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大师:念观世音菩萨 可杀老、病、死之苦

2022-11-01 佛教故事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向人民表示怜悯:

“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人生有三苦,即苦、坏苦、苦。

苦,就是苦的煎熬。没有钱,没有食物,没有房子住。想找工作,找不到。你觉得这苦吗?真的很苦!这叫做贫穷和艰难。受这种苦不容易。

所以有钱人就不再吃亏了?

有钱人更吃亏!怎么说富贵遭殃?有钱就要一直数:把我的钱存银行,把我的钱拿出来做生意,我的钱要做什么。一天到晚数钱,意味着头发白了,牙齿掉了,眼睛花了,耳朵聋了。这个时候我还没数完。

如果没完成你说呢?问题来了。因为太有钱了,所以一直在数钱,一直在算计,而且躲起来偷东西很慢,所以被土匪知道了。到了晚上,门被撬开,家万(粤语,意为“安全”)被打开,所有积蓄被抢走,一扫而空!这叫恶苦。

这种苦比穷和苦还难受,因为穷的人习惯了一直苦,没有问题;但是这种财富突然分解了,这种苦难来了,我就受不了了。这个时候,是最苦的。尤其是年纪大了,没钱了,什么都不顺心。这叫恶苦。

那么,那些既不穷也不富的人,就不会吃亏吗?这个人有他自己的苦衷。什么苦?有苦难——他从少年成长为壮士,从壮士成长为老人,老死不相往来。他一直在想这件事。虽然没有穷也没有富,但是有苦。这是三难。

还有“八苦”,已经不少了,再加上八苦,就更多了。其实八难不多。这个“苦”不止八个苦。千难万险,千千的千难万险。

最苦的事是什么?做人最难,做动物比做人快乐多了。成佛没有痛苦。那个畜生,他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他有自然的生活条件,没有烦恼,不是吗?只是做人,苦难太多了!做什么不苦?

现在不谈那么多苦,八万四千种苦。现在我们只说“八难”。

什么是苦?

生老病死爱离恨怨必苦,无所求,五阴兴旺。

你认为八种苦中最苦的是什么?是苦难;如果没有出生,这些苦难都没有了。怎么苦?我知道你不记得了,我知道你忘了受苦,所以现在我告诉你。

它是如何诞生的?

这是因为父之血、精之血、母之血捆绑在一起而生的,有一个女性的身体要投胎。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都没什么感觉。第七周之后,我感觉有意识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妈妈吃了凉的东西,你会觉得不舒服,就像住在冰山里一样。如果我妈吃了热的东西,那时候就像是在热汤里,热的不得了。这是在妈妈肚子里,有这种忽冷忽热的痛。

还有,如果妈妈弯着腰,胎儿好像突然被泰山压顶,好不舒服;如果这个妈妈交叉着腰,她也觉得很不舒服。

我出生的时候,是最艰难的。我出生的时候,好像两座山被夹在了一起。这叫山中地狱,我受着这种痛苦。

所以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哭。他喊了什么?“苦啊!苦!苦啊!”他痛苦地哭了。他的“哭”其实来源于“苦”。当你出生时,就像生龟壳一样像活龟壳一样痛苦。但是一长大就忘了这种苦,然后不知不觉就长大变老了。

等你老了,你会受很多苦。怎么会?老耳朵聋,人家骂你也不知道。眼睛花了,什么都看不清。是耳朵和眼睛一开始就不会帮你。虽然我的舌头不会掉,但是我的牙齿会掉。你为什么不吐舌头?因为很软,不会掉下来。

我曾经遇到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我问他:“你的牙怎么掉了?你遇到过失去舌头的人吗?”他说:“不!你遇到过吗?”“我没遇到过!你这个年纪,还没遇到失言的。我比你小怎么会遇到这么奇怪的事?你知道为什么没人掉舌头,所有人都掉牙齿吗?”他问:“这是什么原因?”我说:“因为牙太硬,掉出来;你为什么不吐舌头?很柔软,不会掉下来。你都这么大了,以后别辛苦了!如果你硬了,你的牙齿似乎会掉下来。学会心软!”

这颗牙掉了有什么痛苦?当然,食物不香,什么都不好吃。你不能嚼也不能咬,但你不能嚼。不消化就咽不下去。你觉得苦吗?

