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2016-08-18 佛教故事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拜。世世显贵,果如吕蒙正之所愿。

知府撰传灯录——王隋

王隋,北宋时河阳人,字子正,家虽贫寒,刻苦用功,终登进士榜。其后历任州之郡守,宋真宗时,以给事中之职兼任杭州知府。明道中(1032)出为参知政事,入主宰辅,执掌朝政。

王隋宿世奉佛,自幼参究禅理,为政之时,多遵崇教理,践行政务。在任地方官之时,正值岁饥,开府库,赈济灾民,使流落异乡者复归乡里,安居乐业,黎民称道,每离任万民顶香送行。穷邦多愚,为移风易俗,大兴学校,改孔庙为州学,派师授业,奖掖杰出,州人欢喜雀跃。其为政,外严内宽,政出多实施,万民得利,而一些奸滑之徒趁机得便,王隋也不计较,感化无数。每到一地都谒寺庙拜高僧,任杭州知府时,前往兴教寺,拜谒小寿禅师,每次晤谈契合佛理,豁然开悟,得师印可。当此之时,长水子叡禅师注疏《佛顶首楞严经》刚甫毕,王隋又为之作序。之后,王隋又撰写传灯录,书名为《玉英传》刊刻行世。王隋之为政事佛,均皆以唐朝宰相裴休为榜样,欲求佛道,不离红尘。一生奉佛,预知时至,临终之时,作偈而逝,世多称羡,倾心佛道之官员由是而增。

铁面御史 闻雷开悟——赵抃

北宋时有两个清官:一是黑面包拯,另一个是铁面赵抃。赵抃(1008 - 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祖籍衢州(今浙江衢州)。景祐年间,进士及第后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人称“铁面御史”。后任睦州(今浙江建德)、虔州(今江西赣州)、成都知府。神宗即位升参知政事。

赵抃,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人称“铁面御史”和 “琴鹤先生”,流誉至今。所谓“琴鹤先生”,即是,每次移任之时,只一琴一鹤相随,别无长物。在任上,每办一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他有一个习惯,日里所处之事,到了晚上还要焚香诉告上苍,以明心迹。虽人称“铁面御史”,官至参政,但他孜孜不倦参求佛道,究心宗乘,曾参禅宗黄龙派开山祖师慧南。每次问道,慧南不等开口,即以“生缘、佛手、驴脚”三转语垂问学人,世称黄龙“三关”。对禅学无悟者或初学者,均是不知所云,无法作答。自然“铁面御史”,用世俗思维惯了,难于转换念头,当然答不出来,受到慧南师的多次斥责。为参究心要,赵抃并不气馁,日复一日的研究,终于一天,闻惊雷之声而开悟,慧南印可。

赵抃不仅自修,而且劝人修学,他曾致书宰相富弼,称说:“执事富贵已极,道德甚盛,所未甚留意者,如来一大事因缘而已,愿益勉之。”自此富弼也潜心修习,亦有成就。赵抃严持净戒,摒去声色,常年吃素。既致仕,移住寺庙,构筑斗室,禅诵精进。每日饭食,即派一僧人,与之对食,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临终。元丰七年(1084),预知时至,先辞别亲友,告慰家人,致书慧南禅师,言道: “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书毕而逝。

太守檄文寻高僧 名刹再度得振兴——王韶

庐山东林寺是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创建,创建之初得力于南昌太守桓伊的匡扶,始才成为宇内名刹。而慧远大师曾预言:“吾灭七百年后,有肉身大士革吾道场”。延续到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朝廷下诏,将庐山东林寺改为禅林,名曰《太平兴国禅寺》。当时太守名王韶,便去请他的师父黄龙派祖心禅师主持,祖心禅师却推荐他的师弟常总。消息一传出,常总连夜逃走,在很远的地方躲藏起来。

