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戒定慧

2015-07-26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若想从轮回解脱、成就佛果,仅有出离心还远远不够,戒、定、慧也是其必要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八万四千法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个——戒、定、慧。戒、定、慧对于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同等重要。

戒,属于律藏。

小乘戒主要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针对不同类别的修行者,共有七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中间还有一种戒,可称之为八关斋戒。这七种戒各自包括不同的数量,有着不同的规定。

大乘戒主要是菩萨戒,共有十八种,可进一步浓缩为四种。如果再进一步讲,其实就是一种——“不放弃众生”。不放弃众生是说,不管遇到怎样的危险也不放弃众生,并且以慈悲心来摄受众生。这已经包含了所有的菩萨戒。如果能具有这样的心态,就代表菩萨戒存在于我们的身上和心中,并没有被毁灭。

金刚乘的戒主要是三昧耶戒,在接受灌顶以后才能得到,共有十四条根本戒。如果全无违背,那就是很清净的金刚乘弟子。只要对上师的信心并没有动摇,师兄弟之间依然团结一致,这两种最关键的戒条没有违背,那么其他的戒条即使有些违背,通过虔诚忏悔,都是能够修复的。

总而言之,小乘重视的是别解脱戒,大乘重视的是菩萨戒,金刚乘重视的是三昧耶戒。

不同的教派对这三种戒也有着不同的主张。

根据恰美仁波切的观点:格鲁派认为别解脱戒是一切的根本,须要异常谨慎地对待——小乘的别解脱戒就好像一个容器,大乘的菩萨戒如同容器中的水,金刚乘的戒则像水中所映的明月。若是没有容器,就无处盛水,更不可能映现明月。而噶举派则认为,别解脱戒如点点星辰,菩萨戒如皎洁皓月,金刚乘则如灿烂骄阳。

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小乘戒并不涵盖大乘菩萨戒和金刚乘的戒,但大乘戒却涵盖小乘戒,而金刚乘则涵盖了小乘之别解脱戒和大乘之菩萨戒,更独具金刚乘之三昧耶戒。也就是说,金刚乘是相对圆满的层级,其修行的营养价值也是相对较高的。

定,属于经藏。

定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定主要可分为两种——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我们修习世间禅定,便能够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佛教所定义的定是止观双运,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所说:“定是既光明又不执着。”这句话也可以作为定的一个定义。

不过我们在修习禅定之时很可能仅仅是安住。如果在安住中停留,便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为了冲破这个障碍,必须要有智慧来陪伴,才能把定与慧合二为一,从而达到止观双运。如此的禅定才是解脱的定,获得佛果的定。对于小乘、大乘和金刚乘而言,虽然修持禅定的发心不一样,但禅定的修持境界是大同小异的。

慧,属于论藏。

“慧”是指大智慧,属于三藏中的论藏。大智慧,不言而喻,并非指一般的智慧,而是指能破除无明的智慧。定在戒的基础上开启,慧则在定的基础上开展,戒、定、慧三者次第相关。

还是用“水中映月”的例子来说明吧。明月在水中的影像要足够清晰,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水必须清净。第二、水必须平和。若水很污浊,即使是平和不动也难以映出清晰的倒影;如果水只是清净,但波动不停,映出的月影自然会是破碎的。这里,清净代表着戒,平和代表着定,清晰的月影则代表了慧。

那么,智慧究竟从何而来呢?佛陀经典里说,开启智慧的源泉是“闻”、“思”、“修”——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因此,我们所说的智慧有三种:依靠“闻法”而产生的智慧,依靠“思考”而产生的智慧,依靠“修持”而产生的智慧。其中,“闻所生慧”能作为“思所生慧”的基础,“思所生慧”能作为“修所生慧”的基础,所以最根本的智慧就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具备了,获得解脱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同样,这个破除“我执”和“无明”的大智慧,也是在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上产生的。

虽然《了义炬》并没有提出涅槃寂静,但涅槃寂静是前三个法印的果。前面的因有了,后面的果自然会有。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一切万法总体的定义和个别的定义我们都会通达。

需要注意的是,在“慧”上,三乘法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来了解小乘的“慧”。

小乘的“智慧”主要是破除人无我。当小乘行者看破了五蕴和合之上所产生的“我”是虚无的,是如梦如幻的,烦恼障就得以断除,同时也就证得了“人无我”。证得“人无我”后,“我执”也就断除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句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井绳与蛇在外形上比较相似,人们也会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把绳子错看成蛇。一旦因缘具足,人们就会醒悟过来,再也不会把绳子当成蛇了。

