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2016-09-11 佛教故事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安世高慨然应允了蟒蛇的请求,又为它念了些经咒,巨蟒称谢之后,转眼间就消失了。大家回到船上,回头望去,却又发现大蟒蛇正在山头远远地目送众人离去呢! 安世高认为事不宜迟,因此船还没到目的地,便在途中的城镇将庙神的财物变卖,用所得的钱购买土地、请来工匠,计画在当地兴建起一座佛寺。

相关事务终于安排妥当,安世高又踏上了他前往南方的旅程。这天,他跟几位旅客在船上赏景闲谈,突然有一位不知从哪边出现的俊秀少年,走到他面前跪拜叩谢。大家正觉得奇怪,只见安世高对他说了几句加持祝福的话,少年就突然消失了。

“刚刚那位少年,其实就是之前宫亭庙的庙神。因为发心布施、建设佛寺,现在已经得到度化了。”安世高向船上的众人说明。

不久之后,山西传来在大泽中发现巨蟒尸体的消息,当时旁观的人都知道那应该就是宫亭湖的庙神,于是当日在庙中的见闻很快地传了开来;即使是没听过的人也都相信这是事实,因为在安世高去过以后,宫亭庙就再也不复原先的灵验了!

亲偿余报 身证因果

到了晚年,某日安世高来到了广州。他走着走着,看到一位老人。

“老先生!您还记得年轻时杀过一个西域和尚吗?”安世高向老人问道。

“你怎么知道?”老人吃惊地看着安世高:“难道你是要来为他复仇的?”

安世高笑着说:“不是这样的!那个和尚其实是我的前世,我当初可是特别来到中国找你,让你杀掉以了却以前的业报啊!如今我还有一桩余报未了,接下来我得去会稽一趟。”

老人听到安世高的话,除了惊觉因果报应的循环不爽之外,更对自己年轻时犯下的杀业感到不安;于是不但馈赠给安世高很多财物,更自愿护送安世高去会稽。才到了会稽,当地的市场中有人打架闹事,一团乱中有人重重地打到了安世高的头,安世高就当场伤重不治了!

随行的老人连续看到两次安世高的“偿命债”事实,对于佛法所说的因果循环更是深信不已,从此他努力修行,并时常将这段真实故事告诉众人。

从安世高翻译的经典中,所呈现的学说思想,几乎是属于部派佛教上座部的系统。安世高重点式地翻译了“定”与“慧”两方面的学说,而实际上即是止观的法门。定学即禅法,慧学即数法,故安世高翻译的经典以禅法、数法最为完备。

关于禅法,安世高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观)而修学。关于数法,安世高谨守毗昙家的规模,采用“增一”、“集异门” 等标准。

汉人最早受大戒 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落发的出家人,是东汉时期的严佛调,但那时戒律不完善,严佛调未能受比丘大戒。因此,严格讲起来,严佛调仅是形同沙门,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比丘僧人。一直要到曹魏时昙柯迦罗来到洛阳(西元二四九—二五三年),译出《僧祇戒本》,并举行授戒羯磨法后,中国才有正式受比丘戒法的出家僧人,那就是朱士行。

开讲般若 发愿西行

朱士行,生卒年不详(约西元三世纪),是曹魏时代颍川(今河南许昌市)地方人。他生性正直坚毅,拥有远大高洁的志向与节操,不论是遇到欢喜快乐还是沮丧痛苦的事,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和态度。早在相当年幼的时候,他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才能,而更难得的是:他并不以自己的能力而自满,而是有着离尘脱俗的想法。后来,他终于得以出家;出家以后,他就一头钻入了佛教经典,潜心研读。

早在汉灵帝的时候,竺佛朔就已经译出了《道行经》,也就是般若小品经的旧译本,但是译文的词句过于简略,前后文理无法贯通,不能周全地表达出经文的真义。士行曾经在洛阳讲解《道行经》,就觉得译本的意旨疏漏,许多地方皆不尽理想,因而常常叹息地说:“这部经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经典,竟然译得不彻底,义理难明,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我发愿,即使必须舍弃身命,也要远去西域,寻找原本的经典。”

曹魏甘露五年(西元二六○年),朱士行便开始了他坚定求法的旅程──他从雍州(今山西永济西南)出发,往西渡越了沙漠流沙,历尽艰辛,终于辗转来到大乘经典的集中地——于阗国(今新疆和阗)。他在这里,果然获得了以梵文书写的《放光般若经》,共计九十章,六十余万字,为了将这部宝贵的经典早日流传于汉地,于是他派遣弟子弗如檀(汉语译为法饶),准备将此梵典送回洛阳。

