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嫁是违背自然的 这种说法正确吗?

2022-10-28 佛教问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问题1:当今社会离婚率高,很多人选择单身生活。但古书上有云:“女子不嫁,有违天理,必遭天谴”。这种说法正确吗?这是违反佛祖教义的吗?

老和尚回答:佛家教义里没有这个说法。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古代社会和现在的社会不一样。古代社会有一个大家庭制度,所谓“男娶女嫁”。她有一个家,她一生都有保障。现在大家庭制度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过去社会的很多论调已经不适合现代使用了。现在的社会问题确实比过去严重。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有一个真正合适的方法并不容易。仔细冷静观察,确实过去的家庭比现在的家庭幸福。虽然有很多限制,但是个人好像没有现在这样的自由。这是真的。以前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产业,一个大人口。没有严格的约束,这个家庭就没有秩序和混乱,所以家规非常重要。我们这几年提倡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所有姓氏的共同规则。只有113件事,是基础、基础、必修科目。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家庭就会和谐,社会就会安宁。的确,这叫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容易实现。现在难度比以前大了很多,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因为离婚率高,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正常。怎么解决问题?我觉得有专门研究社会学和人口学的专家学者,他们在研究项目。

[附录]:

【泉州彩谷,独一无二的有毛和尚】

2012年6月15日16336056

来源《佛教文化》作者:艺兮群培

佛教徒一般分为“在家二弟子”和“五僧”,统称为“七弟子”。家里有尤婆赛(男户主)和尤婆伊(女户主)。五僧分别是比丘、比丘尼、什恰木那(即将入比丘尼的佛教女弟子)、萨米、萨米尼。根据不同的情况,萨米尼受十戒,比丘尼受五百戒。无论如何,五僧必须剃发,单身,住寺庙。中国自古如此,从未改变。

但在现代闽南,增加了一个叫“彩谷”的佛教徒。他们成为“和尚”,住在寺院里,吃素,单身,有自己的寺院,过着和僧尼一样的生活。

“菜姑是闽南谚语。本来应该叫斋姑,是个品行端正,长期吃素的单身女子。”泉州市佛教协会前会长陈珍珍虽然已经90多岁了,但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因为他们吃素时间长,蔬菜跟吃素有关,而且比闽南的斋更好吃,所以大家都叫他们吃素。”

根据一些年近百岁的老菜婆的回忆,闽南最早的住在寺庙里的菜婆,应该是清朝宣彤时期由泉州南安五塔岩的竹姑发起的。当时五塔岩的和尚死后,寺庙无人看守。这位菜姑被介绍给了乌塔岩,从此就有了留寺的传统。

1992年,当时在闽南佛学院任教的法青法师专程前来调查蔬菜大妈现象。他认为,蔬菜大妈的形成与先天教育有关。先天教育和佛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单身,吃素,读佛经,拜观音进化来的老娘娘。对男人隐形是先天教育的最大特点。他们从不与外人交往,尤其是男人。在老百姓眼里,先天宗教和佛教几乎没有区别,很多人把它们放在一个范畴。民国时期,先天宗教逐渐归于佛教,其安堂很多也皈依了佛教,于是才古成了佛教徒。

最初,斋戒教成立了一个“食物俱乐部”,提倡斋戒和诵经,w

"菜婶的起源应该与朱的理学有很大关系."陈珍珍说,“全州素有海滨邹鲁和全南佛国之称。自古以来,女性对佛教的研究和科学研究一直蓬勃发展。对佛教的向往,造就了蔬菜大妈。”

“民国初年,全州密林中有多莲寺、海印寺、通莲寺、金素寺、素颜寺、青莲寺等——座。每个庙里多则60人,少则30人,都是菜姑。”陈珍珍说,“1949年以前,甚至1980年代以前,在这个地方出家的妇女中,几乎没有一个比丘尼或沙弥尼掉了头发。”

“1928年,弘毅大师到彩谷道场讲学,知道这些彩谷长期住在寺里,勤于修行,同时还要自己修炼,自食其力。他深受感动和钦佩,给她们取名梵文清心姑娘。”