虽然小乘破除了“我执”,但是在法上仍然还有执着,也就是“法执”。法上的能境和所境是很细微的。比如说有一个瓷器,你知道它是假的古董后,就把它砸碎了。砸碎以后,成形的假瓷器虽然不复存在了,但仍然会有一堆很微细的碎末,而这些碎末是无法再次被破坏的。这里,成形的假瓷器就好比“我执”,碎末就好像“法执”的“所境”。

“所境”是非常微细的。能够觉察所境的心叫“能境”,同样也是非常微细的。再将“能境”继续细分下去,“能境”包含前面的刹那、中间的刹那、后面的刹那,刹那还可以解析成更细微的时间。按照这样的方式解析下去,会有一种过去、现在、未来难以分割的极短时间,并存在对此极短时间的执着。如果这种执着没有被破除,就叫做“法我执”,而破除“法我执”的智慧就叫做“法无我”。

小乘的声闻只能证得“人无我”,不能证得“法无我”。小乘的缘觉不仅能证得“人无我”,还能证得一部分“法无我”,破除一些细微的“能境”和“所境”,所以缘觉的智慧要比声闻高。但是缘觉的所知障还是丝毫没有被破除,也丝毫没有开悟。

小乘最高能证得阿罗汉果位,但是阿罗汉并不会永远停留在阿罗汉果位上。他们是依小乘的道次第进行修行。当佛陀观察到小乘罗汉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通过各种神通智慧的加持力来告诉他们,阿罗汉只是一个中间过程,让他们发菩提心。再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圆满资粮,最后成佛。

然后,再来了解大乘的“慧”。

大乘的智慧不仅能够破除“人无我”,还能断除“法无我”。大乘宗派分为两种:唯识派和中观。中观又包含自续派和应成派。我们现在主要介绍中观最高的境界——应成派的观点。

中观的最高境界破除了对万物的执着。具体来说就是:一切万物都不是实有的,都是没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不仅胜义谛中不存在自性和实有,连世俗谛中也不存在自性和实有。

虽然,无论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中,万法都并非实有,但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于如幻如梦中,一切万法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一切万法都没有自性,所以佛陀说万法都是不生的。中观的最高境界就是说无论是能境还是所境,一切万法都是离一切戏论,一切大法界当中都是空性的。当然,中观里也有不同的主张,有些强调自空,有些强调他空。自空的境界是离一切戏论,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大境界,正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寓意。

他空的境界就不同了。虽然我们都知道烦恼、我执、习气等等是空的,轮回的所有污染是空的,但如来藏所具备的大智慧、大悲心、菩提心是存在的。

对于“慧”的概念,各个宗派之间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也会存在辩论。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概念可以了。

大家要明白的重点是,在智慧层面上,大乘跟小乘的不同、金刚乘跟大乘的不同。金刚乘和大乘最高的境界都是佛陀的果位,都证得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有些密续认为,十地菩萨最后要断除最细微的所知障、证得圆满佛果,必须要依靠金刚乘。

金刚乘的智慧建立于中观他空见的境界。中观他空见可以说是显密之间的一种桥梁,比如像《金刚乘密续》中提到,智空不二、乐空不二、悲空不二、明空不二、显空不二或是觉空不二,这些双运的境界主要是他空见的境界。当然也不仅仅限于他空见,里面强调了很多金刚乘特殊的方便法门,比如三身五智、光明、大乐、大悲等等,是金刚乘最高深的智慧。

如果把大圆满、大手印这些金刚乘最高的境界与大乘的境界比较,两者的境界没有大的不同,但是在清晰度、广大度、圆满度上,就存在一定差距。

很多人都会问:“大乘佛法最显著的、最独特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是:“智不堕轮回,悲不离众生。”

小乘有“智不堕轮回”,但缺乏“悲不离众生”。小乘的涅槃,是追求个人解脱。佛陀是无住涅槃,因为大乘的涅槃是中道,在轮回上没有偏差——因为具有智慧,破除了我执障、烦恼障等,所以不会在轮回中流转,可以说大乘具备了“智不堕轮回”和“悲不离众生”两种精神。虽然具有智慧,但是大乘不是追求自己的安乐和解脱,而是从资粮道就开始发菩提心,所以虽然诸佛菩萨已经离开了痛苦、超越了轮回,但并不离开轮回。

佛陀知道一切众生还在轮回中受苦,所以并没有离他们而去,而是以大悲心来摄持他们。比如观世音菩萨,虽然他自己早已成就、脱离轮回,但还坚持在轮回中普度众生,就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简单一点说,诸佛菩萨在轮回中,表面上跟我们凡夫一样,也会投胎、出生、成长、死亡,但根源上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凡夫是以无明而流转,以烦恼而漂泊。诸佛菩萨正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这种境界来度化众生。这就是大乘的殊胜和菩萨伟大的所在。

下一篇:八种天人之功德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