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般若《金刚经》的目的和修行

2022-10-25 因果报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般若的目的和实践

论般若的意义

般若是印度的原音,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的意思。

智慧一词如果按照印度语的原音,是般若的话应该是。如果是智慧,般若就是智慧。中国简单到他叫般若。

人们普遍赞美人的聪明,称之为智慧。其实聪明和智慧是有很大区别的。

“聪明”这个词是人类社会中聪明技能的同义词。这不是智慧。

智慧这个词在佛经中有严格的区分。

蒋农居说:‘看见是智慧,了解是智慧。决定是智慧,简单的选择是智慧。知道普遍的真理是智慧,根据真理是明智的。聪明是聪明,觉悟是真空。“这样看来,‘智’字是遵循真理的佛教徒的两真(佛是清净、光明、至诚)(一切因缘之法)的一种潜在作用,是无法与世间的‘智’字相比的。

般若(智慧)属于佛教教义中的六准之一。波罗蜜虽以布施为首,但任何时候没有般若波罗蜜多都无法达到理想,即使勉强做到,也无法达到彻底的目的。

《金刚经》说:如果你做六度,如果你没有得到般若的帮助,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你不仅会走进一个三岔路口,还会掉进一个危险的悬崖。

反过来说,如果有般若功德,就说明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走,绝对没有错误。

六度修持,修尽他门,永远离不开般若。可想而知,般若在世间内外的一切生命行为中都是重要的。

般若在佛教中的地位

般若在天台世家被判定为通识教育,第一个被冼判定为初教,始终将般若排除在其他圈子之外。这是不平等的。识般若,是佛教普贤的总纲。任何一个离开般若的骑手,都不可能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请问修行禅定、严法观、禅、净土、戒的人,哪一行是以般若为主要因素的?没有般若可以吗?

所以古德温说,‘般若波罗蜜多乘一切佛法’。大智理论说:‘般若能生佛持菩萨,佛法是般若’。又曰:‘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之母,诸佛以法为师。‘修持佛法者,般若波罗蜜多’。《大乘般若经》说:‘大乘波罗蜜多为诸菩萨之母,能生诸佛,持诸菩萨’。《般若经》说,‘如来要等佛的眼光,要时时看顾佛的眼光。般若波罗蜜多很深。为什么?单县!非常般若波罗蜜多,能生我等诸法,能显世间诸法实相;十世万物,应以佛眼体悟,深觉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单县!是很般若的,能生出诸佛的一切功德,显现世间一切法的实相。正因如此,我们和其他佛常常看着佛的眼睛,深深地关怀,以此来报答他,我们暂时不应该放弃。一切应与佛平等,正因如此深,般若波罗蜜多。由此,深般若波罗蜜多对如来大慈大悲。所以诸佛常看佛眼,深护般若波罗蜜多’。

感谢上面几段的引用,让我们明白了般若在所有佛教中的地位。

般若的主要目的不是空有两面,而是求中道第一义。《金刚经》讲义上说:‘般若之纲,非他即他,即使空无之境有两面受情绪支配,一切秩序穷尽,以示和合。《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即不是般若波罗蜜多,是般若波罗蜜多等的一个名称.第一句,佛说般若有,第二句,般若空,第三句,般若是中道真理。《金刚经》都是这样的话。

我们需要知道佛教是什么。成佛只是觉知和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不空不有的中道真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因为从一开始就有妄想,换句话说就是被我们佛法的两种感觉所覆盖,所以无法理解他自己的意识。

佛陀曾说:‘众生皆有佛的智慧与德性,却执着妄想,无法证得。’

执念是分我法的妄想。众生对我佛法有妄想,所以迷惑,造业。因为因缘,所以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果实繁衍,果实繁衍,生老病死,没有句号。

