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乐安隐处

2018-07-08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环境问题大家都知道,比如雾霾,比如最近朋友圈里传的比较多的海洋里的塑料袋对于水生物的危害,等等,针对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法师给了我们一个究竟的治本的方案,那就是从心出发,净化我们的内心,一个是克服欲望和贪婪,一个是改变幸福的观念。

说起我自己,曾经我就像是书里所说的没钱的时候想着有钱,有钱的时候望着更多钱,眼睛就盯着银行卡里的数字,每月就看着卡里数字的增增减减,望着旁边的爱美丽的同事们,穿衣打扮买化妆品,追求外在的华美和靓丽,将自己外在的升级等同于自己的提升,可是这些外在的条件的具足是否就能幸福了呢?看看自己的原生家庭,虽然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条件肯定是提升了很多,可是家里人总是彼此之间争吵和矛盾不知如何止息,在这样的氛围里无论如何自己也是开心不起来的;回顾自己的过去,也会发现外在的优越并不能带来内在的幸福,居住环境改善了,工作也还可以,工资也说的过去,可是由于情感上的一些波折导致内心陷入一片黑暗,虽外境看起来四平八稳,但在内心里确是这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的感觉;就像导师所说的幸福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和睦的家庭和纯洁的情感,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慢慢用心去经营的,而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环就是,从生存环境来说,我们的生命之源是自然,自然也是幸福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要保护自然,就要从我们内心的入手,真正的去去除我们的贪婪和欲望。

阅读法义,佛陀教导给我们的対治欲望的方法是知足,这里有一段经文,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刚开始读这段经文时候的感受,以及深入思考这段经文之后的感受,这里有这么一句话:“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着,虽处天堂,亦不陈意。”刚开始读这句话的自然而然生起的想法以及感受是:恩,躺在地上,会很委屈痛苦,觉得安乐是阿Q精神吧,这是最初读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但是觉察到了之后,肯定这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念和想法了,就再去仔细去读去品味这几句话,躺在地上,觉得内心苦,就是在被外境所转,而躺在地上,而内心依然安稳富足自在,是代表着一种内心的成熟强大和本自具足的自在,虽处天堂,亦不陈意,是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所求,而在仔细品读之后,才觉察到,这经文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要关注的是内在的富足安稳,当心不再造作向外索取,处处皆是富乐安稳之处。

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修学之后,自己生活的标准降低了很多,有时候走在路上会去想,我还活着,有一份工作能照顾好自己,还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有闲暇来学佛,觉得这就够了,也比较容易能够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心生珍惜。回想之前在穿上新买的衣服带上新买的饰品之后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有说不出的不太喜欢,总觉得哪里不太舒服;而现在,不管自己是穿着朴素,还是时尚,自己的内心都不会再造作,不再觉得自己非得有了外在的什么物品才满足,而是发自内心的轻松自在,也不再讨厌镜子里的自己,对自己更加接纳了,这在我自己看来,这种心态的转变不是因为我穿的更好了打扮的更好了,而是来自于修学给我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净化和转变。从外在行上,自己也会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如果是在楼下买水果蔬菜,会主动提出不需要塑料袋,自己拿上去就可以了,去超市现在也会随身带着一个环保袋,之前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或者说有这个心并没有怎么去落实,这么去做是从自己做起,不浪费自己的福报,也不给自然添加额外的负担。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小的有利于环保的细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心的话我们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当然,最根本的,也如导师所说,最根本的净化是在于内心,自己对内心多了一份觉察,当内心有贪心过盛的时候会自我检讨,做及时的调整,对于内心的过分的贪欲的一种觉察和净化,这也是最根本的净化国土的方式。环保,不在外,在内,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心安则天下安,心平则天下平。愿大家都能有一个清净污染的心!

文: 福慧晨

下一篇:皈依的力量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