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师如师”到“视师如佛”

2017-11-23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依止法在《道次第》中非常重要,为入道之根本。《道次第》在多个地方强调了视师如佛。如听闻规则于说法者生起承事:“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断除不敬。六种想中,于如来作正士想:“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依止法意乐依止之净信为本: “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而能思其功德,于师亦应尔,故须视师是佛。

可见视师如佛的重要,但要在心行上做到视师如佛又很难。依止法的核心准则是信心和恭敬,最高的标准是视师如佛,从而随师喜当作,师不喜者悉止,依教奉行。但我们既无明又执著,总是带着强烈的我执在认识世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我慢让我们很难放低自己,我爱又让我们贪爱自我的感觉,自以为是。所以让我们彻底放下自己,像对佛陀一样彻底信任上师,确实是不容易的。

在带班过程中,有师兄分享,现在只能做到视师如父,视师如师,还没办法视师如佛。这反映了在视师如佛过程中心行建设也是需要次第,有些误区也是需要澄清的。这些观念反映了我们是怎么定位自己,定位三宝,定位善知识的。

一、视师如父

这种情形多数是因为修学佛法烦恼减少,心生感恩。或者被善知识的威仪、悲心所摄受,从而对善知识产生亲近的感觉。但正如世俗生活中我们亲近父亲,但不一定听他的话一样。这种对善知识亲近,并不一定导向听闻正法,依教奉行,求拯求救之心容易偏于他力。

二、视师如师

这种情形基本上知道学佛是要依教奉行的。但视师如师的强度和纯度也是大不一样的。

现代人都很重视教育,追求名校,而且希望能够进入最好的班级。因为在一个好学校里会有系统化的安排,有次第开展的课程,有好的学习方法,有良好校风校纪形成的良好氛围,有明师的引导,这样容易成才。由此对能入读好学校,遇到名师会产生珍惜、庆幸之心。有了这些外在环境,自己还要有远大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遵守纪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且锲而不舍地一步步去实践,这才能学有所成。

所以检讨自己,真把善知识当老师了吗?当明师了吗?我有好好思维过三级修学的殊胜性以及导师的殊胜性并产生确认,从而产生信任、尊敬、珍惜、庆幸之心了吗?有没有对善知识的教导不以为然,总要过滤、挑自己接受的才用一用,甚至四处攀缘?

检讨自己,真把佛法当回事了么?很多人为了高考,可以放弃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因为知道高考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那学佛为什么没有那么积极,常常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如果没有想透佛法对自己的价值,建立起对佛法的信心,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动力。

检讨自己,真的觉得自己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可靠的吗?认识到自己跟善知识之间的巨大差距了吗?

检讨自己,真把自己当学生了么?作为世俗的学生都要有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尊敬老师,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不时迟到早退,甚至缺勤的学生是好学生吗?掌握世间知识尚且如此,何况是涉及生命改造的佛法修行?

去读书,我们都很想有个好学校。遇到一个好的学校,又不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那是多么骄傲自大,是对自己多么不负责任!或许很容易就变成二宝居士了。

三、视佛如佛

视师如佛是为了像信敬佛陀一样全身心信敬善知识,如果对佛陀我们本身不够信敬,视师如佛又有多大的意义?而这一点往往也是被忽视的。

很多人觉得善知识不是佛,所以做不到视师如佛,但善知识与佛陀的差别及共同之处在哪里?佛陀在自己心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其实并不一定很清楚。因为佛陀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能否观德其实是缺乏检验的。模模糊糊以为心目中对佛陀很信服,其实我们并没有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么信服。否则,佛陀的言教,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做到,比如说行善去恶,比如说善知识是全梵行。

佛说《法华经》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从这段经文中,可见即使佛陀在世,在四十九年的教化过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对佛陀全然信服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佛陀,而是佛陀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不能看成佛陀。

四、视师如佛

依止法的核心准则是信敬。信敬的程度,离不开我们怎么定位自己,定位三宝,定位善知识。

1.我有“病”么?是一般的病还是重病?对于这两者,在重视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2.我怎么定位三宝?对三宝的功德思维并产生确认了么?

3.我把善知识定位为什么?是一般人?是老师?是医生?如果是定位为老师,我做到学生该有的样子了么?定位是医生的话,我有治病的心态了么?

这都需要观察。要视师如佛,就必须依六种想进行观修,特别是作病者想,确认“我是三毒重病患者,生起强烈的求拯求救之心”,这样才能“余善可生”。同时也离不开对善知识十德的观察。这两样的观察程度,直接关联到我们视师如什么。试想,如果我是命悬一线的重病患者,那对能够治疗的良医,肯定会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对六种想的观察帮助我们思考确认,为什么要学佛?对善知识的观察,帮助我们思考确认,为什么要这样学佛?对目标产生信心了就会真诚皈依,对方法产生信心了就会坚定依止。没有皈依就不会去寻求依止,没有深切的依止就无法深化皈依。唯有至诚地皈依,坚定地依止,才能逐渐达到视师如佛。

文:净孩

下一篇:第一次较量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