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念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就见着阿弥陀佛,见着四色莲华

2020-01-05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经前悬谈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谈到“心法妙、众生法妙、佛法妙”,现在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

六即佛,就是(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什么叫“妙法”?“妙法”就是你没有法子以你的心来思量它,没有法子可以说完了它;说也说不完、想也想不尽,这所谓“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不可以用言论来议论它。

所谓“妙法”,在佛的份上没有增加一点点,在众生的份上也没有减少一点点;在诸佛的份上也不净,在众生的份上也不垢;在诸佛的份上也不灭,在众生的份上也不生。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妙法的本体;这种妙法,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可是我们却不知道。

这也叫“佛”,叫什么佛呢?叫“理即佛”;理,就是“道理”。因为它以理来讲,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这个理,而不是说现在就是佛;这个“理”,就是“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随拈一法,无非不是法界。“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说“人人都是佛”,可以的,但是只可以说是“理即佛”,不可以说即是佛。

我们人人来听经,明白经的道理、明白佛所说的法,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

佛之所以说法,是因为众生有这个心;若众生没有心了,佛也没有说法。你知道心即佛了,这是有了一个佛的名字,这就叫“名字即佛”。

你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要用功修行,如果你不用功修行,你就单单知道这“理即佛”、“名字即佛”,就是佛,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你还要修。修,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的自性里有佛性,这个佛性就等于在矿里面的金一样;矿里头的金,你把它取出来,还要锻炼,用火来烧它;锻炼之后,这才是真正的精金,变成真正的金子了。

不错,人人是佛!在矿里头的那个金,就譬作“理即佛”;由矿里边把金拿出来,这叫“名字即佛”;那么你又加一番修行锻炼,用火把这个金炼过,这就譬喻人的修行;这又有一个名称,叫“观行即佛”。

行,在这里要念去声“横ㄏㄥ”。你修行,就相当于炼金,锻炼这个金,可是还没有正式成就,这叫“观行即佛”。

你再继续修行用功,或者参禅打坐,或者是念佛、念经;无论你用什么功,总而言之,要专一。

专一修到什么程度?修到“内无六根,外无六尘”;内边六根的境界都没有了,外边六尘的境界也空了。这时候,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迥脱根尘──根尘脱落,根尘都没有了!既无人相、更无我相、也无众生相、也无寿者相;也没有过去心、也没有现在心、也没有未来心。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这时候得到一点妙法的滋味,但是还没有真正确实知道这个滋味。这又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这叫“相似即佛”。

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停止,还要用功修行;用功修行修得怎么样子呢?修得能见着本来的面目了──在禅宗里头叫“本来面目”,你本来是一个什么样子;在天台教,这叫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

三谛,就是“真谛、俗谛、中谛”,也就是“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

在净土法门里头来说,后世大德将念佛至“一心不乱”,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得到了三谛,这就是“理一心不乱”。

怎么叫一心不乱呢?这一心不乱的境界,就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得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成了一个;尽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这念佛的一念里头包含着。

这时候,也没有山河大地、也没有房廊屋舍,也没有我、人、众生、寿者,什么都空了,你念佛念得想要停止这个念也不可能,想要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办不到了,就像water fall(瀑布)的流水似的往下流,你想停止也停止不了,这叫“一心不乱”,得到“念佛三昧”;念得不念自念,你想要不念佛也停止不住。你说:“我不要念佛了!”但是心里头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像流水似的,“哗哗哗……”不停止了。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才妙呢!

这妙到什么程度上呢?你听人家说话,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听见刮风,也是在那儿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流水,它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风动,都是演这个摩诃大法。啊!这种境界你说妙不妙?太妙了!这叫“理一心不乱”。你念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就见着阿弥陀佛,也就见着七宝莲的四色莲华--青色青光、白色白光、黄色黄光、红色红光;啊!这四色的莲华,放四种的光明,你都可以见得到。

这个时候,可以“百界成佛”,不单单在一个世界成佛,你愿意到那个地方成佛去都可以的;在净土法门来讲,这叫“理一心不乱”。

不明白佛法的人,或者听见声音,他就以为这是一种境界,这其实很平常的。

好像我们来了一位老居士,他说他听见钟“当…”的一声,问旁人有没有听见?因为他以为是一种境界,其实这是很平常的。你要是用功的人,那种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你不要着住它。在禅宗所谓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佛来了,你也不要动心。你要修得有定力,不要说:“哦!佛来了,我欢喜了!”生了一种欢喜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你生的什么欢喜心?你生欢喜心干什么?一切有相都是虚妄的。你在那个有相里看得空了,这是个“真空”;在那空的地方,你又能看着是有,这是“妙有”。啊!“真空本不空,妙有也非有”,你说这妙不妙呢?

到这个时候,这叫什么呢?这叫“分证即佛”。分,就是“一分”的“分”;证,就是“证得了”。

虽然分证即佛,可是还没有究竟,必须要像什么呢?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彻法底源,究竟证得了;这又有一个名称,叫什么呢?这叫“究竟即佛”;这时候,才亲证得妙法的本体。这是以“六即佛”的理论来解释这个妙法。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下一篇:宣化上人: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告诉我们怎么样依教奉行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