王韶(1030 - 1081),北宋将领,字子纯,德安人。进士及第,初任时官阶很低。熙宁元年(1068)他上书“平戎策”,取悦龙颜,放任边防长官,宁政抚绥,羌众十二人口归顺朝廷。同时又领兵大破西夏,功封特进枢密院副使。未几因故罢职改任洪州太守。他一向奉信佛法,行政用兵,皆以佛旨用事,深受军民拥戴。到洪州后,皇帝下诏将东林寺改名。王韶想借东林寺改名之机,大力弘扬佛法,意欲寻找德高望重之僧住持。他心仪的师父是他归依师祖心,祖心却荐常总,心想师父推荐常总总有道理,于是诚心迎请,不料逃匿。他便发出布告,四处找寻,获悉在新淦殊山的一个穷谷中,便亲自礼迎,常总不得已而“走马上任”。

常总是黄龙派慧南禅师重要传人之一,又是大学士苏东坡的师父。常总一到东林,名声远播,轰动当时,于是众僧传说:“慧远之谶语,今日应之”,自是东林寺再度振兴。东林寺之振兴,全赖太守王韶。

进士潜修 肉身不腐——赵棠

北宋仁宗时,曹州人赵棠,姿质聪慧,虽在少年,却能赋诗咏对,乡贤们个个称赞,赵氏门中出了一个攀龙折桂的人物。然而赵棠,淡泊功名,一心向道,自小喜到寺院,与方外人攀谈。后在父母的催逼之下,勉强进京应试,进士及第后,却放任岭南广东。在广东任上,政务之外,留心佛门大德,后与志言禅师非常友善。志言禅师是当时很有名的异僧,行为乖舛,真像济颠和尚。

志言禅师,寿春许氏子,于东京景德寺出家,读《云门录》契悟。自是之后常常是独自发笑,口里喃喃不停,有人说他是在诵《法华经》。行为不羁,出入酒肆,醒荤不忌,大家都以为他是疯癫和尚。有时他还卜吉凶,书于纸上,笔力雄浑,走笔如飞。每次把吉凶之事写出来,人们都不相信,后来一一验证,于是人们把他当成活菩萨供养。

赵棠对志言禅师非常尊敬,他从不以为狂,或与之聚首谈论,或写诗偈倡和,时人笑他们是“一癫一痴”。后来赵棠索性弃官,在广州择地隐居,潜心修禅。晚年忽然异行显化,行迹诡异,虽万里之隔,数日即可到达,世人景仰,从其修学者络绎不绝。后来预知时至,奄然坐化,是时正值盛夏,然其遗体暴露不腐。此事传到朝廷,宋仁宗闻知,敕令有司,将遗体移入寺内,予以供养,并赐号为“显化禅师”。忽一日僧人上香礼拜,见额上荧然放光,走进一看,乃是舍利,于是收藏供人观瞻。

丞相回头奉佛——张商英

北宋丞相张商英(1043 - 1122),四川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商英,身材俊伟,豪气自负。原本一介书生,素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十九岁上京应试,金榜题名,挂花游市,出知南川县,为章惇延为上宾,荐于王安石,升为监察御史,拥护新政。

开始,他很看不起佛教。一日,偶游僧舍,见藏经之装潢严丽,便不以为然地说:“我孔圣人之书,尚且一般,难道还不及胡人吗?”回家后独自沉思于书房,吟哦至夜深。夫人向氏问他何故?他说:“正想写无佛论。”夫人说:“既是无佛,何论之有?不如从有佛论开始吧!”

商英觉得有理,停止书写,但仍是犹豫不决。后在一个同僚家,偶然读《维摩诘经》,不觉惊叹道:“想不到胡人也能写出这样的好书来”,又借回家读。夫人见而问道:“可熟读此经,然后写无佛论也。”不料,自此便深入佛门中去了。

元祐丁卯春,张商英为开封府推官,梦游五台山金刚窟。后任河东提点刑狱,去五台县缉盗,抵金刚窟,所见与梦无二,又遇金桥圆光,乃塑文殊像,撰发愿文。元祐六年,转为江西漕运使,到庐山参拜常总禅师,佛学上得常总印可。于是张公到分宁时,请五大长老去云岩升座说法。

从悦禅师最后登台,张见人材矮小,貌不出众,不以为意。洎至从悦将拄杖一横,说道:“横拈竖放,直立斜抛,换步移身,藏头露角。既是学士面前各纳败阙,未免吃我手中一棒……”当时语惊四座,又因幽默,博得众人喝彩。张也开怀大笑,事后特别到江西兜率院参拜从悦,遂成为从悦禅师的人室弟子。