排除万难 送经回国

但是,就在弗如檀临出发的时候,于阗国中许多的声闻学众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便飞快地将这个消息通报于阗国王,并假造情报诬赖说:“这些汉地的僧人,竟然想要以婆罗门书当成佛教典籍运送到中国,这必定会扰乱、迷惑当地人们对佛法的认识!大王您是本国的君主,如果不禁止他们的行为,可是会断送大法的命脉啊!若是因此使汉地的人们耳目闭塞,难闻佛陀的正法,岂不成了大王您的罪过?请您务必阻止他们!”

国王听信了这些谗言,于是便立即下令,不准弗如檀将经典带回中国!任凭朱士行等人百般解释,国王还是不愿相信。士行哀伤、悲痛到了极点,于是想出一个方法,请求以烧经来证明他所要送回中土的是正统佛典。于阗国王看到他说得郑重,便也答应了,随即在殿堂的前面堆积薪材,并点火引燃。

士行手捧经典,站在熊熊烈火前,向天发誓说:“如果佛教大法应当流传汉地的话,这部经典就不会被燃着;如果经书毁损,那便是业缘如此,我也没有什么话可说!”说完,他双手一扬,便将经典投入了大火之中。

就在围观的众人面前,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就在经典落入火中的瞬间,原本势头猛烈的火焰竟然顿时熄灭,而那被传为婆罗门教经典的经书则是分毫无损,完好如初。这岂不是经书确为正法、得到神灵护佑感应的明证吗?

在场大众见到这般景象,真的是眼见为凭、尽皆惊骇叹服,再也没有人敢说这是异教经典、并非佛法的伪物,自然也没有人敢再阻止将这部经典送去汉地了。佛如檀这才得以顺利地将经书送回洛阳,这年是太康三年(西元二八二年);之后,再辗转送到陈留(今河南开封)仓垣的水南寺。

虽然经书顺利传到了汉地,却因为缺少译经人才和机缘,因此仍然没有传译为汉文经本;一直到了元康元年(西元二九一年),这部经书才由于阗沙门无罗叉比丘手执梵本、优婆塞竺叔兰口传,共同译成汉文。但因经文深奥,翻译困难,因此历经多人校译考证,都还不能产生使人能完善了解的译本,整件传法事业仍是难以圆满。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太安二年(西元三○三年),支孝龙为了求取经文写本,来到仓垣水北寺,取得五部写本以及梵本,并与竺叔兰共同考校,这才成为定本。至此,士行想要完整介绍般若给汉地大众的心愿才总算完成!

散形于阗 立下典范

朱士行有生之年,都没能再回到故土,而终老于于阗,享寿八十岁。士行的遗体是按照当时西方的风俗以荼毗火化处理,可是等到柴薪都烧尽,火也完全熄灭后,士行的遗体居然完好无损,在场所有的人皆惊异不已,于是便念诵咒语,并向遗体祷祝说:“如果大师真的已经得道,依法遗体是必须烧毁的。”此时,士行的尸身竟如有听见人语一般,当场应声而散碎!于是众人收集骨灰和舍利,并在当地建造一座佛塔,用以供养他的遗骨,供后人凭吊。后来,他的弟子法益从于阗回来,亲口讲述此一事迹,后来孙绰在《正像论》中提到:“士行在于阗散碎形体。”说的就是这件事。

士行是汉地最早受大戒的出家人,又因在洛阳开讲《道行般若经》,因此他也成为僧人讲经的创始;又为了能完善解释经义而西行取经,虽然仅到达于阗,也只取回一部梵文经典,但却是中国最早西行求法的僧人,加上他那种为法忘躯的精神,成为后世无数西行取经者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极大。

诚心感应 法传江南 ——康僧会

康僧会是三国时期的名僧,除了自身的修行之外,他也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更是佛法在江南地区传播开来的最大功臣,对中国早期佛教的发展贡献良多。

康僧会出生在西域的康居国,童年时因为父亲做生意的缘故,所以举家搬到了交趾(可能即为现在的越南)。但很不幸的,康僧会才十岁,父母就双双过世了,于是他便出家为僧。由于一心向学、专精修行,他很快地就熟读了佛家的三藏经典,甚至连天文学、地理学、中国的儒学都有所接触理解呢!

