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瑞相-胜利幢

2016-06-10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胜利幢意为旗子、旗帜或军旗,最初是古印度战争中的战旗。它装饰在武士战车的尾部或插在巨型宝伞或华盖后面。每面战旗都有胜者或王者的具体标识。黑天的战车上饰有金翅鸟[1]饰顶的旗幢。阿周那的战车上插着猴子图案的旗幢。而威音王[2]战车的旗幢上有棕榈树图案。但胜利幢主要是湿婆[3]这个死亡与毁灭之神的军旗。该旗顶有一个三股叉,象征着湿婆在天、地和地下三界的胜利或夺取坐落在三界[4]上之“三城”的胜利。在印度战事中,军旗经常做成恐怖的样式,其设计是为了在敌人中制造恐慌。敌人或被害者被串起的头颅和剥下的人皮是一种令人极为恐怖的标志。凶猛野兽的头和皮,特别是虎皮、鳄鱼皮、狼皮和水牛皮常常是首选之物。还有用其他令人生畏的生灵做成的巨型雕像,如:蝎子、蛇、苍鹰、乌鸦和金翅鸟。摩羯头旗幢最初是吠陀时期欲神[5]的标识。作为“惑”者[6]或“诱”者[7]。欲神在印度教中与魔[8]的作用相仿,它试图阻碍佛陀获得圆满。在早期佛教中,魔是阻碍修持者精神提升的阻碍者,四魔最初是以四兵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四兵分别为:马兵、步兵、象兵和车兵。四魔中占首位的是阴魔[9];第二位是惑障魔[10];第三位是死魔[11];第四位是魔子[12]或称“欲惑神”,即:“最高欲界之王”。据说,在获得圆满之前的一个黄昏,佛陀通过修习“四无量”[13](慈、悲、喜、)战胜了欲神的性诱惑。清晨时,他战胜了魔的“蕴”和“惑”。在其长寿生命结束前仅三个月,佛陀最终战胜了死魔,凭借着大无畏的决力,他进入了大般涅[14]。作为佛陀战胜四魔之胜利的象征,早期佛教徒选用欲神的摩羯头图案作为军旗,并将四面绘有摩羯头图案的旗帜插在如来佛或佛陀菩萨的四大基本方位上。同样,众神也选择把胜利幢插在须弥山[15]上,把消灭了四魔军队的佛陀尊为“征服者”[16]。这面“十方胜利幢”被画成一个缀满珠宝的旗杆,杆顶饰有月牙和太阳,旗杆上裹着三层三色丝绸,丝绸上装饰着“三胜兽”[17]。在藏族传说中,十一种形状各异的胜利幢代表着十一种治欲的具体方法。在寺庙屋顶上常可看到插有不同形状的胜利幢。屋顶四角常插有四面胜利幢,象征着佛陀战胜四魔的胜利。胜利幢最传统的形式是圆柱形宝幢,插在一根长木轴杆上,幢顶呈小白伞状,伞顶中央有个如意宝饰。圆顶伞用装饰华丽的金黄色伞骨支撑,伞骨末端有一个摩羯头,上面挂有呈波浪状的黄色或白色丝绸。圆柱形胜利幢上披有层层叠叠飘锤的色彩缤纷的丝绸帐帷并悬挂着众多珠宝。其底部饰有波浪形状飘扬的彩色丝绸帷帘。圆柱形胜利幢的上半部饰有虎皮帐帷,象征着佛陀战胜一切“嗔”与“蕴”。作为手持标识,胜利幢是众多神灵的器物,特别是与财富和权力有关的神灵,如:北方的多闻天王。

注解:

[1]梵文:gatuda,金翅鸟,梵文译音“迦楼罗”,亦称“妙翅鸟”等。印度神话中的理想化了的灵鸟,据说居于四天下的大树上,以龙为常食。大乘经典以之为天龙八部之一。

[2]梵文:bhisma,威音王,神名。

[3]梵文:shiva,湿婆,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即毁灭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三大主神。由“吠陀”中楼陀罗神发展而成。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意思,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被认为是他的象征,受到教徒的崇拜。妻子是雪山神女,儿子是象头神塞建陀。佛教文献称他“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4]梵文:trailokya,三界:1)欲界(梵文:kamadhatu;藏文:vdod-khams);2)色界(梵文:rupadhatu;藏文:gzugs-khams);3)无色界(梵文:arupadhatu;藏文:gzugs-med-khams)。据佛教的世界观,三界是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或是三个迷执的界域,众生即在其中轮回流转,不能出离。

[5]梵文:kamadeva,欲神,亦称“五欲自在王”,印度教的爱欲之神。

[6]梵文:maua,惑者。

[7]梵文:mara,诱者、魔。

[8]梵文:mara,魔或恶魔,音译“马拉”。障碍佛道的鬼神或佛法为敌的鬼神。

[9]梵文:skhanda-mara;藏文:phyung-povi-bdud,阴魔,四魔之一。

[10]梵文:klesha-mara,惑障魔,四魔之一。

[11]梵文:mrityu-mara;藏文:vchi-bdag-gi-bdud,死魔,四魔之一。

[12]梵文:devaputra-mara,魔子,四魔之一,五欲自在王的另一个梵文名字。

[13]梵文:catur-brahmavihara;藏文:tshad-med-bzhi,四无量,亦称“四无量心”和“四梵往”,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慈、悲、喜、,以导无量的人入觉悟之城。四无量包括:1)慈无量(梵文:karuna);2)悲无量(梵文:maitri);3)喜无量(梵文:mudita);4)舍无量(梵文:upeksha)。

[14]梵文:parinivana,大般涅,汉译“大灭度”、“大入灭息”、“大圆寂入”。

[15]梵文:meru或sumeruab3,须弥山,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亦为佛教所采用。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以此山为题材,用以表示天上的景观。

[16]梵文:jana;藏文:rgyal-ba,藏文音译“嘉瓦”,征服者。

[17]三胜兽,指传统意义上互为对手的兽类结合而生的三只杂交兽,分别是:1)八足雄狮;2)长毛或长皮的鱼;3)海龙或水怪。

文:未知

下一篇:八瑞相-吉祥结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