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5-07-26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地难免会造作一些恶业。如果恶业很大,我们就会觉得很紧张,赶紧忏悔;但若是恶业比较小,我们往往会觉得无所谓。这种心态是错误的。

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恶业小就忽略它、纵容它,要知道恶行再小也可能生成巨大的果报。这就好比有一种树,它的种子比芝麻还小,但长出来的枝叶却能达到几千米高。我们不能因为事物看起来微小而轻视它、忽略它。

以吸毒者为例。他们第一次吸食的毒品可能只有指甲盖那么一点点,但几年之后却倾家荡产、众叛亲离,乃至最终断送性命。比如说,如果我们内心对善知识、对高僧大德生起一丝丝邪见,对众生生起一点点伤害之心,哪怕只是瞬间即逝,这个恶因也会导致我们在无穷无尽轮回中受苦受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很多的坏毛病,比如飞来一只蚊子,我们顺手“啪”地一下把它打死;或是说话不够谨慎,常常让他人难堪,甚至惹他人伤心。如果忽视这些小小的坏毛病,就会慢慢养成严重的恶习,将来承受严重的果报。

因果业报,不要说我们凡夫逃不掉,就连菩萨也同样无法逃脱。龙树菩萨的故事,相信会让大家更有感触。

龙树菩萨在印度时,有一位很好的法友,叫乐行国王。

乐行国王有一件天衣,此衣未经裁缝而自然天成。乐行国王的太子对这件衣服特别感兴趣,就向母亲祈求:“我一定要穿这件衣服。”但是母亲却告诉他说:“这不行,这件衣服只有当国王时才可以穿。但你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因为你父亲的寿命跟龙树菩萨的寿命相同,龙树菩萨什么时候圆寂,你父亲才会在什么时候去世。现在龙树菩萨已经成就了,证得了寿命自在,他想活多久就能活多久,所以你父亲的寿命也会永久持续下去。你的哥哥们都没能熬到继承王位就老死了,恐怕你也将会是同样的命运。”

太子很惊讶,继而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能让我继承王位吗?”王后说:“那你只有去求求龙树菩萨,请他圆寂。龙树菩萨是大菩萨,非常慈悲,他有可能会答应你。”太子果真去找龙树菩萨,请求他圆寂。龙树菩萨平静地回答说:“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可以答应你。”于是,太子抽出一把宝剑,对准龙树菩萨的头砍下去。没想到,刀砍下去就像砍到空气一样,龙树菩萨毫发无伤。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

龙树菩萨对他说:“武器的恶业我在五百世以前就已经清净了,所以你无法用武器伤害到我。但是,很久以前我割吉祥草的时候,不小心杀死过一只小虫,这个业还没有清净。你拿一株吉祥草做武器,就能把我的头砍掉了。”太子按照龙树菩萨所说,找来了一株吉祥草,果然一下子就把龙树菩萨的头砍掉了。伟大的龙树菩萨就此圆寂。

龙树菩萨的修证如此之高,却也要承受误杀一只小虫的果报。所以,我们对于小小的恶业切不可轻视,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们将会形成怎样不可思议的果报。我们在生活中对蜘蛛、蚂蚁等这些微小的生命都要爱护有加,不能因为小而轻视和伤害它们。

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要认为善业小功德就小,而不愿投身于小小的善业。其实,我们在做饭、穿衣服,甚至刷牙时,若能念上一遍百字明咒,功德也是不可限量的。

给大家讲个“一个‘擦擦’成就三个人”的故事。

擦擦是藏文,是指两三寸高的小泥塔,它代表三宝,里面也可以装藏。

第一个人发心造了一个擦擦,供在路边。因为他发心很清净,后来以此功德获得了成就。

某天,第二个人路过供着擦擦的地方,天正好下起雨。因为擦擦是泥土所做,淋了雨就会损毁。这个人看到擦擦被雨水打湿,而他身上又没有什么可以遮雨的物品,很是着急。忽然,他瞥见路边一只他人丢弃的鞋,情急之下就把这只鞋恭恭敬敬地放在擦擦的上方用来挡雨,保住了擦擦。由此保护擦擦的功德,他也获得了成就。

雨过天晴后,第三个人路过这里,见到居然有一只鞋放在擦擦上方,心想:擦擦代表着三宝,鞋是不净之物,怎么可以这么放呢?!于是他把鞋拿了下来。后来,这个人也以此功德成就了。

从这个典故我们看到,这三个人所行之事虽只是微小之举,但他们都一心守护三宝,最终以此善成就。

释迦牟尼佛曾度了一位八十余岁的老人,而老人得度的善因,是无数劫前身为一只小虫时,趴在漂于湖面的干牛粪上,而湖中有一座佛塔,由于干牛粪被风吹着环绕了佛塔一周,小虫也就随之绕塔一周。以此微小的功德,最终也获得解脱了的果报。

还有我乳王的故事。由于他前世以恭敬之心供养了佛陀一把绿豆,其中四颗落在佛陀的钵里,两颗碰到佛陀的胸膛。我乳王最终以此功德统一了四大部洲,在四天王天当了八万年的国王,并且在三十三天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我乳王以如此小的善业,获得如此大的善报,是因为他行善的对境是十分殊胜的。

如果把善业比作干草,恶业比作火星,干草虽堆积如山,却非常容易因为微弱火星而燃烧殆尽。正如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忍辱品里所说:“千劫当中所积累的六度善行,能被一刹那的嗔恨毁灭。”

即使我们学了几十年佛法,做了很多善业功德,也丝毫不能自傲自负,对身口意之恶业有片刻松懈。如果我们纵容那些看似微小的恶业,不谨慎地断除恶念,那么我们累生累劫修行的功德,很可能因刹那的嗔恨而毁于一旦。

我们对于任何微小的善念善行,都要尽力护持、积累,如同守护每一滴落入容器的水珠,积少成多,直至装满巨大的容器。我们要明白,佛陀的成就并非只因菩提树下的六年苦修而得,而是在三大阿僧祗劫中,经历了无数的转世与无数的苦修,累积了无量的功德,圆满了各种菩萨的道地,才终获成就。

下一篇:出离心与解脱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