西域来华 法传江南

康僧会在吴国赤乌十年(西元二四七年)抵达了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国时期,战乱频仍,而江东地区的人民对佛法的接触并不多,因此也无法从中得到救度。虽然在康僧会之前,已有安世高、支谦等人相继来到江南地区,但是江南地区仍然没有一间佛寺,僧侣也是相当罕见。

康僧会最初来到的地方,正是当时由孙权所统治的吴国。他在吴国的都城建业(现在的南京)附近搭建了一个茅棚,在里面陈设佛像,整天诵经、拜佛。

附近的居民看到他特别的服装打扮和举动,觉得非常稀奇,后来这个消息也流传到君主孙权的耳中。

事实上,有别于安世高只是暂时性地在江南地区往来,与康僧会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译师──支谦是曾经在江东传播过佛教的,但因为他并不是出家僧人,所以江东人才会对出家人的服饰、行径感到有点陌生吧!支谦是大月氏人,曾就学于支娄迦谶,同样也是位博览群书、通晓各国语言的奇才,在汉桓帝、灵帝的时候,就已在北方翻译过不少佛经了。到了汉末动乱时,因为避祸所以来到了江东吴地,孙权对他的才德闻名已久,因此召见之后便封他为博士,在辅导太子学业、辅佐东吴政治方面都有着不少贡献。

虔心祈请 感得舍利

孙权听到康僧会穿着特殊服装拜佛的行动,便心想:“从前汉明帝梦见金人,据说称作‘佛’。后来明帝派使西访,即迎来了信奉佛教的僧人;这位胡僧莫非也是位信佛的人?”于是便派人将康僧会请到了宫中。

康僧会到了堂上,吴王孙权便很好奇地问他:“请问你信奉的是佛吗?佛有什么灵验的地方呢?”

“没错,我所信奉的是佛的正法!”康僧会很肯定地回答:“佛法泽被苍生,流传下来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若要说佛的灵验,莫过于佛骨所化的舍利了,只要诚心求取,一定可以取得!舍利不但坚硬非凡,而且光华万状,非凡物所能比拟。”

“真有这种事?”孙权听说这么玄妙的事,感到十分怀疑:“既然这么神异,那你求来一颗让我瞧瞧吧。如果是真的,必有重赏,而且我也会造塔供奉舍利;如果求不到的话,表示你一派胡言,将由国法处置!”

“我知道了。麻烦您给我七天的时间。”康僧会答应了。

僧会回去之后,召集了几个佛门同伴,对他们说:“佛法在中国是兴盛或衰微,就看我们的表现了!期望大家能一起诚心祈求,以得到佛的舍利。”

于是众僧洁斋沐浴,在桌上摆了一个铜瓶,诚心地烧香祷告。七天过去了,却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康僧会心想:“或许是我们的诚意还不够,求请的时间还不够长!”于是便向孙权要求宽限七天,大家更加专心一意地努力祈求。然而七天又过去了,任何感应的现象都没有产生,更别说求得舍利了。

“已经给你们这么多时间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再宽限你们七天,如果还是没求到的话,就如我们先前所说的,国法伺候!”孙权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觉得有点不高兴。

僧侣们听见吴王这么说,不禁都有些紧张。康僧会对大家说:“无法马上有所回应,说不定正是在考验我们的诚心!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可以放弃。”于是大家继续礼佛祈求,但到了第七天傍晚,仍是毫无动静。

“佛确实是存在的!”康僧会感觉到有些僧侣的气息变得混乱焦虑,心中暗自叹息,随即又凝定心神,不停地念着佛号。

到了五更天时,神奇的事终于发生了!只听见铜瓶中传来轻微的撞击声,康僧会连忙上前检视,果然是一颗舍利。这下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想到自己的诚心祈愿终于得到感应,对于佛法的信心也更增加了。

到了早上,孙权获报已经求得舍利,便亲驾来到了斋舍。他拿起铜瓶,往旁边的铜盆倒去,舍利从瓶中滚了出来,掉到盆子里时却把铜制的盆都撞破了。孙权看到这小小颗的舍利竟能撞破铜盆、发出奇光,不禁惊奇说:“真是太奇特了!果然是稀有的神物!”