崇宁中,因恶蔡京,谪贬峡州,遇大觉居士范洪,谈及兜率院从悦禅师真净文之事,范洪对曰:“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何不能辨。”遂于言下顿见真常。大观四年,蔡京罢相,张商英入朝任中书侍郎。掌权之时,尽除苛政,抚恤民力,并劝徽宗,节奢华,息土木,抑佞倖,帝甚内荏。后为奸佞中伤,贬知河南府,旋又改知衡州,宣和四年(1122)十一月,预知时至,沐浴更衣,作偈而逝。撰《护法论》行世。

王安石舍宅为寺——王安石

王安石(1021 - 1086),字介甫,号半山,祖籍抚州临人(今江西抚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神宗时两度为相,对政治制度实行改革。先后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又改革科举。虽然遭到强大保守势力反对,而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 思想进行反驳,坚持改革,故时称“拗相公。”

王安石,举家奉佛。其妻荆国夫人,集妾和女仆念佛,据佛教经籍所载,其妻梦游西方,见已往生之后,品位金台;其子王雾,字元泽,少时著书十万言,治平进士。好老庄之学,尤喜佛经,曾著《佛书义解》,熙宁九年(1076)右迁龙图阁直学士,以病未就职,不久病殁。王安石因为中年丧子,顿悟人生无常。罢相之后,又感悟到世间真相,即是佛性空理,遂舍建康之府宅为佛寺,即后世之半山寺。并请当时大和尚克文作主持,时时率众听讲,领悟佛法。王安石贵为丞相,而能严持净戒,常年茹素,执持名号不辍,静心参究佛法心要,读《楞严经》有省悟,乃撰经解,予以弘扬。自称半山居士,起居清简,一如比丘。

文豪之家 佛化之家——苏东坡

苏东坡(1037 - 1101),名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因提举玉局观,世亦以玉局称之,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年间进士及第后,进人仕途,一生很不得志。熙宁年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几致下狱,后贬湖州。元丰年间,因以诗讪谤朝政贬黄州,筑室于东坡。哲宗时,司马光执政入朝任职,又因政见不和而除任杭州知府,曾筑苏公堤于西湖。绍圣初,所作诰命讥斥先朝,又贬惠州、琼州。徽宗为帝,徏永州(今湖南陵零),后卒于常州。他学识渊博,在文学上,与欧阳修提倡诗文革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流畅、豪放,善用夸张,独具一格;词赋豪迈,自成一派,尤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书法长于行、楷,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东坡虽仕途跌宕,不以为意,然情有独钟于佛,尤对净土法门精进乐道。身在宦海,却好与缁衣结交,曾言:“吴越名僧与余善者十九。”其中最亲密者,首推佛印禅师,次为辩才法师,但最受推崇及而归依禅师者则是常总,故《五灯会元记》将苏东坡列为常总的法嗣。他每到新任之地,拜访高僧,或与之咏游,谈经论道,参禅打坐。晚年尤喜净土法门,贬琼州之日,自思不能生还,屏息外缘,杜绝俗事,断绝交往,面向西方,对着弥陀圣像,昼夜不间断地持诵阿弥陀佛圣号,竟然生还。据经籍记载:东坡南行,常带阿弥陀佛像一轴。人或问之则曰:“此吾之西方信凭也……”是故后学,以苏东坡之信凭为据,撰著弘扬净土法门的书籍《西方公据》广为弘传。自是之后,更加精进,直至毕命而往生。苏东坡常对人说他过去生乃是僧人。其母在临产前晚梦一跛脚僧人前来投宿。本人在幼时,亦经常梦见自己是个僧人,在陕右一带活动,故他临终之前,嘱咐家人,依僧礼葬之。

苏东坡举家奉佛,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当时的大文人,时称“三苏”,眉山“三苏祠”至今游人络绎不绝。其妹乃一代才女,俗称苏小妹,夫婿秦观也是文人。虽然一家文豪,却也是一家佛徒:其父苏洵是居讷禅师的故交;《五灯会元记》将苏东坡列为常总禅师的法嗣;其弟苏辙是上兰顺禅师的法嗣;其母程氏、妹、妹婿以及东坡继室王氏、闰氏、侍妾朝云,均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母卒之后,将其瓒珥等贵重饰物,悉舍佛门,用作佛事。苏东坡本人参修很有省悟,并撰赞佛梵呗多种,为僧道寺庙作出了贡献!