那时候我满脸皱纹,头发花白。所谓“鸡皮鹤毛”,当时鸡皮疙瘩都厚了。这个“鹤发”就是白发。这种说法在美国是不合适的;多不合适?因为西方人,孩子出生就是白发,不是老白,很小的时候也有白发,但这是另一回事。

然后老白发由黑发变白,黑发可以变白,白发不能变黑;但有时候,还可以。我告诉你,我在香港的时候头发全白了。为什么?因为我建了一座庙,建了三座庙,辛辛苦苦的修,把头发都白了。后来自己看了一下:“没有!我再也不用担心那么多了。”于是我放下一切,然后天又黑了。所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现在,看我的头。我白头发很少,不太多。

受这种老疼也不容易。不信的话可以试一试。等你老了就知道是什么味道了。你还不如活到七八十岁,或者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多岁。那时候你吃不好就会知道:“以前有个法师说老了好苦,我不信。现在我知道这是真的。”但那时候,你修道已经来不及了。

最平等的是“病苦”。无论什么

谁都会有病,没有大病就有小病。有病,头痛就头不舒服,脚痛就脚不舒服,身上痛就身不舒服了。

病有很多种,好像有胃病,吃东西就不香了;若有肺病,就总咳嗽。总而言之,心、肝、脾、肺、肾,你有了病,这也是一苦的。

最苦的还有什么呢?

死苦。死,是最苦的。那么说:“死苦,我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想先知道!”那你就先试一试,先死一次看看。可是没有人保险你再活的,所以这一试,也不可以试的。那么死是容易,死后到什么地方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死后,是堕地狱?还是做畜生?是去做人?这个没有人能保险的。

总之,这生、老、病、死都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家?

也就因为觉得这生、老、病、死苦,是一件不容易受的事情。

他在十九岁的时候,有一天出去游玩,先到东门,看见一个妇人在那儿生小孩子,就问随从的人:“这是一个什么事情?”随从说:“这是生小孩子!”太子看见不但小孩子哭,妇人也痛苦得不得了;他不高兴了,就回到宫里去。

第二天又到南门,看见一个老年人,头发也白了,眼睛也花了,腰也弯了,腿也迈不动步了,老得不得了。他就问随从:“这是个什么人?怎么这样子呢?”随从说:“这个人因为年纪太大,所以老得这个样子!”太子也不看别的地方了,就回到皇宫。

第三天又到西门,看见一个有病的人,于是他又不高兴就回去了。第四天到北门去游玩,就看见一个死人,他又问随从:“这是怎么一回事?”随从说:“这个人死了!”他就非常忧郁。在这四门,看见“生、老、病、死”四种苦,他又想要回皇宫去。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沙门,就是出家人。

太子又问随从:“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随从就问这沙门:“你是做什么的?”

沙门说:“我是个出家人,是修佛道的,要远离生、老、病、死苦。”

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佛呢!一听他说修道要远离生、老、病、死苦,于是又问这位沙门:“我也可以照你这样来修道吗?”

沙门说:“谁都可以的。谁修道,都可以远离生、老、病、死苦。”

于是太子回到宫里之后,晚间就和他的随从车匿(就是优波离***)一起逃出皇宫,就出家去了。

释迦牟尼佛就因为觉得这个人生充满生老病死苦,没有什么意思,生不知从何处而来?死不知到什么地方去?所以就发心出家,要修道了这个生死。他到了雪山,在那儿坐了六年,就因为想避免这生、老、病、死苦。

我们人,谁都有“生”,任何人也都不能逃避这个“死”。人人将来都会死的,可是有的就是善终,有的就是不善终,种种的死法不同。有的病死,有的饿死,有的累死的──做工做得太多了,总也不得休息。

或者和人打架打死了,或者去作战阵亡了。有的又被车撞死,有的又被山滚下来的石头砸死,有的又是误服毒药毒死了。误服,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是毒药,错吃了毒药就死了。有的是故意吃毒药去死的,有的自杀而死,有的是不想死就死了,有的想死的又不死。你看就这一个“死”,就有种种的分别──死法不同,将来受的果报也不同。

怎么不同法呢?

