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387 条微博 获赞 275
  • 为人子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可以从奉养父母的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慧这四个角度来尽心尽力。

  • 圣贤不是遥不可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真心的去敦伦尽分,达到圆满就是圣人。

  • 傲不可长,人若是一骄傲,不只自己的学问上不去,无形中也断了自己贵人的因缘。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喜欢交往什么样的人?谦虚的人!你只要傲慢,这些人就会自动离你而去。

  • 学习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是真正有德行。假如这个德行不下功夫去扎,一直学文,那他学问很渊博,可是他德行不稳。你让他因为有学问,拿到了教授、拿到了硕士,拿到了一个地位,他很可能会自赞毁他,他很可能会很傲慢,会误导大众。

  • 孔老夫子「论语」里面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孝悌才懂得仁慈待人,所以学习孝道至关重要。

  • 学问要在你的生活,在你的工作,在你的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去真正落实,甚至会修学的人还在自己的存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当中去观察自己、去要求自己。

  • 《弟子规》也是因果教育,每一句经文在成就孩子的孝心,孩子的恭敬心,孩子细腻的心,设身处地为人想的心。而这个就像一个种子、一个因种在他的心田,必然招感来福分,招感来贵人,以及招感来世世代代贤德的子孙。所以《弟子规》是一本很精辟的家训。

  •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我们真正打从心里尊重别人,言语就能够忍得下来,所以当你常常能够尊重别人,你可能连一句恶语都不忍心说。

  • 「宠」也是教育孩子很大的一个忌讳。宠孩子造成的是不孝。而懂得磨炼孩子,才能历练他一生的本事。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慈爱,我们要细细去思考。有时候你爱之,反而足以害之。慈爱是要有理智的。

  • 家庭不和乐就是给孩子内心最大的伤害,孩子内心一伤害,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幸福,都不会觉得有快乐。所以家和万事兴。

  • 人的道德学问要时时处处提得起恭敬,提得起宽恕,才是真实学问。求学问之人,人贵自知,不可自欺欺人。

  • 学习最重要的大根大本:真诚心。《中庸》谈的就是这个“诚”,诚跟自己的性德相应。怎么提升自己的诚?言行要一致,人前人后要一致,台上台下要一致,上班下班要一致,有人没有人要一致。所以儒家很强调“慎独”的功夫,道家讲“不欺暗室”,没人在的时候,要坦荡光明,这样才对。

  • 我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诸位学长,我们进去染了没有?染了多少了?我们可能都有染了,得要把它洗刷干净。透过这些经典,来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不然真的是人云亦云,都被误导了,自己都不知道。

  • 看到这个“谨”字,就想到“谨慎为保家之本”,谨慎的态度才能保住这个家道,以至于从自身来讲,德行、学问要成就,必然要有谨。不然立名于一身,失之是顷刻之间。

  • 《弟子规》句句通心性,《弟子规》自头至尾就是一个恭敬,自头至尾就是一个孝心,自头至尾就是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希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大众的爱戴,贵人的提携,希望不能空想,得到大众提携是果,因是什么?因就是《弟子规》这些立身处世的态度,老老实实扎下去。

  • 我们在团体当中,任何人的错,你都说又是我做得不够好,才不能够感动他,只要我的真诚心、德行真的到了,一定可以感动他。那所有人的错全部变成鞭策自己向上的动力。

  • 我们劝导别人没有效果,就要理解问题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我们处处反省自己,那劝诫别人的智慧就会愈来愈高,别人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诚意,一定会转过来。我们要抱持一个态度,假如别人不听我们的劝告,是因为我们“德未修”,所以“感未至”。

  • 礼仪是人与人当中最优美的距离,所以你要从小教孩子礼节。比方说孩子见到长辈应该怎么样?打招呼。那招呼怎么打?有没有教?现在我们跟很多朋友交流,他说:“现在孩子还跟你问好?能对你笑一笑就不错了。”当我们教孩子都降到这么低的标准,请问能教出什么孩子?

  • 人生在世,没有任何人应该替我们做什么,所以对每一个人的付出都要存感恩的心。

  • 人没有定力,遇到一些紧急的事就手忙脚乱。所以我们这一课要补,就是从稳重开始,从走路,从吃饭,从说话,说话也要“勿急疾,勿模糊”。我们这个心急一起来,话愈讲愈快,对方都已经皱着眉头听不清楚,我们照讲。然后他已经口吐白沫了,再考虑考虑。都是要从一举一动当中练功夫。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