学士构筑精舍修净土——黄庭坚

黄庭坚(1045 - 110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登进士后,任太和知县,后晋升为太守。出于苏东坡门卜,与张耒、晁无咎、秦观称为“苏门四学士”,东坡赞其诗文:“超凡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也。”哲宗时任校书郎,迁著作郎、国史编修官,因直言犯上,贬至贵州和四川宜宾。

黄庭坚,宿世奉佛,早年曾参圆通秀禅师,因黄写淫诗艳词,秀师不满,说:“大丈夫诗词书法之妙,甘心施于此乎?”又举李公麟画马精勤之事劝喻,仍不以为然。黄说:“岂也把我置马腹中了吗?”圆通秀禅师对黄说:“你以华丽词藻迷惑天下人心,岂止置于马腹之中,恐怕将来入于泥犁”,这才悔谢。不再写淫诗艳词,一心参禅悟道,乃至戒酒色,每天只喝粥而已。

后参祖心,乞求指引参禅捷径。祖心多方教导,又令高徒悟新和惟清帮助,后来成为祖心禅师的法嗣弟子,终日侍候在身旁。祖心临终之时,交待要黄庭坚主持后事,足见黄庭坚在祖心心目中的分量。

黄庭坚早年曾游安徽山谷寺之石牛洞,爱其林泉之胜,自号山谷道人。晚年构筑精舍于涪滨,潜心精修净土法门,故又号涪翁。日持弥陀圣号不辍,犹如一个老和尚。崇宁四年(1105),在戎州精舍,预知时至,作书遍寄亲友,后沐浴更衣,结跏趺坐而逝。

谏官专修念佛三昧——陈瓘

北宋末年福建剑州沙县人陈瓘(1060 - 1124),字莹中,号了翁,又号华严居士。元丰中进士后,调任福州当书记,迁越州判官。章惇入相时,曾劝章惇消朋党,持中道,以救时弊,被用为太常博士,阻止蔡卞等人焚毁《资治通鉴》书版。徽宗即位,任为右正言,迁左司谏。陈瓘为官务实,力斥奢华,言语公正平和,不偏不倚,识大局,顾大体,百官信服。然而他深恨以伪辞取悦帝王,以假言豫悦得宠信,纵然官阶显赫亦敢直言。在朝堂之上极言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误国;又论外戚向宗良兄弟交结侍从,纳垢藏污;招来忌恨,免去廷任,出任无为军。蔡氏兄弟,后又藉端贬官袁州,复谪台州。崇宁中坐事除名,安置通州(今江苏南通)。

陈瓘先后任谏官多年,在朝不枝不蔓,正道作官。谪贬之后,一心向佛,初习华严,后在台州遇明智法师,讲天台教义,深谙天台宗旨,深有契悟,于是撰著《三千有门颂》(即《止观坐禅法要记》)以记述自己所得。晚年,由台回归,专修念佛三昧。为了精进念佛,遂移家庐山,闭门谢客,从此再也不复出庐山,直至毕命。靖康元年(1126),预知时至,口诵弥陀,奄然坐化,世寿65。撰有《了斋易说》、《尊尧集》等刊行于世。

礼部侍郎 念佛往生——杨杰

据《龙舒净土文·卷五》载:元祐年间荆王夫人与妾精修净土,志心往生西方极乐。但一妾懈怠受斥,悔悟精进往生西方。托梦于夫人,感其督责之德。夫人梦游西方,其妾引导,见莲华之坐有宝冠璎珞庄严其身的人,问是何人,妾云:杨杰、马玗等。夫人梦觉,派人询问,杨杰已逝,马玗无恙。

