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

31 条微博 获赞 3
  • 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四大(地、水、火、风)所造、精血所成,终将坏灭,如能看得透、放得下,做人便可不贪五欲六尘,不着五蕴三界,不为情牵,不为物累,如此便能拥有正当的人生观,而且更有正确的生命态度。

  • 佛教说,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可是众生对‘我’太过执着,所谓‘受我为缚,受爱为缚;我当有为缚,我当无为缚;有色为缚,无色为缚,有色无色为缚;我有想为缚,无想为缚,有想无想为缚’不知听取佛言:‘我为大患、为痈、为刺!’吾等应如是思维,照见五蕴,将我彻底放下,自然就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五蕴’?‘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皆空’是指一切法皆是缘起性空,无有自性,犹如梦幻泡影;众生迷此以为实有,贪恋执着,是故生死轮回,无法出离。唯有以般若智观照,看破其无常、苦、空、无我之本质,无所取着,无所滞碍,如此方能出三界,入涅槃,证法身。

  • 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者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持戒有如是功德,吾等实应信受奉行啊!

  • 现在人常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为什么呢?都是因为行因不善,果就不如意了。经上讲六道众生起心动念皆是虚妄,起什么心,动什么念?识田结什么果,如恶比善多,当然不如意事就十有八九了,所以要心想事成,六时吉祥,必须诸善奉行,诸恶莫作才能达到了!

  • 现代人心虽求长寿,但又抵不住名利等诱惑,不知众善奉行,帮人就是帮己,帮到人就是帮到自己,正如经中所云:‘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我们要多有善行,才是增益之道啊!

  • 什么是‘九爱本’呢?经云:‘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如果我们对这九种因素,能做到不贪不着,不攀不求,了因了缘,那么,在修行路上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 古语云:‘大厦千楝,夜眠三尺;山珍海味,日食三餐?’一个人尽管事业有成,家财万贯,僮仆成群,大厦千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又如何能享用?因此,平时应该注重身心保护,不要等生了大病的时候才去补救。

  • 佛教虽说财富为官府、盗贼、不孝子孙、水、火五家所有,目的是要说明财富的真相;但以世间法来说,并不抗拒财富,然所得必须是净财,是正命得来之财;不是与人比较累积多少,而是考虑为社会用了多少,大众得益多少;当然我们能将身外之财,转换成心中之财,如此才算真正拥有财富,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 我们凡夫自无始劫以来为烦恼习气所薰染,自然会生起许多妄念,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恶念一起,立刻警觉并转为‘阿弥陀佛’佛号,这就是修行,这是‘觉照’的功夫。我们做功夫就要从这里下手。

  • 印光大师说:‘人生世间,须尽人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若存,方可谓人。否则形虽是人,心是禽兽。’孝是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本,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孝道;所谓‘百行以孝为先’,是故‘净土三福’中首先强调‘孝养父母’;如人道都不圆满,又何谈成佛?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