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咒之王:观世音菩萨的“般若”

2020-02-20 观世音菩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上一回我已经提过,《心经》的背后隐藏着一套名叫【般若波罗蜜多】的绝世武功,这套音波功成就了很多人,包括三世诸佛和后来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本人。

据释迦牟尼本人口述记载,这套绝世武功是一个叫【观世音】的人传下来的,究竟这套音波功是不是【观世音】本人原创的还不太好说,但是他是这套武功的重大成就者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心经》一开篇就说了:“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如果是释迦牟尼本人的话,那么他就会说我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的地位很高,他是三世诸佛中的杰出代表,是当时佛界的标杆人物,也是释迦牟尼心中的偶像,仰慕的大神。

这就如同现在的人说老子是道教的最高精神领袖一样,但是在老子的眼中,三皇五帝才是他的偶像。老子当时只是一位喜欢说道的老人家而已,他是道家精神的成就者,他与道教没有太大关系。

释迦牟尼一开始也只是【观世音】的思想的传承者,布道者,他与佛教也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后来培育的弟子多了,大家就一个一个的把他供奉起来,他就无端端的成了教主。

至于什么是信徒,什么是教徒,这个不是今天的重点,我们还是原归正传,回到【观世音】行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上。

首先要回到上古圣贤的生活场景,会发现他们是一群仰望茫茫星空的人。在璀璨的星河下,安静的夜里,一个人,一颗平静的心,倾听着自然界那些微妙的声音。细辨中他们发现,有一些声音很独特,特别容易与自己的心产生共鸣。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模仿这些声音。

每当他们寻找到时,就会沉醉在与身体共鸣的声波中,美美的呆着不想出来。原本沉睡的细胞也开始歌唱,末梢神经上的元气吞吐着脉冲波,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同频呼吸的大细胞,慢慢的漂游在宇宙中,像一颗星星。

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为了下一次还能寻找到这种奇妙的体觉,就必须把这些独特的声音提炼出来。经过反复、反复的尝试,多代人的努力践行和经验累积,慢慢就产生了音波法门——【咒语】。

在这群捕获声音的修行者中有一个智者叫【观世音】,他对声音的敏锐度特别高,能辨别出世界上许许多多声音的微妙变化。所以被后世人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慈大悲的他为了众生远离苦难就开始传授【般若波罗蜜多】这个世音法门,三世诸佛依照它修行,也修得无上正等正觉,最后传给了释迦牟尼佛。

【般若波罗蜜多】的【般】,很多人说正确的念法叫“bo”而不是【般】。如果【般若波罗蜜多】念“bo”那为何唐玄奘不直接翻译成【波】若波罗密多,而用【般】字呢?

我个人反复练习【般若波罗蜜多】咒,感觉这个大神咒的声音有点像撞钟时听到的钟声,仿佛是【般若-波罗-蜜多】这样两个字连读的复合音节,【般若】是木头与铜钟碰撞时的发出来的声音,然后【波罗】是声音在铜钟内部共振混合的声音,【蜜多】是最后向外扩展的声音。【般若-波罗-蜜多】六个字紧密的连读,会形成一个很强烈的像【钟波】一样的声音在身体上【VV嗡嗡】的轮响。

(有这方面兴趣的人可以尝试体觉一下,究竟是【ban-re】好还是【bo-re】好,甚至这两个读音都不对,可能是别的。)

一个【咒语】的翻译是很难用文字准确去表达的,它只能是最大限度的接近,因此许多人很容易被文字的读音误导。

有个寺庙的老师傅云游,去到一个村庄,夜晚打坐听一个很强烈的 V V 嗡嗡的咒语共振波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第二天起来就问村民是否附近有庙宇,村民说没有,但是这种声音他们也经常听到。这个师傅不信,他觉得一定有,于是就出门去找,附近的山都找遍了就是没找到,正当他放弃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念经持咒从她身边经过,他发现这个咒语发声不对,就同老太太说,您这个咒语发音要纠正一下。

就像【般若】这两个字,所谓的正确的念法叫“bo-re”而不是“ban-re”一样,所以就纠正了老太太的错误。老太太说,她不识字,也没什么人教她,只是去寺庙听人家念过,觉得特别舒服,回家就自己练习,练着练着就念成这样了。

比如当下社会最流行的“嗡、嘎、吽”,这个咒语,有些人一念就感觉特别好,很容易让人专注,但是也有些人会觉得没什么感觉。比如我,就没太大感觉,我念【嗡、嘎、吽】时远不及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效果。这不是说【嗡、嘎、吽】这个咒语有问题而是它不适合我个人而已。

【咒语】的本质就是音波的能量,它只是以【念咒】的方式构建身体的和谐共振,进而走入不一样的境界的一个法门而已。

作为一个老百姓,讲什么道理都没用,自己感觉好才是硬道理。哪怕你念【番茄-土豆-萝卜】或者【苹果-香蕉-雪梨】只要它能把你的身体弄得很愉悦,那么我也会认为那就是你的大神咒。

下一篇: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千手观音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