譬如这横死的人,就是或者被车撞死,或被水淹死,或被火烧死,或在无意之中发生一个意外死了。属于这一些横死的鬼魂,阎罗王不管,鬼也不管。那么说这是很自由啦?虽然说自由,可是却是个自由鬼,并不是自由人。人自由,有的时候也不守规矩,何况鬼呢!鬼自由了,也会不守规矩的。

这横死的人,他又会抓替死鬼。譬如在马路上被车撞死的,这个地方在三年之内,会再撞死人。为什么?因为那个横死鬼总在那儿等着,他一定要再抓住旁人撞死,他才可以托生去;如果他不抓一个替死鬼的话,他永远在那儿也不能投生。

若是自杀吃毒药而毒死的人,到地狱后,所受那种的刑罚也很痛苦的。什么刑罚呢?要喝那种用火烧化了的铁汁,往他肚里灌,把内里这个肚肠都烫坏了,烫坏就死了。但是在地狱有一种巧风,这种风一吹,他又活了;活了,再喝这种铁汁,然后又被烫死,死了被巧风一吹又活了。在地狱里头,一天到晚都是受这种的刑罚,很难受的。

说起来,这死太多了,这个受的苦,说也说不完的。可是你若能念观世音菩萨,“以渐悉令灭”:就会一点一点地把生、老、病、死这种种的苦,就都没有了。生老病死,这是四苦,再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怎么叫“爱别离苦”?

爱,是人人都知道的,有的爱财,有的就爱色,有的就爱名。爱财的人,和“利”离开了,这也是爱别离苦。譬如这一个人有很多钱,做很大的生意,都是赚钱;可是现在他生意失败了,把所有的钱都赔没有了,这个钱和他离别了。他不想离开财,不想没有钱,可是钱没有了,这是爱别离苦。

爱色,“色”就是男女的问题。男人爱女人的色,女人爱男人的色,互相爱;可是因为在前生种的因果不好,所以这个爱不能久远,在某一种情形之下,从中间就要分离了。在离开的时候,若没有真正地爱,离开也不要紧;若执着这种的爱情,那么离开了,这是非常痛苦的。这是爱色的爱别离苦。

还有爱名的爱别离苦,这个名怎么会又有别离呢?有人这么说:“名誉者,人之第二生命也。”认为这个好的名誉,就是人的第二条生命。可是这第二条生命,有的时候名誉就扫地了,就是没有名誉了,把名誉毁坏了。因为本来他不想失去名誉,可是没有法子,一时做错事,把名誉给没有了,这也是和“名”有一种爱别离苦。

这“爱别离苦”的例子非常之多。譬如夫妇没有分离,这就没有爱别离苦吧?可是生了个小孩子,这小孩长得又美貌、又聪明,真是视如宝珠。可是这个宝珠──这小孩子,忽然间死了!这时候,痛哭流涕的,这真难过。这也是爱别离苦。

或者有人对待父母很孝养、很爱敬,本来不想父母离开自己,可是父母死了,这也叫爱别离苦。

或者环境也好,父母妻儿一切一切都好,可是也是忽然间就没有了,这也是爱别离苦。

乃至于兄弟朋友之间,都有这种情形,本来不想和他离开,却要离开了,这都叫爱别离苦。

有的人执着这种的爱情,没有苦他自己找着来苦。好像男女结婚了,这个男人,一天到晚忧愁得不得了,怕他的太太会另外去找其他的男人,这不是没有苦找着来苦吗?也有的女人结婚之后,大概她的丈夫生得很英俊,一天到晚什么也不想,就怕她这个英俊的丈夫再有其他的女朋友,担心得不得了,愁闷得不得了!你说这是不是愚痴?