陈珍珍早年跟随弘毅大师,至今仍记得八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弘毅大师为他们写了《梵行清信女讲习会缘起》,说闽南没有比丘,不可惜。顾的贞节苦行,勤于学习,比比丘尼更甚。”

佛教是智慧与和谐的宗教。上个世纪初,弘毅大师曾惊叹于带领尼姑的做法,甚至认为这“太像法律了”派遣修行者,回国了也不会引起居士对佛教的异议。如果你习惯了单身,住在修道院也是一样的做法。

延伸阅读

【“财姑”活了32年没有腐肉,寺庙会给她做金身】

2010-12-03 08:00:17

漳州龙海九湖颜倩迁坟时发现一具完整的女尸,从坛子里出来时肉身未腐。

据悉,作为当地的“蔬菜大妈”,寺庙会为她做金身。

早报:漳州市龙海九湖的林(福蒙吉)最近在迁庙时,发现一具“菜姑”(闽南在家修行的女子)的尸体。令人惊讶的是,“彩姑”的尸体仍然完好无损,衣着完整,甚至她的头发、手和脚的指甲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第一时间到场的当地户主郑德明说,她刚被抬出坛子时,彩姑的身体肤色和以前一样,关节还能动。

昨天上午,记者闻讯赶到林。林发现“财谷”长生不老肉的消息,早已在林山脚下的林村传开了,一路上许多村民都在议论纷纷。

林前岩的一处空地上,“菜姑”的肉身被专门供奉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屋里。只见“菜姑”的不坏肉身坐在桌子上,呈打坐姿势,头部被固定在一根木棍上。供桌旁的地上还放着一个已被打破的缸,缸底垫着几件已经有点发灰的衣物,郑德明居士说“菜姑”的肉身原先就是盘坐在这个缸里。

来自***南投的师傅廖德雁正忙着往遗体上缠纱布。从尚未缠上纱布的部位来看,“菜姑”的遗体呈土褐色。

廖师傅原先专做佛像雕塑,此次被寺里邀请来帮忙处理“菜姑”的肉身。“从缸底被请出的时候,‘菜姑’的肉身非常轻,而且非常柔软,肩膀还可以上下抖动!”廖师傅说,“菜姑”的肉身十分完好,完全是一具皮包骨的干尸,刚出缸时肤色呈橘黄色,头部朝下。

“往生后肉身不朽,佛家称为全身舍利!”普门寺(林前岩)心霖法师介绍说,这种不朽的肉身被认为是通过戒定慧熏修而得的。因此,给“菜姑”的肉身雕塑金身进行供奉,可以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肉身。

心霖法师说,上个月30日上午10点多,林前岩在迁移寺庙周边的一些坟墓时,家属无意中打破其中一个坟墓中装遗体的缸,结果发现遗体的脸部还有肉,头发脸部都完好无损,而且遗体头上仍挽着一个发髻。接到家属的反映后,心霖法师立即向寺里的明乘长老禀报,明乘长老认为这非常难得,便建议家属将这个“菜姑”的不坏之身保存下来,并塑成金身。

据了解,“菜姑”俗家姓名为陈珠,32年前往生,享年72岁。因为“开缸后,发现修行得肉身不坏”,目前“菜姑”的后人已经签名具书,委托寺庙对“菜姑”的肉身进行“饰漆保存”,雕塑金身。随后,寺里立即从厦门、广州请来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菜姑”的肉身进行处理。

廖师傅先用纱布将“菜姑”的肉身包起来,然后还要再包一层麻布,防止肉身继续腐化。“为肉身贴金工序细腻复杂!”他说,雕塑金身前还有许多道程序,简单的也要涂四五次生漆,漆成黑色,经过打磨后才可以进行贴金。金箔、生漆和肉身相融一体,贴金几遍后,“菜姑”的肉身将是金黄色的,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文:97su.cn

下一篇:人间天堂:祖先如何促进孩子学佛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