如果你能熟悉般若波罗蜜多的神奇,从文字开始,根据观来确认般若波罗蜜多,那么你就能到达波罗蜜多的彼岸。

《金刚经》说:‘诸佛从此出’,有善行善举。

如果般若是诸佛菩萨之母,是诸佛的总纲领,怎么能说是大乘的开始而不是* * *的教导呢?而且在《金刚经》上写得很清楚:‘此经为大乘所言,由百善所言’是‘首望’之法。有什么能比它更圆;远离一切相,即名佛;若以不同相见万物,则见佛。“刘祖师心生于读‘你该无处安身’,契如其真。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应该属于佛法四教的圈子,佛法四教应该属于敦。

金刚之所以得名

《大般若经》共600卷,其中《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缩减版,《心经》是《金刚般若经》的缩减版。大般若汪洋浩瀚,难念。心经虽言简意赅,略嫌别扭,义也难。但此金刚为般若波罗蜜多,宽度略适中,易得供养,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被鲁大师翻译为能破金刚。金刚是人间至宝,体质最强,任何东西都无法损伤。而最锋利的,不管有没有坚不可摧的功能。金刚是般若最准确的比喻,因为般若是大火炬,一触即燃,一击即焚。而且所有的方法都伤害不了它。自从有了众生,就有了各种复杂的感情。说清楚一点,就是说我已经修了两次佛法了。遇到金刚之类的般若火炬,马上就崩了,没了。比如‘有无数众生灭,无众生灭’就是没有自性,没有众生;比如Arvidoro三苗三伯迪不是Arvidoro三苗三伯迪’。再比如‘如来说,无欲无求’甚至是所谓的佛教徒,也就是非佛教徒’。无处不在的显示器显示了般若火炬的最高效率。

但这部金刚般若,即整部六百卷大般若,对一切法,包括世法佛法在内,都随立随遣,决不稍留痕迹。其摧毁虚妄分别力之强,恰如为无坚不摧之金刚。

摩诃般若波罗密说:‘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以来,闻如是法(般若)应坚固其心,不动不转。菩萨摩诃萨以是坚固心,不动不转,行六波罗密,当入菩萨位中’。坚固心就是喻如金刚的般若心,具此坚如金刚的般若心,然后才能修行六波罗密,而达成理想的境界。

般若经之最高目的

如来所说一代教法,都存一种伟大的核心思想,这种核心思想,不仅是属于般若,可以说遍于一切教法,不过其他教法所显示的不及般若法中具体而显明罢了。

那末,般若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几句虽只有短短地二十个字,但已道尽一切教义的宗旨。

四句中明显的指出,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其最大的旨趣,在治降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别心,然后令其住于无分别,而无相无不相的实相般若。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以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为开始。

《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寥寥数语,已道尽整个般若的中心思想。信心清净是因,生实相是果。

怎样才能信心清净?

金刚般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只仅仅八个字,已把这两个问题答覆得清清楚楚。

无所住,就是不住于四相,所谓我人众生寿者;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更不住于断常生灭等相。虽不住于种种诸相,但此心并不是寂灭的,它仍有它的生命的活动,所以在‘无所住’下,有‘而生其心’的一句。应无所住是空,是无相。而生其心是有,是常,是生。般若经上每一句话,或每一个字,无不包含空有,或非空非有的深义在内。

假如要把无住生心四个字的奥义解释得明白,那就得引证经文不可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一段文是佛陀答覆须菩提如何降心的方法。

因为一般众生都免不了一种我与人的心理潜伏著,所以每每做一点有益于人的事,得到别人的赞扬,或对方的感谢,总有一种津津自喜,或骄傲的感觉。反过来说,假如他的这种善举,在别人的眼里认为无所谓,或者对方也没有什么感激的表示,那他就以为别人忽视他的善行,生起气来。

这样的人,他的心永远也不会平静下来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度众生是修学菩萨道而达成圆满正觉阶段中一个必须的工作,但怎样使这个工作做得恰如理想,那就必须做好布施等六度的工作,而后始能克尽度生的目的。然而要做好这件工作,又谈何容易?就拿布施来说吧,第一要忘记施舍的自己。第二要忘记被施舍的对方。第三要忘记所施舍的物体。同时在你正当施舍的时候,除了怜愍众生的动机以外,不能带有任何其他(就是不著色声香味触法)的要求。这在佛教的述语上教做三轮体空。

