家:一身和尚装,头脑庸俗的和尚。

4。身心不出家:享受五欲,深陷其中的俗人。

《大庄严法门经》说:‘永远读三cl

在原始佛教早期,所谓僧伽奈特别指出,家庭不包括在家的信徒。从广义上来说,“僧伽”是指佛教的所有宗教秩序。传播佛法是每个人的责任,但家里的信众受到家人和亲人的束缚,不容易摆脱亲人的束缚。于是,佛陀把在世间长久保持佛法的责任,托付给了这群快乐清净的僧人。毕竟僧团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业路宏是方丈佛法和众生修养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摘自第一册《八大人觉经》)

文:97su.cn

下一篇:印能大师:十二因缘是什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