“舍利的神异不只如此,大王您可以试试,即使用劫火焚烧,或用金刚杵敲打,舍利也不会毁坏。”僧会向孙权说。孙权听了也觉好奇,就叫部队中最孔武有力的大将军拿铁槌和铁砧去敲打舍利子。

“佛啊!您的恩泽普及苍生,愿您在这东土一显神迹,让众人更加相信您!”康僧会在心中默默地祷祝。

大将军抡起铁锤,把舍利放在铁砧上重重敲打了十几下,当当之声不绝于耳。等到他停下手来,众人定睛一瞧,哇!只见铁锤跟铁砧都被打得凹陷下去,只有舍利子一点都没有受损。孙权非常叹服,于是便遵照诺言建了佛寺,将舍利子供奉了起来。因为是江东地区最早的佛寺,因此命名为“建初寺”;而当地地名也因此而改为“佛陀里”。

康僧会在建初寺开始了他的译经事业,共翻译了《杂譬喻经》、《六度集经》、《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经文,成为后来研究汉魏佛学时的重要资料。此后二十年,他持续留在江东推展佛法,让佛法得以在中国南部进一步生根发展,渐渐兴盛起来。

恭敬三宝 得免祸殃

孙权死后,由他的孙儿孙皓继承了吴国的君王地位。然而孙皓生性愚钝莽撞,不但不信佛法,甚至屡屡对佛教作出破坏、轻蔑的行为;例如说他曾经想拆除所有的佛寺,还是因为群臣以孙权旧主曾亲见舍利神迹的故事,力劝他不要轻举妄动,这件事才暂时打了退堂鼓。

后来又有一次,有人在御花园中挖到了一尊金身佛像。要是一般人在自己家中见了如此祥瑞,应该都是欣喜不已、审慎供养;但孙皓可不是这么想,只觉得是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好玩东西。或许是出自于一种刻意反叛的爱玩心理吧,他竟然派人将这尊金像摆到厕所,当作摆放厕筹的器具。

厕筹就是三国时代的卫生纸,是当时人如厕后用来擦屁股的木条或竹条,孙皓竟然把佛像放在厕所拿这种东西,实在是非常不敬且亵渎佛法的事!

而到了浴佛节的那天,孙皓更是嘻嘻哈哈地说:“今天不是浴佛节吗?那我也来浴佛吧!”于是便撒尿在佛像头上,自己玩得很开心。

但是过了不久,麻烦的事就发生了!孙皓突然得了莫名其妙的怪病,全身又肿又痛、痛苦不堪,尤其是阴部的地方更是疼痛难忍。御医们检查过后都查不出病因,只得请宫中的太史来占卜病因。

太史占卜之后说:“这并不是一般的疾病,而是冒犯了大神,遭到天谴之故。”孙皓经过这般折腾,再也不敢轻忽怠慢,连忙强打起精神,在四周号称有所灵验的寺庙都拜了个遍,但病况还是没有改善。

有位信佛的宫女,看到主公憔悴的样子,便鼓起勇气提醒其他人:据说主公之前将佛像摆在厕所,做了很多不敬的事,会不会是因此而得罪佛呢?佛的力量和威德,实在不下于一般大神啊!

孙皓听到这种说法,再看看自己现在的惨况,也不得不信邪了,于是连忙派人火速将佛像以香汤洗浴干净,亲自将它迎入宫中,焚香忏悔、恭敬地礼拜供养,更派人请来了康僧会大师说法,全身的肿痛才渐渐消除。从此以后,孙皓虽然仍是本性难改,但起码绝不敢再亵渎佛法了。

东吴天纪四年的四月,晋兵攻吴连战皆捷,最后孙皓正式投降晋朝,动乱的三国时期终于划下了一个暂时性的句点。到了九月,康僧会染病示寂,时年为晋朝太康元年。

悯念苍生 神异度众——佛图澄

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元三○四—四三九年)的中原,是少数民族相互征战之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此时,西域的得道高僧佛图澄却仿佛听到苦难众生的心声,为了解除世人的危难困苦,传播佛法,在西元三一○年时,以七十九岁的高龄,不远千里地从西域来到洛阳。

佛图澄到了洛阳之后,本来想就地建立寺院、教化众生,却刚好碰上了刘曜攻陷洛阳,地方扰乱,只好潜隐山林,静观世事的变化。

方便善巧 教化暴君

当时石勒屯兵于葛陂(今河南新蔡北),专门以杀害无辜来建立自己的威严,很多佛门弟子也因此被杀害。佛图澄不忍众生受苦,想以佛法来感化石勒,于是便带着锡杖,亲自来到了石勒的军营。

石勒手下的大将军郭黑略信奉佛教,佛图澄便住在他家,郭黑略更跟他受了五戒,拜他为师。

此后,郭黑略每次跟从石勒征战,都能事先知道胜负。石勒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看不出来你有什么出众的智谋,却能每次预知吉凶,这是怎么回事?”