杨杰(? - 1081),字次公,号无为居士,祖籍安徽无为人。嘉祐进士,元丰中官太常卿。元丰八年(1085),高丽僧统义天航海来到中国,上疏要遍访丛林,问法求道。宋神宗准奏,派朝奉郎杨杰陪同。一日,来到吴地,诸刹丛林,方丈僧众都出来迎接。但到了金山,了元禅师驻锡,了元却安坐禅床,不来迎接,反要外僧顶礼参拜。杨杰愕然,疑问何故。了元佛印和尚笑道:“僧统义天者,异国之僧也。僧至丛林,规矩如是,不可易也。

众姓出家,同为释子,岂有门阀高低?”坚持按本国之僧仪相见,杨杰不得已而从之。高丽之僧义天也进而领悟生佛平等之理。于心有亏,乃释然参拜。

杨杰虽身在官场,提点两浙刑狱,但却宿好佛法,遍接诸僧,多与交游,叩求心要,终于得法于天衣怀禅师,成为入室弟子。他曾闻鸡鸣而悟,作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功夫,更说无生活”,天衣怀禅师看后印可。熙宁末,以母忧辞归故里,闲居阅藏,遂归心净土法门,终日不辍弥陀圣号。曾拜谒傅大士故居,住下不日,见轮藏自转,惊叹希有,更加精进念佛。

杨杰尊崇佛法,明悟禅宗,认为众生根有利钝,唯有西方净土,易知易行,一心观念,仗佛愿力直生安养。其为王敏仲《直指净土决疑·序》中讲:“阿弥陀佛光明,如大圆月,遍照十方,水清而净,则水中有月,月非趋水而遽去。水浊而动,则月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取舍去来。于是撰著《天台十疑论序》、《净土决疑集序》,弘扬净土法门。晚年绘丈六弥陀像,随行供养。元祐(宋哲宗年号)中,自知时至,乃作《辞世偈》:“无一可恋,无一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书毕而逝。另外还写有《牧牛图》颂偈,大足石刻尚存,其所撰《辅道集》专弘佛法,苏子瞻为之撰序。

御史结社念佛——李公麟

李公麟(1049 - 1106),北宋时的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祖籍舒州(今安徽舒城)。进士出身,历任县录、州郡参军,元符年间,官拜御史大夫。长于诗,喜考古,特别是对鼎葬的考古,比如对夏、商以来制铜和印玺颇有研究。尤擅长绘画,初以画马驰名,后从事佛道宗教画和人物故事画。人物之画得吴道子的心法,则儒雅之气又超过吴道子。比如所制白描罗汉,后世称为瑰宝。致仕之后,到佛寺拜师受戒,“教演宗门,行归净业”,隐居龙眠山庄,召集高僧讲经阐法,结社念佛。绍兴四年(1134),预知时至,尽输家财与佛门,并书偈念佛而往生。遗墨传世颇多,后世画家奉为典则。存世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宰相笃信佛法——李纲

李纲(1083 - 1140),南宋宰相,字伯纪,祖籍邵武(今福建邵武)。政和年间登进士,累官至御史。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一次围开封,力主坚守,反对迁都,以尚书左丞督战。敌退,钦宗主和,袭敌兵不遂罢职。康王赵构即位,他出任右丞,积极备战,知人善任,荐张所招抚河北,傅亮治兵河朔,宗泽渡河御敌,仅七十天,被主和派汪黄络织罪名,诬害弹劾落职。其后虽有战略建言,均未被采纳。

李纲不仅为官有建树,为文有文名,而且素信佛法,以法御事,处事达时,人所敬重。在佛法上,淹通经论,特喜华严真谛,每与人谈论,屡有詠讽,援引经论,喻理他人,使听者莫不扎下信根。是时,理学盛嚣,以朱熹为领袖,对佛教偏执,颇有非议,而李纲撰论驳辩,维护正法,直言不避。他特喜禅法,常亲近芙蓉楷禅师、圜悟禅师、大慧宗杲禅师,常从游从学,心仪为师。一日,闲居宅中,突闻巨响而开悟,写了一偈,呈送宗杲,宗杲阅后颔额认可。绍兴十年(1140),世寿56时,预知时至,衣冠肃清,似往日一样,至家宅佛堂礼拜之后,结跏趺坐,奄然而逝。噩耗传出,海内哀悼,仕女悲泣,如丧至亲,自觉施舍簪珥斋僧供养,以追荐李纲之福德。