还有,有的对人不生一种爱心,可是却爱狗,看狗等于他的生命一样;有的爱猫,看猫好像他生命一样。乃至于对一切的畜生或一切的物质,都生出一种爱心。这种爱心一生出来怎么样呢?也就很巧妙的,爱这只狗,这只狗也就死了;爱这只猫,这只猫也就丢了。这时候,好像把“生命”都丢了,为这猫狗左哭一场,右哭一场,这也是一种爱别离苦。

总而言之,你对任何的事物看不破、放不下,及至有某种特殊的情形要分离的时候,令你得不到所愿意得的,就觉得非常之苦,这都叫爱别离苦。

既然知道爱别离苦,就不要再执着这个爱。不要把爱只放到一个人身上,应该放到整个众生的身上,行菩萨道来救度一切众生。为众人作着想,不为自己作着想,那你就不会有爱别离苦了。

有的人说,这个爱有这么样多苦,我就不爱了,这回我就憎!憎,就是不爱,就是有一种怨恨心,有一种仇视的心,对任何的事物也都不爱了。这又弄错了。

说爱是有苦,不爱呢?也一样有苦,这有怨憎会苦,怨是怨恨,憎是憎恶。我在这个场合里,对这个场合的人都很讨厌、很憎,对任何人也没有缘,觉得人人都不好,所以谁我也不爱;也不爱人,也不爱狗,也不爱猫,什么都讨厌,见到什么就发脾气。

在这个地方,认为这个地方不好,于是就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殊不知,到另外一个地方,又遇着的人和物,比原先的环境更不好、更坏。你越不愿意见的事情,它就让你见着;你越讨厌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来!

很奇怪、很奇怪的。你怕见猫,一天到晚都有猫跑来你这儿,打它也不走;你讨厌狗,这狗它偏偏地要亲近你;你讨厌女人,这女人一天到晚来找你、来追求你。你很讨厌,再搬家到别的地方,又有这么一班人,又有这么个环境,比原先的更厉害!你说这苦不苦?

这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第一,是从你自性上招来的,因为你自性没有定,见着什么,都觉得不好。你觉得好是有苦,觉得不好也是有苦。那么也不要觉得好,也不要觉得不好,这是合乎中道,中道就没有苦了。你在这个地方住,和左右邻居都不和气,搬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是不和气,这不是人家对你不和气,是你对人不和气;因为你觉得与任何人都没有缘,所以别人对你也没有缘。所以爱也是苦,不爱又是苦,就要合乎这中道。总而言之,什么事情都不要太过,太过了就是不及。

这怨憎会苦就是这样,你越不愿意的事情,就越碰到这件事情,很奇怪的。你不愿意喝酒,这喝酒的人一天到晚都在你旁边;不愿意抽烟,抽烟的人跑到你旁边;不愿意赌钱,这赌钱的人天天来找你。很奇怪的!为什么呢?就因为你有这个怨憎,所以就会遇着;你越憎这样,就越遇着这个样子的事情。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都是因为自己不明白真正的中道,偏到一边,所以就有了苦了;若能保持中道,那就不会苦了。

相信没有人会讨厌钱的,可是这个“钱”,你越不憎,越爱它,它越不来。这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这就是求不得苦。

方才说爱也是苦,憎也是苦。那么在这个爱里就有所求,有所求往往就都不会得到。有的人一生来,就想求着发财,可是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由有生以来就想要发财,等到死的时候也没有发财,还是做一个穷鬼,这是求不得苦。

有的人觉得做官很不错,于是想法子去求做官,可是求了一生,结果呢?官也没有做到,这也是求不得苦。

有的人一生就求名,但一生也没有求到,这也是求不得苦。

有的没有子女的,就想生个聪明的儿子、美貌的女儿,但求来求去也没有,这也是求不得苦。

在一生之中,不是求这样,就是求那样,但是哪一样也没有求到,求东不得东,求西不得西。有些读书的人,就想得到一个博士学位,可是因为在往昔没有栽培读书的善根,读得眼睛也老得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读了一辈子书,博士学位也没有得到。好像中国有个梁灏,读到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可是得到状元没有好久就死了。你说,得到也没有享受,这也是求不得苦。

总而言之,你所贪求的东西,得不到手里,这都是苦,这叫求不得苦。

又有五阴炽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在《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若能把它都看空了,也就没有苦。

这五种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是非常炽然而盛,非常强烈的,是最苦的,可是人人对这五阴都离不了。

前面所说的那七种苦就够苦的了,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在自性里边所具的,时刻都和你在一起,想离也离不开,这叫五阴炽盛苦。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文:97su.cn

下一篇:死的时候第八知最后 生的时候第八知最先(宣化任尚)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