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男女婚姻的透彻洞察

2022-11-06 戒色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1:婚姻是因缘和因果的产物。

按照佛家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是,三三三五四的婚姻是由于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多年业力的汇聚,因缘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的婚姻,组成家庭,甚至生儿育女。这中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幸福的家庭如此,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婚姻的幸福和痛苦来自于每个人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和感情,不是上天安排的,也不是别人强加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同时,佛教还教导人们遵守所居住国家的法律和道德,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问:我经常听佛教里的因果报应。什么是因果报应?什么是因果报应?答:因缘,即行为或创造的意义,涵盖了思想、语言、行为的方方面面。我们所有的善恶思想和行为都叫业障。比如,好的思想和行为叫善业,坏的思想和行为叫恶业。业障:善与恶的业障有产生苦果的力量,称为业障。善业有产生善果的力量,恶业有产生恶果的力量。佛经上说:“不念业障,虽远相牵。果子熟了,就难以避免了。”斯里兰卡的纳兰多长老在《觉悟之路》中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都是罪有应得。……我们对自己的快乐、痛苦和烦恼负责,创造自己的天堂,挖掘自己的地狱,我们是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再比如生活中,一个母亲对孩子说:“做个好孩子,你会幸福,我们也会喜欢你。但是,你不听话,你就不高兴,我们也不会喜欢你。”这个时候,就是她教给孩子的业障思想。就像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不是时机未到。”这是业力因果最流行的表达。婚姻是因果报应的产物。虽然是今生的努力,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比如,有的人一生谨慎善良,婚姻却遭受了很多挫折;虽然有些人不努力,但幸福的婚姻是如影随形的,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差异,除了第三代因果理论,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婚姻的偶然也有其必然性。

2:婚姻——的本质是无常,无私,忘我,自知。

婚姻是建立在情欲基础上的,情欲是多种原因结合的产物。爱情是内因,其他条件是外因。它的本质是“原初空虚”,是虚幻的。即物中有物,但在本体(自性)中是“空”的。一般来说,人一听到“空”,就认为自己一无所有,是空的。其实空无自意:即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有条件的;永恒无条件的存在。不仅爱情和婚姻是有条件的,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形成的。虽然没有永恒的爱情和婚姻,但有条件和聚合原因的真实婚姻。俗话说,有因则万法(事)生,无因则万法(事)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完美和永恒希望的想法来自于我们心中执着的渴望,而这个——就是痛苦的根源。爱情的真相是什么?大概没几个人能说清楚。恋爱中的人容易执迷不悟,相信“爱你一万年”的承诺。正如那首流行歌曲所说,“一份真正的爱情,如果非要我给它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句话让很多青年男女着迷。但是,科学和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爱情和婚姻只是各种原因的结果,包括生理化学(荷尔蒙)。爱情和婚姻并不像诗中唱的那样纯洁、高尚、永恒。人们发现,现实中长久的婚姻往往平淡无奇,而那些惊世骇俗、光怪陆离、美轮美奂的爱情,就像夜空中的流星3354,闪闪发光却又转瞬即逝,让人热泪盈眶无数!

3.婚姻源于情欲。

“众生皆以情欲而生”,这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云《圆觉经》:“世间诸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情欲而生。当知道轮回爱是根本。”也就是说,如果你对爱情有欲望,你就会陷入三界,得不到解脱。佛教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众生”,如人、狗、鬼、神等。佛教认为其成分:除了土、水、火、风、气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知”,即感知和认知的功能。卷《增一阿含经》十二“三宝”:“佛告诸比丘:有三因怀,故无故云三。所以母有所欲,父母聚在一起,不离不弃,但若无外知可报,就不会怀孕……”这段话表明,受孕需要外部知识(除了父母。“神识”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灵魂。“神识”之所以转世,是因为驱动它的力量是情欲。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饮食男女”。饮食是维持肉体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而男女对爱情的渴望是维持人类种族延续的必要活动。古人云:“欲壑难填。”在保证食物和安全的前提下,男女欲望的满足往往上升为第一需求。两性之间的迷恋,经过多少代人的熏陶,已经成为人们意识中的一种习惯,以至于迷恋上了坚贞。所以佛陀曾指出:众生对情欲的执着,是很深很巨大的;如果世界上还有一样东西的痴心与之相等,那么任何众生都无法超越生死,我也无法成为众生!比如云《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爱无非是情欲。色是色欲,色外无物,视一物而定。如果两者相同,全世界的人都无能为力。”由此可见,色欲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是众生永远处于六道轮回的原因。《佛说四十二章经》又说:“人因爱而焦虑,因焦虑而恐惧。如果离开了爱情,又何必担心呢?”;“佛言:爱人如逆风举炬,必自焚手。”《佛说八师经》:“卖淫是一种不纯洁的行为,导致混乱和越轨;气之灵,伤生而早逝。受尽苦难,死而堕入邪道;恐怕这就是我放弃乐嘉森林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情欲在婚姻中的作用。就男女之间的感情而言,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情欲(贪婪)。从相识到有了感情,男女相爱都是因为贪婪。所以通过沟通协调,才有可能发展成夫妻。从贪婪的角度分析男人和女人

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对方的美貌,有人贪对方的钱财,有人贪对方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等,这都是贪着。但是男女之间最深的贪着是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1)色:也就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2)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

(3)爱:爱已经是一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4)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生理需求,属于动物性(众生性)的层面。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女之间互相贪着的情执。所以如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因为有爱欲,我们心性便无法达到最深刻的纯净。不少男女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着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着比对妻子的贪着更强烈;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的人,就是因为他烦恼、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让他的善性激发,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人的心性,让他陷入愚痴执著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问题的关键。

4:凡夫皆执着于婚姻家庭

(一) 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二) 色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淫欲之事。故心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三) 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四) 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五) 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5:爱欲源自“我见”,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

一般人的爱欲,主要是五欲中的食欲、色欲,表现在对异性的追求、家庭的迷恋,对所爱事物的执取不舍等;这种贪欲是一强大的潜在心力,它是绝大多数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这种大小不一的贪欲,引导众生往复轮回于此娑婆世界,迫使众生执着于生命的一切形式。爱欲心强的人,则对五欲均有很大的贪爱与占有欲,既使他们在生活中,早已出人头地,家庭、权力、财富、名誉等等,应有尽有,但他们还是会无止境地向摄取一切。个别人还可表现为强烈的征服欲,除了占有、征服世间的名、利、异性外,其欲望还扩大到对事业、国家,甚至对世界、太空的占有与征服。如中外历史上的暴君等等。通常说来,感观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的快乐。毫无疑问,对这些迁流不定的物质快感的期待、满足和回忆,确实会给人带来一种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都是迷幻不实的假象。根据佛陀的教诫,超越物质享受,超越生死系缚更为快乐。古德云:“一灯能破千年暗,”只要我们觉悟到生死轮回的根本源自“我见”,“欲爱结”就会被逐渐解开,系缚我们的无明、贪爱的力量就会失去作用,超越生死,解脱自在便能得到。但要从爱欲执着中超越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一般人执着于婚姻家庭,就是一些已经学佛的居士,面对家庭婚姻变故,思想上往往也是多年不能适应。

释耀真整理

文:97su.cn

下一篇:吴显大师:依四法修习大乘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