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爬山的修行

2017-03-16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前段时间跟师兄们一起去爬山,边爬边做观察修,强身健体不说,发现更是一次难得的修行。略记如下:

回头是修行

一行人出发,刚开始走得很快。有对姐弟俩,姐姐走在前面,转过一个弯,发现弟弟隐没在队伍的后面,姐姐刚想说“我弟弟就是喜欢拖沓”,结果还没出口,忽然发现弟弟原来是在陪伴走在队尾有些吃力的一位师兄。姐姐马上用佛法对照自己,发现了自己过去错误的观察修形成的认识:我们看到一个场景,心中马上浮现出来的是自己的经验和想当然的设定,但其实,事情常常有着不被我们了解的多种可能。这一回头,成就了一次修行。

等待是修行

很多人都有过“赶时间”的经历,比如两个人一起出门,一个收拾好了,另外一个还在磨磨蹭蹭,这个时候一想到约定的时间,不良情绪往往就会生起。想一想,这个时候的心行是什么呢?心里的设定往往是:你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怎样怎样……这便是错误的观察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惟:迟到这件事我能改变吗?能,那我就因上改变,或者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对方改变;如果我不能改变,那就要学会理解接纳。不管是改变,还是接纳,都应该尊重缘起。

换一个角度思惟,害怕迟到,除了有对他人的尊重,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子在作怪。面子是什么?是我执。因此,即便是去参加一场共修,也不要为既成事实的迟到而气急败坏,本来是去修行的,如若气急败坏地去修行,本身就变了味道。

收队是修行

顺着刚才的“回头”,我们聊起收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人都知道,为了照顾走在后面的同伴,就需要收队。那么,一个良好的收队需要怎样的品质呢?首先,自己要有较好的心态,不急不缓,遇事从容;其次,要有爬山的体能和技巧,并能够以此来帮助到他人;最后,要愿意帮助他人。这么一想,收队的过程不就是训练佛菩萨生命品质的过程吗?断德——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智德——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悲德——愿意帮助他人。原来收队也可以是很好的修行啊!

分工是修行

有收队,自然就想到领队,以及诸如此类的分工。世间法中是怎样分工的,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也需要类似的分工。但这个分工是绝对的吗?也许有人说,我喜欢做领队,不喜欢做收队;或者说,我适合做这个岗位,不适合做那个岗位。但学做菩萨就不同了,学做菩萨就要发愿,既能做领队,又能做收队。世间法,有在台前唱戏的人,有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有在一旁喝彩的人;而作为菩萨,应该适应各种角色,既可走在潮头,又能甘当配角,或隐身其后——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说到分工,是名分工,其实并没有分工。

累了也可以修行

爬到半山腰,有点累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学着用佛法去观察:累,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虽然跟个人体质有关,但再好的体质也会累。此时,我们要问一问自己,这种累是否被我们放大了?累,本身是“有”的,但如果我们过于关注这个“累”,这个累的感觉就会放大,就像我们学过的第二支毒箭。可换一个角度思惟,试着观一下“无我”,累的感觉一般也就没那么夸张了。

虽然说是“无我”,但身体还是“有我”的,它其实是在向我们发出一个“累”的信号。于是,想到自己平时疏于运动以及常常透支身体等等,的确是让这个“老朋友”跟着遭了不少罪——身体朋友,让你受苦了。

爬山本身,更是修行

爬山,需要伙伴,越是困难就越需要伙伴,修行,也是如此;爬山,需要足够的耐力和不惧困难的勇气,修行,也是如此;爬山,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能,需要对目标有信心和信念坚定,修行,也是如此。爬山,有分工,有合作,今天你是领队,明天我是收队;今天,你向我学习,明天,我向你取经;今天,你累了,我拉你一把,明天,我伤了,你搭我一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我们超越一个个小目标,我们相携相扶,我们风雨兼程……修行,也是如此!

文:净程

下一篇:落实点滴,心行合一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