根据般若经说:不能忘却我人,而存有希望的施舍,不会有多大功德的,因为这是属于有形色的(有相)。既有形色,就有限量,以有限量的因,要想得无限量的果实,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住相(没有形色的作意)的施舍,因为施舍的心胸广宽,心理上根本不存有能施舍的我,也没有被施舍的人,更不存有所施舍的物体。以此无限量的因,方能得到无限的果实。

任何一个人能够在某一种正当的行为以后,没有任何的存心,那就表示他的狂心已歇,信心清净了。般若实相自然而显。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古德也说:‘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凡此种种,皆属显示降心住心,和信心清净,而生实相的道理。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核心要点,即尽于此,以后所说,皆属此要点的注脚。

还有一点我要特别提出来说明的,就是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表面看,无所住就是无相,也就是空,既一切都是空而无相,那就不可能在空中去讨活趣,还有什么心可生呢?然而不然:修菩萨道的人,虽然了知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但不肯舍离悲度一切有情的作意。菩萨以度众生为职志,离众生即无工作可做。

翻开三藏十二部教典,每一部经论都是以慈悲度生为主题。因为诸佛菩萨与众生同体而二,众生对于这个共同的法性之体,迷昧不觉,故有众生之身;菩萨觉而未尽,诸佛已觉,故有佛与菩萨之别。众生未能全体得度,共同之觉性不克圆显。所以诸佛菩萨虽住无相,而不离度生作意。这教作无住生心。

生心的生字,也可作显现二字解。因为能够做到离一切相,本具的妙明觉心,即可于豁然之间圆满显现。这是重要关节,读者不可不知。

难解难信之妙法

像这种包括三乘而且为诸佛之母的甚深微妙之法,确为不世之说,无怪乎须菩提听了这一大法以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悲悲切切地叹著说:希有啊!希有啊!我跟随世尊你这么多时,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经典啊!假如有能对这一经典生起清净的信心,不用说,他一定也能成就第一希有的功德了!可是目前在会的大众,除了我能信解以外,其他的人恐怕很难信解哩。退一步说,将来的五百年中,如果有人能够信解此经,那他也是第一希有的了,然而谈何容易。

因为能够信解这一经典人,他的根基一定也不简单,可能已在过去承事供养过无数无量的诸佛菩萨,所以今世才有机会听到,而且一闻即信。否则决无可能的。

更进一步说,不用说听闻全部经典,即使在全部般若中能够听闻一句一偈,也是难能可贵的。《金刚经》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一四句偈,尚且难信难解,况全部经典!

不但此也,还有很多众生闻说此般若波罗密多甚深义趣,心惊毛竖,不信不乐。以为过去佛陀所说种种经教,从来也没说过这种离相即佛的道理,成佛有这样的简单吗?

设或有一类众生‘闻此般若波罗密多甚深义趣,其心不惊不怖,闻已书写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为他演说,或复随力如教修行,当知是人如不退位诸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世尊!如是般若波罗密多,义趣甚深,极难信解,若于先世不久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密多,岂得暂闻而能信解’?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如是般若波罗密多,义趣甚深难信难解。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密多,未久修习,不久修行,闻说般若波罗密多不能信解,或生毁谤,未为希有’。

总而言之,般若是一种极甚深,极难信解的妙法。今日我们这些根基浅薄的愚夫,居然能够在此末法的时代里,听闻到这一义趣甚深的般若,当知在过去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应该好好珍重这一千载难逢的机运,牢牢把握,切勿等闲视之。

当知我等众生现前能闻、能睹、能读此经,虽未能做到离相即佛,然而去佛亦不远矣!

