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财富观及其伦理阐释

2020-03-27 智慧人生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文化周"期间,浙江社科院副所长陈永歌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慈悲到慈善:佛教财富观及其慈善伦理"的论文,对佛教财富观进行了当代伦理阐释,论文摘要如下:

佛教财富观及其伦理阐释

大乘佛教的财富观是和谐而独立的,它应该使财富成为一种支持性或工具性的资源,而不是一种主导性或目的性的资源。使世界的社会财富回到原来的用途,作为佛教慈悲的方便支撑,绝不能给人以"分享利益"之口,阻碍佛教普遍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和谐而又脱离佛法的财富观念才能真正具有普世教育的人文意义,才能创造性地参与时代的财富对话。

与法相融、脱离法的财富观念参与了时代的财富对话,它体现在积极参与当今社会财富伦理建设的重建之中。佛教的财富观应该体现在对社会的回报上,这是佛教财富伦理建设的先导意义。佛教寺院必须规范财富使用的合法性,成为所有僧侣应有的意识。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方式和财富观念的巨大变化,中国佛教徒从来没有感受到佛法传播的现实挑战,而是要求佛教徒有一个和谐的、超然的财富观,不仅要以佛法的起源来观察当今世界财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要回归原始的财富使用,坚持佛教有意对财富的超然态度。为了适应佛教改造人性的需要,我们应创造性地调整佛教范式,以适应佛教的需要,以适应佛教在佛法信仰共识下改造人性的需要。"佛教财富观的讨论应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观念的转变相适应,这是佛教机遇的转变所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同时,当代佛教应超越传统的财富善恶判断,恢复财富的自然中立性,回归佛法在财富运用中的祝福原则,更全面、更全面地解释与时代同步的佛法体系。

中国佛教慈善观的内容构成及其历史演进

传统中国佛教的慈善观念,其层次内容大体上由佛典经教与佛教徒的实践活动所构成。

宋代以降,佛教界结合佛教修行活动的组织化实践,对作为中国传统佛教所推展的善慈观念,进行了生命伦理、生活伦理、社会伦理诸层面的思想阐释。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化佛教渗透民众的一大方式是佛教结社。通过佛教结社的民众化运动,既是表达佛教信仰的公众行为,更是推进佛教实践的重要方式。

宋代佛教结社活动的盛行,对佛教信行渗透民间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形成了源于佛法教化、以念佛与放生的信行实践为主导的佛教净慈传统。

其次,中国佛教传统中影响深远的净慈伦理,从其构成内容上看,本源于佛法教化的思想传统,即以慈忍与和敬为基础的信行实践。

慈忍是慈悲与忍辱的合称,其背后则是无往而不在的“无生”性空智慧法门。慈忍堪称为不离世间即修菩萨行的一大法门,即慈忍法门,修菩萨行者,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对于一切违顺诸境皆能安心慈忍,并成就十大利益。

慈忍由忍辱而生,因此,它不止是一种行动理念,更是一种贯穿于修行者一生的坚定意志与坚毅品质。普贤菩萨的行愿无尽,始源于众生界业烦恼的无尽,佛教之所以倡导慈忍或忍辱,并不是外在的一味许诺,而更多的是表达身处社会之中的坚实愿行。

“慈航普渡”四个大字,通常是传统佛教寺院的专属标志。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如同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佛教徒常称“我佛慈悲”,成为佛陀的人格属性,佛陀的慈悲心,正是建基于以众生苦为己苦的同心同感状态,因此而称“同体大悲”,又以其悲愿之心广大无尽,因此亦称“无盖大悲”、“无上大悲”等。大悲指“无缘慈悲”,属于佛陀所独具的慈悲,远离一切差别性的识见,由无分别心而生起平等绝对的慈悲,

再次,佛教作为生命实践方式的一种文化类型、信仰类型,无时不刻地贯穿于个体的生命实践之中。

从中国佛教思想传统的历史演进中,通过参禅见性,阅教照心,总摄万行于念佛三昧,首倡众善于杀生一戒。反对执理而废事,避免落空之祸,以念佛法门圆融禅教并行。概括地说,作为佛教生命伦理实践的净慈观念,其佛法教化的义理基础就是源于对生命的慈忍心。其伦理的本质是对生命之为善的根本追求。慈忍与和敬,表达了佛教净慈观念之为生命文明伦理的实践内容,并且具有易知易行的简约性。

最后,慈善之为佛教生命伦理、生活伦理的观念表达,还在于其与佛教独特的惭愧观相关。检讨佛教的“惭愧”之说,可以看出其中最核心的观念是“羞耻心”,而决定众生“羞耻心”的一个重要标尺,即是对自己生命、生活的尊重,透过这种佛教传统的“惭愧”观念,可以看到佛教修行有着明显的道德化与功德化的行为情感色彩。

下一篇:毛泽东主席跟随母亲信佛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