兵部侍郎 虔诚佛教——李邴

李邴(1085 - 1146),南宋大臣,字汉志,号云龛,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崇宁年间,进士及第后,累有迁升,高宗即位任兵部侍郎。苗傅谋逆,李邴密令殿帅王元,以京城护御攻击获胜,升资政殿学士。其后因与吕颐浩政见不合,免官,不久复位。绍兴五年(1135)上书言事,如战阵、守备、措划、绥怀等五事,权臣不报,自是闲居十五年,卒于泉州。

李邴不仅为官有政声,而且对佛教颇虔诚。当时爱国僧人宗杲,大批大臣都以结识为荣,比如丞相张商英、大帅张浚、兵部侍郎张九成、吏部侍郎蔡樞、提刑吴伟明、给事冯楫、侍郎曾开、中书舍人李本中和唐文若、参政刘大中、兵部郎中孙大维、御带黄彦节、编修黄文昌、直宝文阁刘子羽等,而李邴是其中最虔诚者。当宗杲大师住泉南长乐庵时,正逢李邴隐居于泉州,慕名拜望数次。宗杲见其虔诚,便以赵州“庭前柏树子”为话头,要李邴去参究,有所省悟,致书宗杲说:“承击发蒙滞,忽有省人。顾惟根识暗钝,平生学解尽落情见,一取一舍如衣坏絮,行草棘中。适自缠绕,今一笑顿释所疑,欣幸何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宗杲看后,回书道:“示谕自到城中,穿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无拘滞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宿习旧障,亦稍轻微。三复斯语,欢喜踊跃。此乃学佛之验也。倘非过量大人,于一笑中百了千当,则不能知吾家果有不传之妙云云。”

这是对李邴参学的印可。李邴看后十分快意,遂命画工绘宗杲之像,终身供奉。

知府参禅 作偈而逝——李弥逊

李弥逊(1090 - 1153),南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普现。大观年间进士及第后,于宣和末年任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府。其时,金兵犯河北,他率兵坚守,采用游击战术,大挫金兵。靖康二年(1127),协助李纲平定建康(今南京)周德叛乱。后反对秦桧议和主张,受到排斥,多次上疏乞归田园,遂任瑞州(今江西高安)、漳州(今福建漳州)知州,绍兴十年(1140),隐居连江(今福建连江)。

李弥逊为官清廉,正直敢言,精进佛道,博究经典,参究禅悟。初在汴梁之时,与当时名噪华夏的大和尚克勤成为至交。克勤禅师生逢两宋之际,足踏大江南北,法融诸家荟萃,故法灯绚焕,超宗越格,人盛道隆,弟子满天下。禅风高绝,集诗、偈、颂、评于一炉,将文字禅推向了顶峰,故尔不少大臣也集于灯下。李弥逊是一个典型,每与会,交谈盈日,开口即禅。

一日,李在汴梁的天津桥上行走,忽然有悟,通身汗流。他直向天宁寺跑去,刚好碰到克勤。克勤很远就唤他说:“且喜居士大事了毕!”

李说:“和尚看花了眼睛是不是?”

克勤便大喝一声。

李也大喝一声。

见者不知所云,都以为他们在吵架,其实他们在作狮子吼,正在斗机锋,证明李弥逊已见道开悟了。

1153年,身有小恙,李自知时至,沐浴更衣之后,结跏趺坐,提笔书偈,偈罢而逝。诗文独具一格,有《筠溪集》传世。

“神臂弓”张九成——张九成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发生“神臂弓”事件,这在中国禅宗史上是绚丽的篇章,其起因为一僧和一俗的交谊所致。僧者——大慧宗杲,俗者——刑部侍郎张九成。此事的起因,首先出现在张九成身上。

张九成,字子韶,号横浦,自号无垢居士,祖籍开封,后徏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初从哲学家、二程理学四大弟子之一的杨时学理学。绍兴二年(1132)授镇东军签判,因刚正不阿、文武才兼备,被丞相赵鼎荐为太常博士,兼任礼部侍郎,和刑部侍郎。与主和派秦桧相左,谪守南安邵州,再贬南安军。在南安长达四十年之久。