郭黑略说:“有位和尚具有非同寻常的智慧与奇术,还说您将有君临天下的机缘。我之前所预知的吉凶,都是他告诉我的。”

石勒高兴地说:“有此神人,这真是上天给我的恩赐!”

于是他便马上下令召见佛图澄,并问道:“什么是佛法?佛法除了能预测吉凶,还有甚么灵验的事吗?”

佛图澄知道石勒无法了解深奥的道理,对佛法也没什么信仰,只能用神通法术来打动他的心,于是说:“至高无上的佛法,虽然有很深远的意义,却也可以用身边的事作验证。”他当场拿出一个钵装了水,并烧香念咒。不一会儿,钵中便生出一枝青莲花,光彩夺目。石勒看见如此神迹,自是当场心悦诚服。

佛图澄便乘机劝谏石勒:“身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力行仁政、以道德来教化众生,那么将会出现神龙、瑞凤、麒麟、灵龟四种灵物,表示国运昌隆吉祥;倘若为政不仁,横行无道,那么天上就会出现各类妖星,显示国运将亡,天下灾乱将起。这些瑞应与星象一出现,吉凶福祸就会随之而来,行善得善报,为恶受恶果,这是古往今来的常理,上天明显的警告啊!”

平常的石勒是位行事独断的人,自然不容易接受他人劝谏;然而此时他因为目睹了佛图澄显示的神迹,因此便欣然接受了这位“神僧”的说法,在许多事情上改采较为宽厚仁慈的处置作风,很多原本会被杀害的人,因为这样而得免于难。人们感念佛图澄的仁德,因此许多人民也都愿意信佛。

有一天夜里,石勒想试验一下佛图澄的预知工夫,于是便全副武装地坐在帐中,再派人去佛图澄那里,谎称石勒不见了。哪知,送信人见到了佛图澄,还没有开口,佛图澄就向他说:“闲居无事,为什么要夜间戒严呢?”使者连忙将情形告知石勒,此后,石勒自然是更加尊敬佛图澄了。

光初十一年(西元三二八年),刘曜带兵攻打洛阳,石勒欲亲自率兵救援,但是部下们认为此举过于冒险,纷纷反对。石勒请问佛图澄的意见,佛图澄说:“此次出兵就能捉到刘曜。”于是石勒留下长子石弘和佛图澄一起镇守襄国,自己则带领军队直奔洛城。两军才一交战,刘曜大败,乱军中,人与战马摔落河中,被生擒活捉;打败刘曜后,石勒便做了皇帝,史称后赵。

建平四年(西元三三三年)四月,后赵国中突然出现了异象──天空中没有一丝丝风,佛塔上却有一只铜铃独鸣。佛图澄见状便对众人说:“不出今年,国家便有大丧事。”这年七月,石勒果然去世,由太子石弘继承皇位。没过多久,石虎便废掉石弘,自立为王;但是石虎对佛图澄礼敬依旧,奉事甚至还超过了石勒。

佛法因果 打动石虎

有一次,晋军从淮河出击,直逼陇北瓦城,三方告急,人心惶惶,石虎不禁生气地说:“我现在奉佛供僧,反而招致更多的外寇入侵,佛法实在不灵啊!”石虎气急败坏之下,甚至还生起了毁灭佛法的念头。

佛图澄知道了石虎的想法,于是便在第二天早上入朝劝谏:“您在过去生中曾经是个大富商,在罽宾寺提供经费举办供佛斋僧法会,当时会中有六十位阿罗汉,我也参加了。有位得道的高僧对我说:‘这个大会的主人命终之后,当受鸡身,并在日后转生晋地称王。’现在你在晋地做王,其实正是前世所种下的福缘,说到底仍是属于佛法的因果!外敌入侵、打仗御寇,本来就是国家的常事,为甚么要抱怨、毁谤佛法,心生歹念呢?”石虎经过佛图澄的点化,终于彻底省悟,于是跪在地上向佛图澄谢罪忏悔,佛法也因此得免一场浩劫。

石虎曾经问佛图澄:“什么是佛法?”

