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禅诗佛缘的故事

2020-04-17 佛教故事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李商隐的一生虽然辉煌灿烂,但却是一个挫折的一生,一个流离失所的一生,甚至是一个悲伤的一生。他的事业并不顺利。即使在他26岁向令狐求助之后,他也很沮丧。他只是个六品太学博士。

李商隐的禅诗佛缘的故事

大半辈子都是做别人的幕僚和书记官。他年轻时失去了父亲。他的家庭越来越穷。他经常需要帮助。他在萧条中度过了几十年。他渴望尝试改变这种无法忍受的命运和颓废的心态,希望幸福和幸福。为此,他到玉阳山找神仙拜见。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他感到困惑。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打消心中的疑虑,而是更频繁地频添葛藤。

大中五年(851),李商隐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入川任节度书记官。在此他有幸遇到了佛门大德智玄国师,从此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据《宋高僧传》记载:“有李商隐者—代文宗,时无论辈,常方从事河东柳公梓潼幕。久慕玄之道学,后以弟子礼事玄。”又据《佛祖统纪》记载:“智玄大师俗姓陈,咸通四年总政救门事,号悟达国师。帝幸安国寺,赐师沉香宝座。僖宗中和二年幸蜀,召师赴行在,后辞退九龙山。

师三学洞真,名盖一时,世称陈菩萨。”智玄大师是当时着名大德,法门龙象,很受唐皇器重,拜为国师,授予释、道、儒三教首座,佛教两衔僧禄,他不仅统领全国佛教僧众,也是释、道、儒三教共尊的大德。李商隐正式皈依智玄大师不久,他偶患眼疾,多方医治不愈,痛苦难耐,后求助智玄大师授其《天眼偈》三章。李商隐依教奉行,昼夜礼诵,虔诚不殆,不日疾愈如初。从此,李商隐对佛法深信不疑,常追随大师住寺为“行者”。他在《樊南乙集序》中写道:“三年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扫地打钟,为清凉山行者。”并且“自出财俸,于长平山慧义精舍藏经院特创石壁五间,金字勒《妙法莲化经》七卷。”李商隐平时疲于奔命,生活拮据,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难以资养,他为佛法肯出巨资,实在难得。

大中五年冬,李商隐四十岁时,爱妻突然病故,擞下一对儿女无人照料,为了活计,他忍痛南下四川。此时的李商隐深深感到了生命脆微,人生苦短,祸福难料,兴衰相伴,苦空无常。认识到欲求解脱,只有一心向道精进修学才是正途。于是常常住寺为行者,青灯黄卷,扫地打钟,精进修行。很快对无上甚深的佛法妙理和因果缘起有了深刻的认知。他的诗作风格与前迥然不同,完全畅游在佛法大海之中,吸吮着自救的法味,赞佛颂法自明心地的诗文,成了他诗作的主流。

如五言律诗《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常在寺院与僧人相伴修行,看到“残阳”“落叶”“寒雪”的生来无常,同时感到这大千世界不过如微尘一样渺小和空幻,这世事人生还有什么爱与憎、苦和乐可执着和放不下呢?如此洒脱、自在的诗句在过去没有的,读来耳目一新。

下一篇:梁武帝成就了佛教最为隆重的法会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