宗杲是克勤禅师的高徒,名震京师,誉满丛林,右丞吕舜徒奏赐紫衣,进号“佛日大师”,宋孝宗赐号“妙喜”,又称妙喜禅师。因为宗杲送师克勤回四川,嘱张浚扶护关照,随之他奉诏往临安(今杭州)径山能仁禅院,故又称径山宗杲禅师。宗杲生活在政局混乱、民族危亡的时代,他出世而不忘世,出家而不忘家,爱国之心常存于怀。宗杲常与力主抗金而被秦桧弹劾落职的张九成结交,常来常往,交谊笃厚。而他两人的交往被秦桧觉察,视为议和的眼中钉,伺机铲除。

张九成,自幼信奉佛法,在家阅藏知津,常独自参修。后听人谈及杨大年奉佛之事,倾向仰慕,参宝印月禅师叩问入道之要。后又参谒善权清得禅师了悟禅宗心法。再遇惟尚禅师为之印可。绍兴十一年(1141),张九成之父病故,前往径山,听说大名鼎鼎的宗杲在山上讲法,九成自然上山乐闻法雨。宗杲讲着讲着,情不自禁地扯到了“神臂弓”事情上,宗杲本意是称赞抗金,赞喻抗金人物,自然包括他的挚友张九成了。“神臂弓”是一张弓,李宏在熙宁年间造,后经韩世忠改建,与金作战,威力超常,故称“神臂弓”,又叫“克敌弓”。实际上成为抗金的代名词,故宗杲把张九成比之为神臂弓。 宗杲随口说出一偈:

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

仔细拈来看,当甚臭皮袜!

此偈一出,不胫而走,第二天就传遍京城。于是,秦桧以此为借口,先将张九成削职查办,后将宗杲发配衡州(即今衡阳)、又徏梅州(广东梅县),过着犯人生活。既而风马牛不相及地除却三帅——岳飞、张浚、韩世忠,致使南宋小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张九成一向好佛参禅,“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时谁会得,颠头(《五灯会元为“岭头”》)脚痛有玄沙。”这就是张九成开悟偈,宗杲印可,张遂成宗杲在家法嗣。张住南安长达四十年之久,在政治上受秦桧迫害,而在文学上又受朱熹所妒忌,朱熹把张九成视为洪水猛兽。故张九成在南安之时,也是他潜心悟道之时。于绍兴二十九(1159)无疾而逝。

秦国夫人 参禅悟宗——计法真

秦国夫人,乃南宋初年出将入相魏国公张浚之母,姓计名法真,四川绵竹人。绍兴廿六年(1156)无疾而终,后被追封为秦国夫人。

计法真出身书香之家,秉承父教,知书达礼,举止文静,心性宽和,不与人计较,既在少年,便得淑女之美誉。入适张家之后,天不作美,痛失夫君,张浚尚在襁褓。计法真身心痛彻,感悟到世之无常,人生之苦,遂归依佛门,参悟解脱之道。同时,随缘处事,持节抚孤,因势利导开化张浚。张浚登进士之后任官,既有政绩,又有军事才能,出为将,与岳飞、韩世忠齐名,并称南宋初年“三帅”,屡建奇功。旋入朝为相,力主抗金。后封为魏国公,史家评论:“赵括房琯之亚流”。

计法真在青年就归依佛门,常年素食,不进荤腥,早参晚拜不闲一日,持咒诵经亦未间断,如是数十年,深有所悟,缁衣俗人,深为敬重。是时,人称爱国和尚的宗杲住径山,闻秦国夫人修学佛道已有悟人,意欲勘验,便派高徒道谦,持书到长沙拜谒魏国公。魏国公遂将道谦引见。刚一见面,就机锋对峙,计氏便问:“径山和尚如何教人?”道谦即答:“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和竹篦子话头。但只准看,不准思量,不得说话。”

狗子无佛性,乃禅宗公案,亦称“赵州‘无’字”。出自赵州从谂禅师语。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答云:“无”。僧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赵州云:“为伊有业识在。”僧又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答:“有”。僧问:“既有,为什么入这皮袋里来?”赵州答: “知而故犯”(《五灯会元》卷四)。竹篦子话头。《大慧语录·卷十六》载:妙喜(宗杲)室中,常问僧和子:“唤作竹篦

下一篇: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