佛图澄回答说:“佛法就是不杀生。”

石虎续问:“朕是天下之主,不杀生怎能平定天下?既然杀生违反佛门戒律,再去信奉佛法,还能获得福佑吗?”

佛图澄说:“帝王奉事佛法,应当体恭心顺,以显扬三宝,不做暴虐之事,不杀无辜之人。对有罪的人要杀,对有恶行的人要施以刑法。若是任意施以暴虐,杀害无罪的人,即使倾家荡产来事奉佛法,也不能解除祸殃。希望陛下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大发慈悲,广及一切众生,陛下的福运才会长久。”石虎虽然不能完全听从佛图澄的话,但也作了不少好事。

石虎几次想征伐燕国,佛图澄都规劝道:“燕国的气运未衰,很难取胜的。”石虎屡次攻打,皆吃了败仗,这才相信佛图澄的规劝。

有一年国中遭逢大旱,从正月到六月,都没有下雨。石虎请佛图澄祈雨后,立即出现两条白龙,方圆数千里的地方,当场普降甘霖,旱象立除,这一年反而得到了大丰收。北方的少数民族本来不识佛法,但是听闻佛图澄如此神验后,都向他遥遥礼拜,进而对佛法恭敬景仰。

后赵建武十四年(西元三四八年),佛图澄对弟子法祚说:“祸乱就要来了,后赵石氏即将灭亡。在祸乱还没有发生时,我要先走一步。”于是派人向石虎告辞:“万物必会变化灭亡,人的身命更是不能长保。贫僧虚幻的肉体,死期已到,既然蒙受陛下眷宠殊荣,所以先行奉告。”

石虎听后,悲伤地说:“从没听说和尚有病,怎会突然告终呢?”便立即前往寺院慰问佛图澄。

佛图澄对石虎说:“生与死,都是世间正常的事。寿命的长短,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如果行事、道德上都没有亏损,那么肉身虽然不在,仍能流芳后世。不然,即使长寿,于人于己也是无益。

现在您虽然护持佛法,兴寺供僧,似乎造了不少功德;但是您在施政方面苛刻猛烈,又滥用残酷刑罚,明显违背佛法慈悲的精神。如果不能改过迁善,只怕累积功德所得的福佑也难以长保!若您能施仁政于民,这才能使国运绵长,百姓安乐。” 这年十二月八日佛图澄于邺宫寺无疾而终,时年一百一十七岁,出家已有一百零九年。

戒行义学 教泽永存

佛图澄身高八尺,风姿甚美,平生严守戒律、滴酒不沾、过午不食、无欲无求,并以此教授徒众。对于古来相传的戒律,他亦加以统整考校。

当初佛图澄来洛阳的时候,没有带来一卷经书,却能诵出佛经数十万言,又能妙解经义,兼通治世之论;虽然未曾读过中国的儒家经典,然与诸学士论辩疑滞,都能符合一致,没人能使之屈服。讲经说法时,能正确阐明教义的宗旨和细微的意思,使经典的深微大义明确清晰易懂。

如此一位精严戒行、渊博学识、超群知见与热忱讲导的僧人,当然很快就赢得众人的欢迎和爱戴。即使远在西域的佛调、须菩提等数十位名僧,都不远万里,越过流沙大漠,跑来跟他学习;汉地的道安、竺法雅等高僧,也跋涉山川来听他讲经。当时追随他学习的常常有数百人,前后的弟子将近万人。

当时群众由于他的教化影响,民间多半奉佛,到处营造寺庙,竞相出家,总计建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他弘扬佛法的盛况,没有人比得上。

即使法务繁忙,他的慈悲大度,仍默默竭诚地拯救世人的危难困苦。例如,凡有久治不愈的疾病又不知如何治疗的,佛图澄便为他们医疗,病者往往都能立即痊愈,受益者多到难以一一记载。后赵的石勒、石虎暴虐无道,动不动就残害无辜,如果没有佛图澄,只怕当时天下更找不到其他人来劝导他们向善!

特出高僧 一代完人——释道安

现代学者汤用彤先生有云:“高僧之特出者,则其德行、其学识独步一世,而又能为释教开辟一新世纪。然佛教全史上不数见也。”道安法师正是汤先生心目中特出的高僧,他是东晋十六国时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对于传教译经、发明教理、厘定佛规、保存经典、人才培育等皆贡献甚大,奠定晋时佛教兴盛的基础,影响佛教日后的发展极为深远。

下一篇:带着母亲修行的禅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