受持般若之功德

般若经的功德说起来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金刚经》上除零星的赞叹以外,曾多次用校量的方式来论其功德。

第一次用一恒河沙数的恒河里面的沙来校量般若功德,一个恒河里面的沙,已经不可说不可说了,何况恒河沙数的恒河沙?但假如以那么许多的恒河沙,一粒沙算一个佛的世界,用充满那么许多世界的珠宝去施舍一切众生,所得的功德,想想看是多么的大?然而还不及有人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

我国及印度在古代把时间分成初中后三时。用现代语说,就是早、中、晚。假如有人在早中晚三个时间里,都用恒河沙数的身体去施舍无量无数的众生,像这样的施舍,继续到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时间。照说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去布施,比起施舍七宝的功德来说,又更进了一层,其功德当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可是还不及有人闻此般若经的功德。

佛陀在般若经上自己说:他在过去很多很多的时间里,供养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这种供养当然包括珠宝和身体在内,较前面单以身体供养又进了一层。其功德当更不可思议了。然而‘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大般经以五蕴,四谛,四大,十八界,真明等叹其功德。以真如等无量故,菩萨所行般若波罗密亦无量。文繁不及详引。

何以听闻此经有如此的功德?经云:‘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大概能够信解般若的人,因为宿植德本,已能四相空寂。以无相故,心等太虚,故功德亦无量也。

实践般若之方法

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以三觉来说,文字般若是不觉,观照般若是始觉,实相般若是圆觉。再以因果区分,文字观照是因,实相是果。

因果三觉分明以后,再来研究如何实践。阅读般若依文解义,是实践中主要的第一步骤。以文字为因素,然后对一切有形与无形的精神和物质加以细密的观察,直至体认到能所皆空,乃至无智亦无得,然后才能理智双亡,冥契真如的实相般若。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能所皆空,无智亦无得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仅仅八个字,但已把实践般若般的方法圆满说尽。

不过这八个字略嫌拢侗,对于初学的人倒有似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所以,有必须略加解释的必要。

大般若经说:‘云何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密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密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密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圆满安忍波罗密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密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密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密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修习六度固应以无著无住而为方便,其他修习四念住四神是,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三十七菩提分法,乃至种种花香,灯明车乘,园林舍宅,财谷珍奇,宝饰伎乐等等,都要以无著无住的般若精神去施为。何以故?因为这些法都是假立的客名啊!菩萨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罗密多但有名,色声香味触法但有名,乃至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异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亦但有名。以求其体不可得故,所以菩萨修行般若波罗密多时,不见有我,乃至见者,亦不见有一切法性。与心经所谓‘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一理论,不过语焉不详罢了。

由于上面的引证,我们可以知道般若的实践全在‘观照’两个字上。无论视听言行,或语默动静之间,随时随处皆能精密地去观察,而明了一切诸法皆属因缘所生,当体即空的原理,不执不著,久久纯熟,举默动念,皆作如是观,虽未即佛,亦去佛不远矣了。《金刚经》所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岂虚语哉。

但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必须切记:就是修行‘观照般若’之际,虽然‘照见五蕴皆空’,然而不是消极的。所以观世音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之后,接著便是‘度一切苦厄’。而在‘度一切苦厄’之际,仍不离‘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所谓无住生心,便是这个道理。无住便是无相,皆空;生心便是生度一切沉沦在生死苦海里面的众生之心。

学佛的人只有一个目标,便是‘度一切苦厄’。自己能否达到成佛的境界在所不计。华严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其利他之精神与抱负之远大,实为世界任何宗教所不及。

我们看了般若以后,深深知道它乃是佛教中的一大总持法门,无论学禅,学净,学律,学教,离了般若,都是徒劳无功。所以般若是妙药,也是甘露,它能治疗我们的百病。如果能常常的服食,便可以永久感到安乐。我们对般若应以虔敬的心去护持它,供养它,并且依教奉行。最后我以大般若经的四句偈作为本文的结束:‘大菩提心护正法,如教修行心寂静。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则名真供养佛。’但在平等的自利利他行为下,不要忘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文:97su.cn

下一篇:净土修行:没有分别 为什么阿弥陀佛被尊为诸佛之王?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